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我老汉对“假唱”的认识,这是一个外行领导制造的天大的误会

( 45 )
 
[收藏]
-  第 2 页  -

560
#16 05-2-6 20:10
演出还是喜欢真的``感觉很不同``尽管不完美/当然在前期做都力求完美。对口型慢慢人 就荒废了``

63
#17 05-2-6 22:36
引用最初由 hwwawa 发布的贴子:
杰克逊也有假唱的,:)

演唱会他敢吗?!别在为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开脱了

6318
#18 05-2-6 22:57
我很佩服马老,你的很多帖子都使我受益,今天这个例外。我反对假唱,尽管因为假唱的泛滥我才有了更多赚钱的机会。大家来找我录音都是心照不宣的,我尽力为假唱者服务了,我不能说你是为假唱准备的,滚。嘿嘿,很矛盾。(以前没觉得矛盾)。
  我喜欢买现场演唱会的CD、DVD,国外的多些,很佩服那些乐手歌手的水平,国内的也有不错的,周华建的 今夜阳光灿烂就不错,靠,台湾的还不能算国内吧?大陆的.............除了崔建别的还没买到。刘欢那个不知道怎么样。

1969
#19 05-2-6 23:13
说到底老百姓不在乎,国外照样现场做秀的很多,演唱会所有的乐器都没有插线,话筒只有在歌手要讲话时打开……也许负责任的真唱会让专业人士满意,但是估计大部分老百姓不买帐 [:smilie:]08touxiao.gif[/:smilie:] 何况大家都是冲着偶像去的,谁会在意他(她)的真实嗓音有多好呢?还不是图个热闹……

1895
#20 05-2-7 00:46
假唱就是假唱 !!!!!

没有什么好说的!!!!!

3852
#21 05-2-7 00:50
有很多次我给身边的朋友指出电视上的某某人正在对口形  他们都不太相信有假唱这回事  国家正规的大电视台  怎么会“骗人”呢
应该说大部分老百姓其实是蒙在鼓里的  虽然电视台这样做保证了视听质量播出效果


一些电视晚会  政治性之类的节目  对口型就对口型吧  无所谓

而音乐类的节目、商业演出如果也来这套  那才叫艺术道德的堕落



在磁带效果不好 CD不普及的年代  现场伴奏乐队可是很吃香的
后来呢  就卡拉OK了   再后来  玩录音的就多起来了

应该说器乐伴奏也是表演的一部分   但既然伴奏可以预先录好再放   为什么不顺便把演唱部分也搞定呢

102
#22 05-2-7 01:22
一句话点评:看片就要看A片,听歌就要听现场。假唱?OUT!

1963
#23 05-2-7 02:35
马老师所要的“假唱”,是要求一种完美,或者说要求最后完美的结果。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我觉得无论针对“真”还是针对“假”,都必须要求完美。

简单说,出唱片,就该要求“假”(技术处理)得完美,越“假”越好;但在现场,也应该要求所有的方面都“真”(演奏、演唱、灯光、音响......)得完美。

“假”相对容易。但在“真”这个层面,折射的东西太多,涉及的人员也无数,不是说歌者的音准、节奏好,不“出问题”就等于完美了(!)

以前有个美国电影叫《魔羯星1号》,那岂止是对口型......

大概两年前,好象是湖南卫视搞的一个什么电影节晚会,一个叫杜雨路的“著名表演艺术家”,事前录了一段朗诵,在现场由他自己“假朗”,他没有对上一句口型,只管乱张嘴,口型和音响严重脱节(他压根儿就记不住一句台词),可怜的杜老师哪里知道,现场的导播在景别上一点都不给他面子,全是“近”的和“特”的,现场的观众显然被感动了,但电视机前的观众(比如我)却由一种崇高的尊敬徒然转为一种极端的恶心--------------------伺候您“假”,您都“假”不了啊......!!!

大家肯定还记得 Eagles 的 《 Hotel California  》,它是现场的,但它真的在每一方面都太完美了!

389
#24 05-2-7 02:56
引用最初由 幽雅颓废 发布的贴子:
一句话点评:看片就要看A片,听歌就要听现场。假唱?OUT!


这样的评论就没意思了,即使大家有异议,也应该在艺术和技术的境界里去展开讨论。

我相信搞唱片录音的朋友绝对不会相信现场能搞出所有棚里的效果来,这可能不是演唱水平的问题,而是操作上的不现实性。我想请问,歌声干录,0.28-0.32秒的环境自然混响时间在现场你怎么实现?这同样是国家技术标准啊,也是国际标准。自己给自己唱和声又怎么在现场“真唱”实现呢?这个方面现场“空气合成”的技术瓶颈太多了。

至于外国歌星怎么样唱现场的,摇滚肯定是现场唱的,这是这个艺术样式的规定性。沙拉-布拉曼呢?恩雅呢?大牌吗?嘿嘿,认真调查一下再下结论比较好。

什么叫“收音机头”的唱片?老汉还真是不懂。我只知道音频唱片有LP、CD、MD、DVD-AUDIO,还真不知“收音机头唱片”,没玩过,惭愧,也不知这种唱片和真唱假唱有啥关系。

此外,我比较不喜欢拿××部、××总局的什么规定来唬人,并上纲上线的。他们搞的荒唐规定还少吗?比如那个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普通话测试必须一级甲等才能上岗的规定,够荒唐吗?又有谁理呢?照这个规定刘艺伟、白岩松都得下岗。××总局拿这个规定想治主持人的港台腔,和想用“真唱”治某些演唱会艺术质量低下一样,全是驴唇不对马嘴的活儿。

过年了,随便提个话题大家聚聚。 [:smilie:]01ha.gif[/:smilie:]

3852
#25 05-2-7 04:18
前头说的收音机头应该是指radiohead    也是我极其喜欢的一个乐队  他们的现场不属于火暴那种  但是很有感觉
而且 他们的东西如果现场假唱反而是搞不出来的

有些事情可能只是个误解   比如本来是为了晚会的播出效果电视台才让对口型   结果却泛滥到大大小小的现场演出都对口型  
而且还有了冠冕堂皇的借口:电视台都是对口型   我开个演唱会为什么不能对   反正带子里是我自己唱的

102
#26 05-2-7 05:13
引用最初由 老马不识途 发布的贴子:
这样的评论就没意思了,即..

