原帖 由 VempX 于 15-1-28 10:42 发表
模拟到数字的量化因为有delta-sigma这个东西的存在会导致一定失真,但是这个失真在经过处理之后会变得很小,远小于模拟设备带来的失真。相关内容可以参阅各大厂商的DAC芯片的手册。
我想我有必要把我的观点重述一遍,以免误会。
1、我不否认数字音频带来的便捷和它固有的一些优势;
2、我不强调模拟设备现在或是将来在很多方面不会被数字设备取代;
3、被取代或者不被取代都不能掩饰模拟音频、数字音频本身的优缺点,经济世界、商业社会一切都有可能,技术特点并非是唯一依据。
4、作为“学术”讨论他们两者的特点【且不说优劣】,尽力不带主观色彩,尤其是作为教程形式出现,诸如“卓显逼格···”、“营造怀旧气氛”···这些与技术没有任何关系,反而隐性体现了作者的有引导读者的观点倾向,有悖于声称的“不认为哪个更好”的声明;
5、数字是虚拟的,是用于记录描述或者模仿模拟事物,并为人所用的手段,脱离描述和模仿的“模拟世界”这个对象,分割数字音频与模拟源的关系,独立讨论优劣是缺乏实践精神的空谈,数据不对比数据源,与谈无源之水无异,更无需提及所谓的精准度;
6、不论数字音频还是模拟音频,都是人类满足自身需要而创造的技术手段,为人服务,尤其是在音频论坛的“录音混音”板块,应该考虑人类的生理、心理特征,这不仅仅是“艺术”。···即便是你研究声呐,信息只在机器间分析、传输、转换,但是最后一步你还是要让人读懂这个信息。···人的获益,是科学的意义、目的所在。7、我不以技术优劣为借口,排斥任何对我们从事的事情有意义的任何可用的技术手段,做所谓“识时务”的非此即彼的选择,包括数字音频、模拟音频技术,事实上我每天都在应用它们。
我与楼主辩论的焦点并不是上述所有,可能主要集中在5、6项上,也就是数字音频、模拟音源与人三者的相互关系上······因为科学从来不是一座空中的楼阁!
当然,如果楼主放弃一些较为个人主观的偏见,这些技术帖子还是很有意义的,可以看出楼主付出了很多心血,相信大家会从中受益,包括我~!应该感谢你的分享~!
[
本帖最后由 yousing 于 15-1-28 15:09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