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转贴] 调音台推子如何排布 混音与众不同

( 49 )
 
[收藏]
-  第 2 页  -

833
#16 10-2-22 22:21
PA的总输出电平不见得一定会小,大头梦看来并不太了解PA。对于一些动态比较大的音乐类型,可以预先在处理器或者功放留出一定的功率储备——当然前提是系统有足够的储备!因此PA调音台输出电平在一些峰值并不会小。而在Studio里,台子的主输出并不是直接连结监听,而是通过监听母线,都是要衰减的,否则监听音箱也一样会烧。
无论PA和Studio,按照图B混音其实都是非常有好处的,工作室里的缩混本来就是源于现场扩声,二者本来就没有区别。大头梦用图A的方式缩混,没问题。但是这也许正是你所遇到的瓶颈,我建议你也用图B的方式缩混试一下,或许会给自己惊喜。

至于Limiter,现场的时候倒是标准配置,而在Studio,混音的时候也在主输出加Limiter?这还是头一次听说。。。。。。

[ 本帖最后由 发烧兔子 于 10-2-22 22:29 编辑 ]
观众反应

2998
#17 10-2-22 23:46
PA的确不了解,只是在学录音之前做过半年小剧院的PA.念书的时候也学过PA的部分,只是后来没有去做而已.
不过跟大演唱会做LIVE REC的经验倒还有点,从8万人到红勘都干过了.PA的老师也请教过他们关于他们的输入GAIN太小的原因(有时候信号直接从PA那边取,他们的信号通常比录音的信号小10个DB).
PA的输出当然会有LIMITER,但意义和混音的不一样.混音完全不挂LIMITER的,北京干活吃饭的,我还真没听说过. PA的LIMITER主要起安全防暴的作用,MIXING的除了在安全防暴上外,对整体音色的松紧和响度都有很大的作用.我说的电平不是指PEAK电平,而是指RMS.没见过哪位PA给出来的波形是和唱片一样板砖似的波形,PA的动态范围要比STUDIO大的多,所以在同样的PEAK下,PA的RMS电平会比STUDIO小.
GAIN的意义和FADER不一样,否则调音台就不用设计推子或者不用设计GAIN了,做台子的吃饱了撑的多做那么个部件.直接把信号接进来,EQ完了直接到推子,推子的增益范围多加个40DB不就完了么.或者直接去掉推子,那玩意儿成本很高的,而且也是最容易坏的.+4dBu这个标准概念不是我提出的,PA采用B的方法考虑更多的是安全方便.比如一场LIVE,同一轨吉他的音量在不同的歌,段落以及音色下大小可能相差20DB,设想一下一个MIC去拾吉他音箱,在各种嘈杂串音的情况下,既要保证在狂燥的SOLO时声音不破,又要保证在安静的主歌部分吉他能听见.而轨道数量以及吉他手又受限制的情况下,一个方案是FOH忙的不亦乐乎,手在各个GAIN上飞舞,另一个方案是让吉他手把音量大小在效果器里存好,PA给个合适的GAIN抽烟看演出就可以了.
观察过合作过的几位PA老师以及在国外看各种演唱会时的PA,在演出的时候相对都很镇定轻松.主要只是切换各个通道,推子的变化只是很细微的去调整.不象STUDIO里推起来大刀阔斧.所以说PA用B的方案的根本原因是在这里.
观众反应

833
#18 10-2-23 03:20
大头梦兄弟发言之前先要看懂LZ的文章才好。。。。。。。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说我们要建立“合适的”增益,而非所谓“标准的”增益。简单来说如果一个所谓标准的增益在混音中让推子推不起来,那他就可能不是一个合适的增益。你也知道推子衰减曲线是对数图形,它在“0”附近最为精确,音质自然也会好一些。推子当然是要动的,但应该让它在合适的位置上浮动。

因此,对于增益来说,“合适的”未必不标准,而“标准的”实际可能并不合适。这一点,在混音中,无论是在PA还是Studio其实都是一样的。。。。。。图A和图B,我都试过,个人感觉图B更好一些。我建议大家都试试,而不要拘泥于所谓的理论。

[ 本帖最后由 发烧兔子 于 10-2-23 03:27 编辑 ]
观众反应

2998
#19 10-2-23 14:55
打一个很简单的比方,GAIN是放大,推子是衰减.GAIN是用运放也好用变压器也好,总之是主动的增益.而推子则通过VCA也好,电阻也好,只是主动或被动的衰减.
那么相当于说GAIN是后级,推子是前级,只是他们放的位置是反过来的,但工作原理是一样的.
那么在接音箱的时候,要控制音量大小,你是把后级功率开小,把前级开到最大,还是把后级开到饱满,用前级来收音量?