以下省略......
问题扯复杂了。从最根本的说,我想提一点,去看LIVE的无非两种人,一:不懂音乐凑热闹的,这样的是多数,很多是追随偶像的青少年,他们不懂那些录音的电气指标,求的就是一个互动,对于这样的受众群来说----假唱无理。
二:懂音乐的,这样的人去,很多人是冲着一个LIVE的气氛,想去被感染,从中找点什么东西,而不是去挑那些自己平常当饭碗内容的刺,LIVE的魅力就在于它不完美,但有感染力。相信每一个搞音乐的人去听演唱会冲的就是这个不完美的完美。所以,对这样的受众群来说----假唱无理。
综上所述,假唱--------------------------无理。

2352
#27 05-2-7 05:36
看看香港电视台办的晚会吧,没有一个假唱的,起码我从没发现过,虽然刘德华的嗓子是不怎么样,但这几天重播的老春晚上,刘德华参加的那界里,国内的很多人都是假唱,但小刘同志是真唱,这是歌手自己是否对观众负责的精神体现,我绝对反对某歌星在我面前装模作样,不能现场唱,就不要出来丢人现眼。崔健搞这鬼事也不一定就是他为了撑撑自己死掉的人气,不了解真正的内情,谁敢说就是怎样怎样的,但国内的假唱这么猖獗,总要有个人站出来说话

个人意见,请砸钱。。 [:smilie:]01ha.gif[/:smilie:]  [:smilie:]01ha.gif[/:smilie:]





                                                                                            新年快乐!! [:smilie:]07.gif[/:smilie:]

39
#28 05-2-7 10:31
引用最初由 老干部 发布的贴子:
演唱会他敢吗?!别在为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开脱了


别拿无知当个性了……
自己看看杰克逊的LIVE去。

当年珍妮特杰克逊还因为这事吃过官司,因为有歌迷告她在LIVE中大量对口型,说“我们买票不是来听CD的”,因为这事,美国哪个州专门立法,规定以后的LIVE里歌手必须标明多少是真唱,多少是对口型。

再说,对口型也不是中国人发明的,当年STVEVN WONDER在曼德拉的一场生日晚宴中硬是没法唱----因为他的CD找不到了。。。。

接电话,回头慢慢聊。

865
#29 05-2-7 10:36
对!收音机头是指radiohead 乐队

12588
#30 05-2-7 11:02
引用最初由 老马不识途 发布的贴子:
关于反“假唱”的宣传,这几年比较流行,甚至上升到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甚至政治问题的高度。如果仅仅是个别于音乐外行但有权有势的官员借题发挥,尚可以理解。后来那个崔健出..

以下省略......


这样的观点我实在无法认同!很多人都一种看法,那就是,在录音棚里面所作出来的音乐的感染力,远远达不到现场演唱和演奏的水平。而且,有相当长一段时间,音乐混音的最高境界就是要重现现场!当然,现在的电子音乐除外。老马说得没错,演唱会是歌星在show。但是,如果不能真正的把自己当时的声音让大家听到,又怎么能够与观众有良好的情绪交流呢?
而且,去看现场的人的确如老马你所说,是去欣赏一种气氛的,所以说,流行音乐的现场的演出在音乐上是不可能追求完美的!也完全没有必要追求完美。其实所有人都知道,包括那些为了凑热闹去现场的人也知道,现场的流行音乐演出没有可能完美。
如果按照你所说,那么演唱会的宣传海报上可以写:为了保证音乐的完美,我们此次演唱会完全采用现场播放cd的方式,由歌星对口形为大家倾情演绎!(大家请放心,歌星绝对是真的,不是别人对脸形的) [:smilie:]01ha.gif[/:smilie:] 如果这么写,有人去才怪。
我还记得,有一位钢琴大师,听众总是抱怨他的cd不如他的现场演奏好听,并且追问他原因,他的回答是:“也许是因为我的cd里面没有错音吧。”这就是现场的魅力,不完美的魅力,也是艺术的魅力,艺术本身就是不完美的,完美的东西只有可能是工业产品。除非你老人家认为,流行音乐不是音乐,也不是艺术!
我不知道您老人家在过节之前给大家这样的一个说法,让大家讨论,到底为什么,但是,如果这样的观点根植在新入行的年轻人的脑子里,那恐怕以后也就没有什么演唱会了。干脆都变成了表演会。
我曾经听朋友转述台湾的著名编曲baby说过的一句话,“我一定要带台湾的小孩们来大陆看看,让他们听听什么是真正的弦乐,他们太可怜了,用惯了采样音色,就已为那些就是真正的弦乐”这样的说法才是负责任的说法。
话扯远了,说回来,为什么很多歌手以开个唱为奋斗目标呢?除了因为那是大家对自己的人气的认同以外,那还是对自己唱功的展现。国外的很多电子音乐,都是作现场,并且把这种现场做成一种show,让大家看到在现场,是如何完成那些电子音色的。这样的演出才会具有更多的感染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