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被套,会改变被子的层次和密度,使声音的穿透效果比例变少而反射效果比例变大,声音会变,变差。
毕竟被子棚的设计原理是以穿透来减少反射,中和房间混响距离。
地面铺不铺地毯随意吧,铺地毯要有吸尘器配套,坚持每一次使用吸尘器时都倾倒一次灰。能办到吗?发誓能办到就铺铺看吧。
拉链的可行性先不说,就光说你有多想闷死自己吧?
缝一些捆绳还好理解,拉链就太那啥了吧?
说多少遍都没用,被子棚的原理不是吸音也不是反射,而是让声波穿透而出之后别再回来,以便中和房间混响的距离啊。
有些人连反复强调过的基本原理都听不进去,就自说自话地想要搞“升级改进”,结果可想而知,画蛇添足不帮忙还添乱,因为原理都根本不对路啊。
到头来都不知道,我们发的录音文件里边究竟哪儿体现出了不可饶恕的低频问题,怎么这么多人想要给被子棚加低频陷阱?还是说这些人恰好只知道这么一个专有名词?
任何的改进,都要基于现实的问题,
哪方面问题最突出,因为这些问题而构思解决方案,
而不是说非要把知道的那点儿东西全都堆砌进去一个不落。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被子棚的设计确实有很多不足,但都是可接受 且先天条件限制无法避免的。
而且,再怎么算也轮不到低频这方面的问题出场啊。
说到底,这个被子棚是为了解决房间混响问题而设计的,它完全胜任这方面任务,而且通常完成得非常好。
很多人对被子棚方案做了各种各样的“升级改进”,但从结果看,对声音有优化效果的情况很少见,而声音因此变差的情况却比比皆是,
这些人多半属于连原理都一知半解,就自作聪明。
被子棚并不是个所谓的完美方案,它只是简易地做到了一个切实有效的低成本平衡而已。
我们设计它的根本理念是:“最小可用,最简可行,最廉有效”
设计被子棚的周期其实有半年之久,期间我们反复告诫自己不要忘记这个初衷,不要忘记为什么出发。
过度拔高自己的预期和要求,试图把自己所有能想到的需求都叠加进去,最终注定徒劳无功。
不要妄想被子棚是完美的无限载体,不要觉得只要堆砌各种术语就能无限拓展其潜力,
它的潜力所及是有所谓极限的,不适合作为寄托大家进一步升级期许的“平台”
其实是在反复无数次试验后认为已经摸到效果的天花板时,才开始写这个帖子分享的,
继续升级的可能性不能说没有,但恐怕比大家想象中难很多很多倍,
不建议对声学设计缺乏充分了解的人折腾被子棚效果方面的“升级改进”,简化架子更现实有益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