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门子 于 2005-11-18 09:09 发表
谁说的???录音师首先就是艺术家!
怎么可能只有中国录音师才会把人声录得那样不真实的美丽?
你听指环网,刚多尔夫那说话声那么厚实除非他胸腔和低音提琴那么大。
录音师的第一标准就是好听。
但是楼主说的是“
影片后期声音译制”啊……
"录音师有充足的权力和自由,根据自己对影片的理解去安排剧中的各种声音元素的设置。不必完全按照原有的设置进行转译"……
"同期对白要放在画面中间,音乐放两边,效果环境素材送后环绕,动效声要前面大于后面,使用85dB作为电影监听电平"
这个王老师好像有点矛盾……译制录音师“充足的权力和自由”所积累的经验(应该是自由的处理过很多电影之后得出的)就是“同期对白要放在画面中间,音乐放两边,效果环境素材送后环绕,动效声要前面大于后面”……
俺觉得当原作的声轨制作已经优秀出色到达到甚至超出译制录音师技术水平的时候,这种自由很容易成为译制片录音粗制滥造的借口……把好莱坞大片里有明显声像分布以及空间感的原音人声都干巴巴的塞到中置声道去,这种表现了充足"权力"和"自由"的“转译”还是尽量不要为好……
前一阵子看了很多带英语配音音轨的非英语片DVD,其中还包括几部和采用环绕声英语译制音轨的日本动画片,印象深刻,因为我听到的绝不仅仅是“同期对白要放在画面中间,音乐放两边,效果环境素材送后环绕,动效声要前面大于后面”……
俺在这方面是完全彻底旋风霹雳神勇无敌的外行,只是借这个帖子发发外行的牢骚,谢绝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