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微博上看见,挺有意思的,转过来分享给大家

( 28 )
12
 
[收藏]
-  第 2 页  -

6318
#16 21-5-9 20:32
我93年在合成器上做MIDI的,99年用电脑接KORG音源用cakewalk3 。但是人家是用电脑声卡做MIDI,这个跟用电子琴合成器是两回事。严峰也是超级音响发烧友,耳机烧友。会弹古典吉他,做MIDI虽然早只是业余爱好,跟专业人士比水平不行的。

6318
#17 21-5-9 20:36
严峰的父亲辛丰年在《人民音乐》以及《音乐爱好者》发过不少有关交响乐的文章,也是超级爱乐者,会点钢琴会点小提琴,一生坎坷令人唏嘘。

560
#18 21-5-9 20:42
迷离 发表于 21-5-9 20:32
我93年在合成器上做MIDI的,99年用电脑接KORG音源用cakewalk3 。但是人家是用电脑声卡做MIDI,这个跟用电子 ...

对,他的文章是96年发的,但折腾电脑声卡做MIDI是从91年开始的

662
#19 21-5-9 20:52
96年我刚上小班...

4965
#20 21-5-9 20:56
96年的杂志,是玩的挺早,但算不上开拓者,只能算接触midi比较早。

midi是日本人发明,在没有电脑的时候就已经开发了完整的MIDI协议,哪时候只在合成器和电子琴用,后来电脑有了第一块声卡(声卡驱动里带了软波表)后,电脑上才开始有面向大众的cackwalk等midi软件,哪时候就有盗版,买回来的软盘安装软件都带序列号。

280
#21 21-5-9 21:04

当年我花巨资,总共买了800来片,电脑是Atari,直到Win95才彻底倒戈微软。  >> 以后搬家,陆陆续续扔掉了——

观众反应

4965
#22 21-5-9 21:08
跟打了鸡血一样的三十年,从啥都不知道到泛滥成灾。。。。
不是我说,中国用户对数字音频发展和推动,贡献是巨大的。
本帖最后由 DLL 于 21-5-9 21:13 编辑

280
#23 21-5-9 21:43
DLL 发表于 21-5-9 21:08
跟打了鸡血一样的三十年,从啥都不知道到泛滥成灾。。。。
不是我说,中国用户对数字音频发展和推动,贡献 ...


有点自嗨了。
是卡拉扬不满意Walkman,找日本人搞出了CD。
这位仁兄虽然对技术一窍不通,但就是他的坚持,才使得一片CD能够容纳一部交响。
这就是数字音频的标准:

4410/16无损WAV格式

在小中华区,数字音频的发展与推动,得益于“24小时删除”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句话,部分人能够有闲,有闲钱搞个电脑,这才上路。

Do啦A梦们可是韩战后就大幅度提高了生活水准。
稍稍年轻的,哪个不是玩日本数字音频长大的?

14198
#24 21-5-9 22:08
这帖子给老年人开的。
观众反应

4965
#25 21-5-9 22:08
kb_in_Deutschla 发表于 21-5-9 21:43
有点自嗨了。
是卡拉扬不满意Walkman,找日本人搞出了CD。
这位仁兄虽然对技术一窍不通,但就是他的 ...

不是我自嗨,是你自卑啊,你可以换位思考一下。

贝多芬的第三乐章在中国这块地界存在的意义有多大?cd比二人转现场哪个更受欢迎。。。

按说都这么多年了,应该能很方便的换位思考了,怎么还这么大的戾气呢?

即便是恨铁不成钢,也得等给消化和吸收的时间吧

你在这里不是能看到很多人在学习和成长吗

放松点。。。



448
#26 21-5-9 22:48
不怕黑啊,我05年才摸电脑

280
#27 21-5-9 23:18
DLL 发表于 21-5-9 22:08
不是我自嗨,是你自卑啊,你可以换位思考一下。

贝多芬的第三乐章在中国这块地界存在的意义有多大?cd ...

你是不是把应用与发展和推动搞混淆了?

我们就不说订立标准之类大话题。
在音频数字化的发展与推动中,MP3军转民用格式、AC-3杜比格式、AAC格式、OGG格式、FLAC交换格式……这些所有的发展与推动中,你能够举个哪怕部分参与的项目吗?
就是所谓的民乐,目前也是非中国的在吃香。

再极端一些,你手头的音库,哪一个是国产的?这基本上不需要什么技术了,砸钱,认认真真地录制采样,分类,就这么简单的东西,怎么不贡献贡献?

其实,我挺认同一点,那就是起步晚也可以有起步晚的玩法。比如,中国高铁,我花钱买断,以后的发展与推广都姓中。甚至,我偷来的,搞出更高层次了,那也是我的,这就是QQ。

我从来都是在换位思考。
少儿时代,我就不明白中国怎么老是修长城,直接碾压过去,就没有什么俄罗斯了。
今天,我知道了什么叫后勤。和农耕的国力。

第三乐章是没多大意义,但一片小小的CD,成就多少乐坛巨星。CD是继TV之后第二长寿的数字媒体。
二人转?
没有数字化媒体的推广,夹皮沟里转去罢。

在应用方面,因为我不是音乐人,诸君有多大的长进和多深的学习,只有自我衡量了。
可能,我们虽然都在用汉字,理解上冷不丁就交叉了。

4965
#28 21-5-9 23:31
kb_in_Deutschla 发表于 21-5-9 23:18
你是不是把应用与发展和推动搞混淆了?

我们就不说订立标准之类大话题。

说了这么多,我问问你,你该知道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吧

茶叶,白银, 中英贸易顺差, 大不列颠玩下三滥强行用鸦片想捞回白银,然后开军舰强抢,不平等条约。。。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除了现代化武器,有些东西东方人其实并不是很需要。

观众反应
:清朝遗老!研究研究甲午海战,就知道还缺啥.

4965
#29 21-5-9 23:49
@ kb_in_Deutschla 你看你,又曲解我的意思。先别急着研究细节,把故事发展主线先了解一下

不跟你绕弯子了,中国有中国的生活生存方式,一时半会儿改不了了,西方科技牛逼,但是很多东西是需要整体配合,才能真正体现其功能的实用性,否则拿过来也是玩具,发挥不了多大作用。

西方资本家都懂这个道理,中西矛盾的核心也是这个问题,你怎么就不想这个现实呢 本帖最后由 DLL 于 21-5-9 23:57 编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