2192
#20 10-2-23 15:56

回复 大头梦 在 #19 的 pid=2526679 的贴子

越看越晕   我一直以为gain是前级呢……

2021
#21 10-2-23 16:34
两位再讨论下去只怕会晕更多的人了!至于大头老师说的“那么相当于说GAIN是后级,推子是前级,只是他们放的位置是反过来的”这句话我不赞同!不知道是不是我没理解对!!!首先GAIN就不可能成为相当于后级,如果把推子和增益换一下位置,只能说两者都成了前级!就像录音完成的波形,在录的讯号成为数字{波形}前,原始信号只可能被放大,只是放大的程度不同而已!

2998
#22 10-2-23 17:30
呵呵,没说清楚,说的是发烧音响中的前后级
如果拿PA设备打比方,就好比功放和总输出推子的关系
我们要控制音量是把推子拉小还是把功放上的音量关小.
GAIN起到放大的作用,所以相当于一个功放.
推子还是推子,只是衰减电平.

2192
#23 10-2-23 17:33

回复 大头梦 在 #21 的 pid=2526856 的贴子

そうですか。勉強になりました。

83
#24 10-2-23 23:21
GAIN的大小其实直接也影响到音色。

616
#25 10-2-24 01:16
论坛又出现日,,,本人啦?

833
#26 10-2-24 02:36
你这个比喻还是有问题!功放的增益是固定的,功放上的“音量旋钮”是衰减器,并不是增益!!!
这个问题和前面的问题类似,但却不同。

很久以前曾经有一个争论:功放的“音量旋钮”是应该拧到最大呢?还是根据需要留下一定的功率储备?因为在有些时候,功放功率足够大,以至稍微推一点儿推子,就已经很响了,推子根本推不起来。聪明的做法就是衰减功放上的衰减器,让推子可以推到标准位置。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推子在“标准位置”,可以让调音台工作在正确的系统电平之上,输出的音频信号可以有足够的能量,防止干扰。不仅如此,功放的衰减旋钮同时也减少了线路传输中的噪音,声音会更干净。最终,我们可以拥有很大的功率储备,声音更有弹性。

在此说一下最开始的问题——无论是在现场还是Studio,如果某一个通道的信号并不需要很大,却也一定要把口子开到所谓标准的电平,那么这个通道的推子也就推不起来——口子开大意味着会有更大的噪音电平,而推子推不起来意味着衰减过多导致音质劣化。。。。。。怎么办?只需稍微减小通道增益,让通道推子可以推起来。如此,我们获得了一个“合适的”增益,而非“标准的”增益。

电平这个玩意儿貌似简单,但是真正玩儿通了却并不容易。电平是音频的生命,得灵活运用,才能获得更好的系统增益结构。

[ 本帖最后由 发烧兔子 于 10-2-24 02:45 编辑 ]
观众反应
:对的

74
#27 10-2-24 11:57
原帖发烧兔子 于 10-2-22 22:21 发表
PA的总输出电平不见得一定会小,大头梦看来并不太了解PA。对于一些动态比较大的音乐类型,可以预先在处理器或者功放留出一定的功率储备——当然前提是系统有足够的储备!因此PA调音台输出电平在一些峰值并不会小。而 ...

我认为大头梦说的是平均电平,或者是RMS电平吧。在PA里,为了达到功放扬声器通路的匹配(假设功放增益最大值),调音台输出的RMS电平应该在+4dBu左右(取决于你选择的功放灵敏度)。而在Studio里,由于输出载体是数字格式,其能够容许的RMS电平要远远大于PA,所以实际上现在Studio里Mix出来的RMS电平应该要远大于+4dBu(古典音乐除外)。关于监听的问题,我想Ksystem已经把这个问题解释的比较明白了。

粗浅的看法,请老师们指教!
观众反应

2998
#28 10-2-24 12:55
关于为什么要在标准电平下工作
+4dBu
首先如果GAIN很小的话,那么你所有的INSERT的硬件效果器都无法在设计的最佳状态下工作.因为设计都是按标准电平来的.
其次是低噪.设备本身的低噪是相对固定的,比如一个台子通道上的低噪是+10.GAIN只是放大在到达通道前的信号.然后在通道上又染上了10DB的低噪,然后我们用推子把整体摔减下来,摔减信号的同时也衰减了低噪.同理,当你INSERT去其他硬件的时候,因为你的工作电平够大,所以信躁比才能够好.
调音台就是这么设计的,否则象你说的就真不用推子了.或者直接设计个上下浮动不超过6个DB的微调推子就够了.

另外关于功放的比喻,谢谢你帮我找到了更准确的比喻方法.GAIN就相当于功放里的放大电路,推子就相当于功放的衰减音量钮.这下他们的位置关系也和GAIN和推子相当了.是用大功率的功放,不把音量开满好听.还是用小功率的功放把音量推满好听.你在前贴中已经自己说明了.

[ 本帖最后由 大头梦 于 10-2-24 13:04 编辑 ]
观众反应

2085
#29 10-2-24 15:17
很精彩的讨论!统统加分!

5173
#30 10-2-24 22:27
曾听一PA朋友说看过一次国内某大师做演唱会,所有功放长时间处于红灯状况下,难道设计功率没有很多余量?或者推子会像图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