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和吴老师的一个分歧点,大家发表下观点!

( 49 )
 
[收藏]
-  第 2 页  -

1162
#16 07-9-10 14:04
“资深的Monitor那真是PA的坚强后盾”
绝对同意,撇开是修炼流程还是现场操作不谈,一个细致完整的工作,真的是少了谁都不行,工作,应该没有将就之道啊!

968
#17 07-9-10 15:04
我没跟你有什么分岐点,是魏先生与养成教育有分岐, 在我说这些话前。

因为制度、文化的关系,我们学东西是跳着猜,大概的学,然后时间久了就突然什么事都变成对的,
House SoundMan就是一大误解!录音师 = 混音师!!
现在的人好像有器材或是机会自然就一下子跑到前头去调音了!这就是不正确变成正确的迷失。

若就Davide 从行政方面来理解,我完全接受,
先进的地方就是因为碰多了这样的事情才会有养成教育,才会有书本,才会有技术。
一个标准有函养的House SoundMan一定了解舞台上在做什么,因为他是从舞台上成长过来的,他能分辨舞台或是House 一个快速产生的谐频,任何的意外是有关于声音方面与硬件状况他都能清楚,House、stage、Broadcast三大系统组合,
他能有效掌握现场与指挥舞台音压值来让转播的Intelligibility (清析值)能够在一个好的范围……………
好的House SoundMan能跟乐队老师的演奏内容沟通(不是再谈什么送大送小,谁的多谁的少一些 ),让音乐更好听,
一个House SoundMan能专心的把声音调好不是佼幸不是天生,因为从基层一直磨上来,所以建立起声音系统到使用演出,有不良于演出时,
他都自然会去排除掉,原因无它,因为从基层上来的,因此舞台上跟声音有关的作业他都了解。

在Stage Monitor 阶段的人自然就要去面对人的压力,器材的认知,不断不断的接触与受挫,当有一天成气候了,
站在House台子上才能有个样子。

就我的印像里,快要成气候的Monitor,往往已经活用到把Monitor Console 的Master Out拿来自己混音自己录音来聆听了,
有多余的心思去玩弄操作工作内另外的事,而且往往要求的输入通道都远比House 还多,这是什么原故,因为已经磨练到对声音乐器要有
层次的表情要求了,所以工作时,自然而然的会把架构朝好的正确的标准的方向建立,

我写不完了,时间原故 我不再废言,
因为前人碰到问题,所以才会立科目,才有章序,才有发酵然后结果。
现在的人拜赐科技之便,自然取简废繁,就像很多所谓的SoundMan连卡座录音带的最佳录音电平与杜比B、C、X的噪抑功能完成不知一样,
人家也可以上台子的,
我现今偷笑的是什么,我把我一些肤浅的音技分享给各位,结果有反应有反应就会有成长,我的目的就达到了,哪怕只有一位……………

吴荣宗
观众反应

33
#18 07-9-10 15:09
魏先生贝勒爷电工老师你好: 嗯,就字面的意思,你是对的!!
或许是指台湾的音响界环境吧  ....兩三年過了,通常在這樣的初學年資裡開始會被配發到 Stage Monitor Engineer 旁邊做為助手了,這個位置的工作內容將會比較細部些....   ;
但吴老师用的是”通常”这两字!!( http://www.sounderpro.com.tw/Reviw/L_E_S_N/LESN.html )
但是呢,一个工作团队,所有人都很重要的...相信吴老师他老人家也是这么认为吧!!

646
#19 07-9-10 15:21
吴老师的意思还是从难度高的做起嘛,不管是培养阶段还是工作阶段,前期的舞台成长过程我非常认同了,毕竟自己也是这样过来的,

      不认同的还只是觉得先让他干Monitor风险要远大于House,毕竟Monitor的工作量以及技术含量要远远多于PA 只是位置差距导致心理压力小些。
这一点比较赞赏刘宇,他让学生从相对来说工作量小的PA做起,自己退到工作量大的Monitor背后扶持着............

