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Logic似乎不太适合做管弦乐织体较为丰富,配器较为复杂的东西。

( 65 )
 
[收藏]
-  第 2 页  -

632
#16 08-3-31 15:52
原帖由 birdguy 于 08-3-31 15:28 发表
同时在钢琴窗口选中多轨音符是可以,但不能同时改力度,只有当前轨的音符才会显示力度


是可以同时在钢琴窗口中显示多轨音符的情况下更改力度信息的,只要把你想更改的MIDI音符选上.把鼠标切换到V (VELOCITY)模式.上下拖动就可以了

LOGIC在钢琴窗口中显示多轨音符的情况的设计也是十分人性化的,在上图中你若是想编辑其中一轨道的话可以用鼠标双击目标轨道中的任意一音符,此时钢琴窗口中就仅仅剩下你想编辑的当前轨道的音符, 若再要回到多轨道显示,在钢琴窗口中双击任意空白点就可以切换回来了.

4018
#17 08-3-31 16:42
楼上的老师,这样改力度可以是可以,但是无法看到所有轨道音符的控制器力度窗口,只能凭感觉或者听了,无法前后对比,而且这还仅仅是修改力度,如果要修改控制器那就彻底完蛋的。。。

你提到的第二个方法我试了,双击后打开了Event编辑窗口,没有出现你说的那情况,为什么会这样?

1947
#18 08-3-31 17:20
原帖由 smr 于 08-3-31 03:32 发表
.................也许还没太懂我的意思吧................

有那个时间在Logic中写总谱,东西早就做完了,除非是要写完找人录。

多数情况还是直接在钢琴卷帘中编辑得多吧,比写谱要精细得多。

如果钢琴卷帘 ...

我倒是感觉那样比较乱,还有有的时候眼睛会欺骗耳朵,看上去声部完整了,但是实际上听感却不是和看上去那么回事啊
不过我做MIDI的习惯已经被N个人骂过了,但是总改也改不过来

632
#19 08-3-31 17:29

回复 #17 的帖子

呵呵,请别称呼我为"老师" 实在不敢当.请再实验一下?

首先要所有您想显示的轨道都能象图中那样显示出来.单轨道的双击音符号是显示出Event LIST的.

要同时显示多个轨道的控制器实在是会让人眼花缭乱的.在您能非常快速的切换多轨的和单轨的前提下单独编辑各个轨道的控制器和MIDI 力度也是很方便的事情的.

4018
#20 08-3-31 19:49
谢谢aduan,果然可以,今天又学了一招~~~~

632
#21 08-4-1 09:55

回复 #20 的帖子

不客气,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多轨编辑再配合环境设置加上 EXS24 的大容量内存管理,还有什么比LOGIC做管弦更加方便的呢?

3618
#22 08-4-1 11:55

回复 #6 的帖子

一直用Cubase.

3618
#23 08-4-1 11:56

回复 #11 的帖子

谢谢~正在研究中.

3618
#24 08-4-1 11:59

回复 #12 的帖子

这个是不错,但这仅仅是区分不同的MIDI轨上的音符.而我说的是能在单轨中通过不同的颜色来区分音符的音高.如果能作到这点就相当直观了.Cubase就可以.

3618
#25 08-4-1 12:04

回复 #16 的帖子

"仅仅剩下你想编辑的当前轨道的音符, "____如果是这样,多轨同时显示的功能在实际编辑中意义便不大了.因为你看不到其他轨的多声形态作为编辑的参照.

632
#26 08-4-1 12:08
原帖由 smr 于 08-4-1 11:59 发表
这个是不错,但这仅仅是区分不同的MIDI轨上的音符.而我说的是能在单轨中通过不同的颜色来区分音符的音高.如果能作到这点就相当直观了.Cubase就可以.


个人感觉用不同颜色来区别力度比区别音高给人的感觉更为直观. 这都是软件设计的思路不一样导致的结果.

.

3618
#27 08-4-1 12:08

回复 #18 的帖子

对于纯管弦乐以外的音乐制作,你的方式也许会更好,也相信你的听觉和感觉都一定很棒。但实际上管弦乐的写作在某些时候或某些阶段是需要比较严谨的。

起码从和声结构以及织体形态上会有一定的要求,这并不仅仅指理论上的,而是古人对多声音乐形式几百年的总结,尤其对于纯管弦的配器。他们都听了几百年的声音总结出来的经验,我想还是有价值的。

[ 本帖最后由 smr 于 08-4-1 12:13 编辑 ]

632
#28 08-4-1 12:13
原帖由 smr 于 08-4-1 12:04 发表
"仅仅剩下你想编辑的当前轨道的音符, "____如果是这样,多轨同时显示的功能在实际编辑中意义便不大了.因为你看不到其他轨的多声形态作为编辑的参照.


别忘了我上面提到的是快速的在单轨与多轨显示之间的切换哦. 有时候在严谨的MIDI编辑时候往往需要对单轨的MIDI事件进行仔细的编辑的.所以快速切换可以兼顾直观的让你感受到各个声部的平衡与单个轨的仔细的编辑.这点在制作大型项目时候是非常重要的.

632
#29 08-4-1 12:17
原帖由 smr 于 08-4-1 12:08 发表
对于纯管弦乐以外的音乐制作,你的方式也许会更好,也相信你的听觉和感觉都一定很棒。但实际上管弦乐的写作在某些时候或某些阶段是需要比较严谨的。

起码从和声结构以及织体形态上会有一定的要求,这并不仅仅指理 ...


无论管弦与否,好的音乐都需要严谨的理论基础,这点与LOGIC在进行大项目制作时候复杂的环境设置是息息相关的.以上的几个小教程仅仅是一些在环境运用的一些基础,在制作更大型的管弦作品时候还需要更为复杂的环境设置以获得更细节的声音.这点在我以后的教程中会慢慢涉及的.到时候请多多指教哦:)

3618
#30 08-4-1 12:23
coppin所说的用听的方式似乎比用“颜色区分力度”这种看的方式来的更准确和实际。
反而“颜色区分音高”更能方便你直观地分析和声结构以及织体形态,这些都是管弦写作的基础,我想远比“颜色区分力度”的作用更重要。

实际上“颜色区分音高”属于前期工作,而“颜色区分力度”则属于后期工作,我想最好的方式还是先用“颜色区分音高”来搞定前期的这个结构基础,然后有必要的话再用“颜色区分音高”来完成后期声音上的修饰调整。如果和声织体都写得有问题,后面调再好的力度也是枉然。总不能本末倒置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