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被CPU影响的音质

( 64 )
 
[收藏]
-  第 2 页  -

1275
#16 20-12-13 01:41
无奈的人 发表于 20-12-13 01:33
楼主说了这么多,都是您自己的听感啊,真的有没有办法把能得到的素材发上来给大家判断一下呢??

还没回去,回去后才能试试两台电脑导出来文件,放一起判断到底只是监听听感不一样,还是导出来的东西就不一样。

331
#17 20-12-13 01: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275
#18 20-12-13 01:54
Salinx 发表于 20-12-13 01:22
五年前。 不就有论坛的一个人  说过, “AMD CPU、  超频内存” 对音质影响不小。,,。超频后   声音立 ...

左弦老师说的那个我一开始也当个笑话看的。
可是电脑配置对声音真的没有影响吗,还是说我听到的只是监听上的影响,实际导出来都一样呢?
这个监听的差别在我使用中的感受是极不适应。
如果说配置对声音没影响的话,为什么只是换了台电脑监听声音区别这么大呢,那没道理啊,一耳朵能听出不一样,这不正常吧。

6749
#19 20-12-13 01:57
mac比win音质好,,,,,
你应该学习一下瑞士Pyramix、以及英国顶尖母带Prism  自家的宿主Sadie。   对比完之后,  你会发觉win 不比mac 音质差!

(以上我说的这两个宿主   开发至今也有接近20年左右历史了,而且都不支持MAC)
Pyramix  在PC平台下运行的是DSD算法


ProTools 在Mac平台下确是PCM算法。并非DSD

所以评断MAC 好于WIN 音质,  那是以面概全的




PS: MAC  少折腾,   装了宿主插件 稳定用5年, 基本无需 重做系统。  干活非常稳定性 这是我最看重MAC的地方。

  但是MAC 一定就比PC 音质好?  这一点,音乐制作圈很多人是否认的

本帖最后由 Salinx 于 20-12-13 02:31 编辑
观众反应

331
#20 20-12-13 02: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275
#21 20-12-13 02:05
无奈的人 发表于 20-12-13 01:46
ok,我蛮有兴趣的,等你发上来我听听看。

对我来说,个人哈,影响音质的太多了。。。反复听一首歌,我 ...

监听上差距很大,导致我不能正常判断,就像突然近视了,很多东西不能非常明确的做判断,难道要靠猜么。影响工作效率。
已经是可以非常肯定笔记本上监听,和台式机日常工作时的区别
我是每天用台式机工作的人,突然换到笔记本,按照大家得想法,声音应该没区别吧?我一开始有是这么以为的,但是我听过之后能瞬间感受到不一样,在这之前我并没有过电脑性能会影响声音的想法,没有先入为主的东西。 本帖最后由 mao3999970 于 20-12-13 02:06 编辑

6749
#22 20-12-13 02:16
mao3999970 发表于 20-12-13 01:54
左弦老师说的那个我一开始也当个笑话看的。
可是电脑配置对声音真的没有影响吗,还是说我听到的只是监听 ...

一个40轨工程  同一个宿主、同一个插件、同一台i5机器  同一个RME声卡混音,

做以上测试:
4G 内存条 ,运行这个40轨混音工程(插件至少每轨2个 ,但不是那种高精度采样插件)

16G内存条。运行这个40轨混音工程(插件至少每轨2个 ,但不是那种高精度采样插件)

前者会偶尔发觉“卡顿“、   吞吐量  影响运算精度?  超频之后就不卡顿  音质变好了?   卡顿和音质有必然联系?

其实那个关于内存的争议贴, 确实也有人争论

~~~~~~~~~~~~~~~~~~~~~~
其实,  实验是检验真理的 不二法则。  光有公式  卫星是上不了轨道的,, 测试说明一切


你从RME 输出口   接一台外置的硬盘录音机, 把你两次的声音,  分别录出来对比,  你就发现不同了,,,,,
观众反应

331
#23 20-12-13 02: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275
#24 20-12-13 02:20
Salinx 发表于 20-12-13 02:16
一个40轨工程  同一个宿主、同一个插件、同一台i5机器  同一个RME声卡混音,

做以上测试:

老师好主意,两次的声音录下来,我想办法录下来,这个笔记本不能加载太多插件,会爆掉。回去后随便搞一个音频试试看。其实不知道是内存还是cpu的原因,总之切实感受到了不同 本帖最后由 mao3999970 于 20-12-13 02:22 编辑

6749
#25 20-12-13 02:23
当然, 还有另外一种   相对理想的测试方案,不需要外录后 再对比,  那就是--实时对比(少过了一道ADDA转换)

你弄两台基本上连号的 万元级声卡 , 你把这个分轨混音工程 ,同时播放。

让你老婆在旁边切换,   你盲听。快速切换对比。     如果 盲听10次,  有8次,你都说出来 ”谁是谁"   ,那就证明 确实有区别。

假如  盲听不出, 那就证明区别非常小,  只是你的心理作用,

再继续 找10个人,  再盲听测试。综合出多数人的盲听情况, 来最后评定


PS:回想一下,老Neve先生 在一篇文章中也曾说过,
80年代  他经常在全球一些大录音棚,取听各混音师的听感意见。 加以修正自己设备的不足之处。


声音一定要多人测试。 才有说服力,  才能站住脚 。 要让绝大多数的人认可 这才是严谨的,  一半人认可、 一半不认可   才会有争议。
很多时候,  打字5万字去反复争论,  还不如一个5分钟的实测视频 说明问题的根本。


本帖最后由 Salinx 于 20-12-16 02:07 编辑

1275
#26 20-12-13 02:32
Salinx 发表于 20-12-13 02:23
当然, 还有另外一种   更理想的测试方案

你弄两台基本上连号的 RME800声卡 , 你把这个分轨混音工程   ...

这个不好实现,硬盘录音机没有,但是我有大三芯转卡农L&R的线,可以把耳机中听到的声音回录给卡农输入,虽然会有卡农口话放模块干扰,可以用吗。应该用大三芯转两个大二芯,但是我没有这个线

6749
#27 20-12-13 02:35
mao3999970 发表于 20-12-13 02:32
这个不好实现,硬盘录音机没有,但是我有大三芯转卡农L&R的线,可以把耳机中听到的声音回录给卡农输入, ...

千万不要走耳机口!   

因为那个耳放电路,  是经过主音频电路 分流,  以及二次放大的! 会存在染色   干扰你的对比测试


要走RME后面的 输出口录音!

1275
#28 20-12-13 02:45
Salinx 发表于 20-12-13 02:35
千万不要走耳机口!   

因为那个耳放电路,  是经过主音频电路 分流,  以及二次放大的! 会存在染色  ...

我的住处和外出都没有条件用音箱,音箱要在棚里用,棚里是hdx,更没有测试条件了,这台rme我个人在家里用用,所以以上的对比都是在同一台设备的同一个耳机口得到的反馈。要得到耳机中听到的声音可能还是得用这个耳机口

111
#29 20-12-13 04:14
之前电脑配置不够的时候 能明显听出实时音质和bounce音质区别,现在换了好电脑二者基本一致。有的daw会直接告诉你运算能力不够 不给你播了(比如pt),有些会勉强给你播但是会降质(比如logic和s1)
现在配个新电脑也不贵,而且cpu迭代那么多了,就算买个同等价位电脑,性能也是巨大提升

1300
#30 20-12-13 04:37
baoyushux 发表于 20-12-13 04:14
之前电脑配置不够的时候 能明显听出实时音质和bounce音质区别,现在换了好电脑二者基本一致。有的daw会直接 ...

这么晚还在回帖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