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转贴] 与John Meyer谈LEO系统:现场实况音频走向何处?(转贴)

( 50 )
 
[收藏]
-  第 2 页  -

1791
#16 13-3-18 17:39
听说leo非常的好,期待!

2615
#17 13-3-18 18:06

回复 6cl 在 #3 的 pid=3768308 的贴子

没有听过hd1,了解过的,有一点是很奇怪,这么好的音响为什么没有在监听界流行???

721
#18 13-3-19 01:54

回复 6cl 在 #13 的 pid=3772167 的贴子

目前我也只是道听途说,不知道人家说好,有没有什么内幕,为什么说好,好到底在哪里,没有正听过声音。能好到哪里还是未知!所以我也是非常的期待!

1791
#19 13-3-19 15:08

回复 6cl 在 #3 的 pid=3768308 的贴子

流行了一阵子,但 hd-1的特性(40hz-20khz + -1db)要求房间声学条件要很好,才能得到好效果。加上它的价格不便宜,不是一般人用的上(人民币4万多/对)。

572
#20 13-3-19 19:14

回复 6cl 在 #12 的 pid=3771343 的贴子

您老霸道了。。。。。。

1769
#21 13-3-20 16:50

回复 6cl 在 #3 的 pid=3768308 的贴子

有幸得到一对HD-2 有机会的话要再来一对HD-1对比一下。

143
#22 13-3-22 23:14
我也上传一个关于LEO-M的文档,里面有更加详细的介绍,从这2个文件的内容来看,LEO-M是由2个4寸高音和2个15寸低音组成的,仍然是两分频结构,两分频容易把相位曲线做平滑,但中频段如何避免两个低音单元之间的干涉是一个问号,从以前M3D和MILO的做法来看,解决的部分是两个低音单元工作频段不同,一个工作在300以下,另一个可以工作到更高的频率来避免干涉,代价就是在300-750之间水平指向不对称,4寸高音应该可以工作到750HZ。这次LEO-M的两个低音间距明显是比MILO缩小了,但两个低音之间声中心的间距应该也有0.6M左右,音箱是1米1, 所以估计干涉频率(第一个谷)在600HZ左右,那么LEO-M的两个低音究竟是相同的工作频带还是不相同呢?从500的指向图看是几乎完全对称的,应该两个低音的工作频带相同,这就让人觉得奇怪,高音分频点如果降低到600以下是非常危险的,怎么保证这2个4寸高音的安全呢?
低音单元加了散热器增加承受功率,功放也是以前MILO功放的2倍功率,这些是比较明显的改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206
#23 13-3-23 00:39
hd1的声音是好,但盆边太脆弱了。

721
#24 13-3-23 00:53
剧我所知:Meyersound工厂有专业人员天天测量数据,比如360度每度记录一次,再根据综合数据的参考最后得到的最优化的设置后,再360度每度一记录。再测试新的参数。直到声音满意,数据满意。才会到终端。这可能只是一种精研的态度和一种敬业精神,我觉得更是科学的最基本。正是因为人家做了这些别人没做的功课,研究了别人没研究的低层科学,才能发现更多的物理问题,发现得多处理得多,问题最少的往往就是最好的。反思我们天朝的音响人,就想着一步登天,真的很想问问他们:你为自己的登天做的功课有多少?这不是针对你zengshan一个人说这种言论,我只是个有点上进的搬运工而已,真的很想有一天用我们天朝的品牌干掉他们,可惜我们热爱的浮躁的天朝还需努力研究底层科学!各种问题大家都客观都确实存在,可是人间在各种问题间找到了最合适的平衡点,人家的取舍是有完全的科学依据的。很希望我们的zengshan能继续努力把产品做得更好,干掉它们!!!
原帖zengshan 于 13-3-22 23:14 发表
我也上传一个关于LEO-M的文档,里面有更加详细的介绍,从这2个文件的内容来看,LEO-M是由2个4寸高音和2个15寸低音组成的,仍然是两分频结构,两分频容易把相位曲线做平滑,但中频段如何避免两个低音单元之间的干涉是 ...

794
#25 13-3-23 07:29

回复 zengshan 在 #14 的 pid=3777860 的贴子

很专业的 分析,学习了

143
#26 13-3-23 09:51
只是从研发者角度提出自己的疑问,如何避免相同工作频段的两个单元之间的干涉是研发者必定考虑的问题,目前关于LEO 的技术资料太少,不足于判断meyer是使用那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并没有说其不合理的意思。研究各个品牌的技术乃研发者乐事。指向性研究的确是基础研究,大型线阵列就需要大型消音室和转台或3D机械手,国内音响工厂拥有以上硬件设施的确不多,毕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对于民企来说,往往要考虑的是先生存下来,有些企业的确不懂也不想投入,有些企业是还不具备条件投入,有些实力雄厚的从刚开始就投入了,我是在4年前就想做,但没有资金和条件,一年多前在建筑设计阶段开始进行消音室设计,去年下半年完成,3D机械手也是自己设计,同期完成,现在已经完成了几款音箱的3D指向性数据的测试,自己生成有ADA授权的EASE GLL数据。

143
#27 13-3-23 10:00
消音室和3D机械手照片

[ 本帖最后由 zengshan 于 13-3-23 13:07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观众反应

143
#28 13-3-23 13:17
消音室尖劈1.2米长,基座600*600,尖劈后空气层300,本底噪音<NC15,  消音室内部尺寸:13M*11M*8.5M

794
#29 13-3-23 15:56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只有专业的 才是先进的 ,也是 大家认可的 ,才会出好的产品,曾工的专研专注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794
#30 13-3-23 16:10

回复 温青云 在 #16 的 pid=3777960 的贴子

这个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 赶超的 事情,Meyersound研发音响那时候我们好多人还没有出生,是不是啊 ,谁也没有说 这个 不好也不敢说人家不好,就 凭那几个字母就值老钱啦,人家几十年做出的 东西得到世界范围内的肯定不是浪得虚名的 是不是,温老师的 学习态度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大家用技术的角度去探讨这个产品是好事情,说明我们也有人了解这些东西了 ,在认真研究这些深层次的东西,,这个是好事情对不对,怕的是人家研发出一款产品我们一头雾水,而且还没有人去专研,那就麻烦了 ,不要说赶超人家,和 人家平起平坐都没有 资格不是吗 ????通过学习他们的 东西 技术我们才可以 进步不是吗 ?

[ 本帖最后由 htyxty 于 13-3-23 16:14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