内地的语言就是和台湾的语法不好沟通,你得去猜,去琢磨他的意思!养成顺序方面他又误解我了 我认为的过程:
1:舞台成长
2:PA
3:Monitor
并不是他说的有设备就上台子............哎

[ 本帖最后由 魏贝勒 于 07-9-10 15:33 编辑 ]

968
#20 07-9-10 15:35
赶快回一下,嗯最后一篇了,
照养成过程上,各位有朋友有管道的就多去问一下,只是问出来可能也不认同吧,
你能从哪得道或是怎么个学习,谁位置重要否、团体作业个人作业否,现在真的是随人啦,我没意见,我所写的,是我的生涯接触到的日本、美国的、香港的调音朋友……因此累积的话自然就如此,突然我想到了我太老沉了,拿旧规来跟你们聊,唉!发展快啊,就这样啦,各人自有学习观,

谢谢 谢谢

646
#21 07-9-10 15:44
谢谢!谢谢老吴师!其实我的经历同你是一样的过程,只是后来、后来、再后来、
觉得Monitor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恐怖!相信你也是有同感的,抛开别的方面来说,单纯的工作量Monitor确实是大的很多,更需要敏捷的身手精湛的技艺,是吧!
观众反应
:“老吴师”呵呵!你对吴老师的吩咐有所改变

398
#22 07-9-10 21:08
从工作性质、工作难度、工作量来说没什么不同(MON要累一点?如果是一个熟悉的团队那么调好CUE就没啥问题了),我感觉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心理素质和临场经验了,PA强就强在这一点。
这是个人的感觉。

79
#23 07-9-11 08:12
绝对同意,撇开是修炼流程还是现场操作不谈,一个细致完整的工作,真的是少了谁都不行,工作,应该没有将就之道啊

25
#24 07-9-11 21:17
个人意见,听过以上各位老师所言,不知道我能不能这样概括一下,相对HOUSE来说MON的系统、技术繁杂程度要高一些,而就mon来说,HOUSE的艺术与对节目、音乐的理解程度要高一些,所以我觉得先把技术的基础打牢,在去往艺术上做升华,个人意见,如有不妥,请多包涵
观众反应
:概括的好!基础不牢的现象先解决

646
#25 07-9-11 21:43
好好看看,楼上人家就这么几句话!人家是什么人先不要管了,这样的见解就应该是院校派的见解,到目前为止,基础不牢的现象还少吗?

名望大的老师们不处置系统,那是碍与他们身份的原因!不允许他们干这个。器材公司出租的是资本(金钱),人家使用者有必要给你调吗?再说了人家什么声望!可能撅个屁股去你功放柜子那里调一遍吗?

自学成材的朋友们啊!不要认为自己懂很多,那都是些商品理论啊!!!

基础是什么????.............................未必课本上就是,低级趣味!!!

中科院声学所,有几位知道人家在做什么的???除了建声、电声、还有几位知道声学包括
的还有:水声、超声,人家每年的研究成果有多少?

看看邻居行业!我熟悉的几位超级大灯光师,没有一位会使用台子!就算会用,他也不可能自己操作!琢磨、琢磨

[ 本帖最后由 魏贝勒 于 07-9-11 21:54 编辑 ]

25
#26 07-9-11 21:50
谢谢贝勒爷,能有机会跟您交流

2085
#27 07-9-11 22:56
我觉得监听要比扩声难做得多.我好久不玩现场了,但现在给一个MainPA SoundMan的活给我做,我还是有把握的,只要台上有好的Monitor SoundMan给我把台上的事情全部搞定,若是给我一个Monitor SoundMan的活给我,还真不敢接.
但是有一点,如果MainPA SoundMan出了错,大家都会怪罪到他的头上(观众/领导/制作人),但如果是Monitor SoundMan出错,大家都只会怪罪到演员身上,只有演员会把你骂死,相对来说压力小一些,呵呵.
观众反应
:原来你是这样的人...不怕乐人骂挖

34
#28 07-9-12 00:29
Mon只是工作量大些,习惯成自然,一个混给乐手,一个混给观众而已,觉得LZ将它复杂化了....

91
#29 07-9-12 08:53
我只想说四个字“骄兵必败”。

646
#30 07-9-12 10:54
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