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关于扫频率

( 77 )
 
[收藏]
-  第 2 页  -

13667
#16 06-12-7 11:10
原帖由 蓉妹妹 于 06-12-7 11:07 发表
扫频就是拖着试,试到哪合适就在哪调是吧??


看看樓上.....

308
#17 06-12-7 11:14
我看着就是那样~~
我又说的不对了~~~

1266
#18 06-12-7 11:15
人夸你聪明伶俐呢

308
#19 06-12-7 11:17
都不好意思了~~

1809
#20 06-12-7 14:33
有没有可以自动扫频率的软件之类的呀~

4937
#21 06-12-7 14:43
顶上去!

785
#22 06-12-7 18:56
原帖由 Ying 于 06-12-7 08:54 发表
你的C1 躲避效果也让我很收益哦~~

想不到YING兄还看过我的拙作,还记得我是谁,欣慰并惭愧!
不过和YING兄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啦!希望以后经常能看到你的大作!

11568
#23 06-12-7 19:10
你们几个SAWSTUDIO大佬的精华太多了....得集结成册了.......最近光射你们几个的精都射到我手软.....

4632
#24 06-12-7 19:24
回复 #22 噪音发生器 的帖子

那个的确很好,我也还记得你对FIR 和 IIR的讨论,HOHO~~~

回复 #23 TTMUSIC 的帖子

大佬,出来稳两餐姐~~~~~~~~~~~~

4632
#25 06-12-7 20:06
其实对于某些乐器轨道来说,例如 GT.L和GT.R,用不同的EQ非常有帮助的,特别是在模仿假立体声音上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8024
#26 06-12-7 20:40
当两个强度相等而其中一个经过延迟的声音同时到聆听者耳中时,如果延迟在30ms以内,听觉上将感到声音好像只来自未延迟的声源,并不感到经延迟的声源存在。当延迟时间超过30ms而未达到50ms时,则听觉上可以识别出已延迟的声源存在,但仍感到声音来自未经延迟的声源。只有当延迟时间超过 50ms以后,听觉上才感到延迟声成为一个清晰的回声。这种现象称为哈斯效应,有时也称为优先效应。

        在混音中,HAAS EFFECT是经常要被应用的。用它来扩展声源的声场宽度。举个例子。

        假如一个Solo电吉他在声像右侧,通常我的做法是:在REVERB前加DELAY效果,左声道的DELAY TIME参数
比右声道大30~50ms,并且它们的DELAY TIME都在50ms以上。这样,不但声源的位置不会因为DELAY而打乱,而且声场更加宽广。FEED BACK可以调节的稍小(FEED BACK是指后一次反射的能量占前一次反射能量的百分比)。

         伴唱也可以这样做,但不同的位置,参数会有些不同。一个在右侧的伴唱,如果可以的话,还可以把左声道的混响高频衰减的厉害些,不但声场更真实,与其他伴唱融合的也会更好。

2629
#27 06-12-8 00:53
学习!!!!

38
#28 06-12-8 03:41
顶!真是很经典

4632
#29 06-12-8 08:10
老大你真是扫“屏”啊~~~~~~~~~~~~~

429
#30 06-12-8 09:57
原帖由 Ying 于 06-12-7 20:06 发表
其实对于某些乐器轨道来说,例如 GT.L和GT.R,用不同的EQ非常有帮助的,特别是在模仿假立体声音上面。

这个倒是很有趣 下次试试看 呵呵

加到人声上会怎么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