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人的人耳天性对中高频的东西敏感、关注,这也是国人的习惯,中频、高频更受关注,看看我们的民乐器就知道,以千年计的历史至今,中国音乐过往有多不注重下盘,搞个民乐团得借西洋低音提琴来补缺···也可以说民族审美习惯不同会有不同审美取向···还有,小日本技术不错,指标很高,但在录音圈子里被认可的好声经典设备寥寥,什么审美就造什么审美的东西···
当标准倾向性不同的时候,好与不好的天平自然就偏移···除了不被在意的声音不着地,一阵风都能吹走的感觉,iPhone单听似乎还是不错的,如果混入其他乐器,还立不立得住、出不出得来,就是个问题了···
当然,这两个录音或许还跟录音距离和话筒振膜大小关系紧密,大振膜电容话筒与驻极体电容话筒,在同一个距离上,显然驻极体录出来更清爽,中高频占比更重···这样的声音其实是没有根基的···
录音专业的好声音,一定是有基底和密度的,下盘一般都是稳重的···不会发飘···即使强调透明,中低频依然不会忽视,存在感和能量感多集中在此···没有可塑的前景,将不会被视为好声音···
本帖最后由 yousing 于 22-1-22 16:29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