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张浚:
内部处理精度对声音的影响经你这么一说,我已经更明确的明白了。但是,数字信号转成模拟(也就是要用耳朵听到)这一步的精度如何呢?难道最终模拟输出的D/A转换也是48Bit?
这个问题我本来想下次讲,既然你说到了,我就简单说一下,无论是32bit还是48bit处理,在最终输出的时候,都会被软件转为24bit或者16bit信号。只不过cubase之类的软件在调音台内部没有嵌入dither处理。必须要手动加载dither插件。而在pt hd里面的dithered mixer内置了dither处理。
比如用24Bit录一轨,不作任何处理,,音量推子在0DB,直接回放,将音箱上的音量调到适中位置聆听。然后将主输出推子拉小(比如-18DB),为了获得同样的音量,就要将音箱的音量开大。那么,这两种不同方法达到同样监听音量的音质就有区别,主要是细节损失。
这样做的话,在超过32bit处理的运算当中可以做到没有细节损失。比如pt hd或者rme的声卡。
在PROTOOLS HD中,采用48bit处理,可以保证每个推子(轨)的细节(哪怕音量很小),从而保证最终输出成品的音质。没错,但是这里还有个问题,它的监听模拟输出是独立的输出,还是和主输出一起的(同一个数字信号信号源)。如果是类似powerpulsar那样,监听输出单独有一路(监听音量旋钮的大小,不会影响成品合成时的音量大小),那么当监听旋钮音量比较小的时候,只会影响人耳听到的声音细节损失(也就是音频卡的监听模拟输出音量较小,音箱的音量开大),不会影响合成(软件运算或者内录)成品的音质。
这个问题,你没有仔细看我的文章,在pt hd里面,master fader也是48bit处理的。只有在最终输出给音频接口的时候,才会转成24bit。所以,无论你怎么拉总推子,都不会损失细节。
也就是说,48bit的内部处理精度对于声音从音频卡到监听音箱这个环节上没有作用,除非PROTOOLS HD的模拟输出(至少监听模拟输出)的D/A转换精度也是48Bit。
根据我上面所说的,你这个结论明显不正确了
to驴半仙:
音乐领域中,小电平声音不多。但是电影领域里,小电平声音就非常多了。所以 Pro Tools HD 在电影混音上有较大优势。
这样的说法,只能针对普通流行音乐,其他的动态范围非常大的音乐,比如管弦乐,就不是这样的。
而且,即使是很小的声音损失,也会导致最终结果的失败,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年,大家一直都用daw录音,但是用模拟调音台混音。只有像pt hd或者还有一些其他的顶级数字调音台那样,具备了更高的处理精度,才能够避免这种损失。也才能使得数字混音成为真正的利大于弊的工具!
to himhui:
是否說明在混音時侯 , 高 bit 數比高 samplerate 的影響更為重要, 那麼 192khz 實際上有什麼好優勢呢?
都很重要,高bit数提供了更大的动态范围,以及更多的声音细节,而高采样频率则提供了更加精确的声音相位信息。
to 门子:
Your example is very clear and exact!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