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软件的内部处理精度(Precision)到底意味着什么

( 229 )
 
[收藏]
-  第 3 页  -

1722
#31 05-5-20 17:00
好!收藏。。。

12588
#32 05-5-20 17:03
Originally posted by qinjunck at 2005-5-20 08:55
请问king哥!照这样的理论!那就是混音时总电平红了也没关系咯!只要声音不失真!那也就行了是吧!那么既然是这样!人是很客观的啊!每个人的听觉灵敏度也不一样!那么万一一些局部的地方有轻微的失真而这个混音的 ...


啊?谁说的?拜托你好好看我的文章!

2484
#33 05-5-20 17:05
哈哈
老恐龙精彩的太多
最精彩就是中间的当当当当

12588
#34 05-5-20 17:06
Originally posted by 门子 at 2005-5-20 08:42


没错!更高的bit更加实在!


不能这样说,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提升都会对整体作品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我本来怕硬盘不够用想放弃96k混音,但是经过比较之后,还是没有放弃,实在不是一个档次的声音!不过,为了节省硬盘,我现在用88.2k混音了。经过比较,没听出什么明显区别啦。

4216
#35 05-5-20 17:28
好!88.2!呵呵!反正做好的东西可以删掉的啊!要不刻盘也可以啊!

怪不得!我以前用16bt总是没别人饱满!若做到和别人一样!就失真了!看了这篇文章了解了很多!

4216
#36 05-5-20 17:33
对了!cubase是不带dither的,各位朋友,大家都用什么把最后缩混好的文件转为16/44.1啊?

3286
#37 05-5-20 18:09
好帖,学习,

5827
#38 05-5-20 18:28
Originally posted by qinjunck at 2005-5-20 17:33
对了!cubase是不带dither的,各位朋友,大家都用什么把最后缩混好的文件转为16/44.1啊?

带啊,PLUGINS -OTHER- UV22

13860
#39 05-5-20 18:36
上次和这次我主要说的都是音频卡输出到音箱(也就是数字转模拟)这一步的损失,而不是说内部运算的损失。
你也说了,内部不管它多少精度,最后都是转成24Bit。也就是说数字转模拟的D/A芯片接收的是24Bit的数字信号。当音频卡送出的数字信号只有-18db时,那就相当于只有21Bit的分辨率了,也就是说24bit的D/A芯片相当于只有21Bit了,如果音量再小,那么有效的Bit数会更小。这样的话,通过D/A 芯片转换后的模拟信号波形就比24Bit时有更大的失真,也就是说音箱接收到的模拟信号失真比0DB音量输出时大了。
我自始自终说的都是这个细节损失,而不是内部运算的损失。也就是说,我说的是纯硬件的音质损失,而不是软件的音质损失。

上次你说要写个教程出来的时候,我就提出质疑了,我觉得不太可能。现在看了这篇文章,对PROTOOLS HD的内部运算精度我已经了解了,但是小音量监听输出的损失还是存在的。也就是我原来说到的问题,除非音频卡最后一级数字转模拟(硬件D/A)是40bit以上的精度,否则的话,只有音频卡的监听音量在0DB(或接近0DB)才能保证耳朵听到的失真最小。

[ Last edited by 张俊 on 2005-5-20 at 18:49 ]

12588
#40 05-5-20 18:58
我怎么说你才能明白呢?音频卡输出到音箱是在master fader以后的。你明白了吗?也就是说,只要保证你的master fader出来的是24bit的声音,输出的时候就是24bit的声音,你怎么搞不明白呢?比如说,在pulsar里面,你拉总推子,监听到的声音就会有细节损失,在pt hd里面,拉总推子,只要总推子的电平不低于-96db,就不会有任何细节的损失!

我觉得你的疑问,是因为你没有搞清楚运算和转换的先后过程

12588
#41 05-5-20 19:01
我曾经对比过用9632的fader来降低监听音量和用deq 2496的master fader来降低监听音量,听到的声音相差很多。这下你应该明白了高精度内部处理的区别了吧?9632就是40bit的,而deq2496就是32bit的

12588
#42 05-5-20 19:05
而且,你说:除非音频卡最后一级数字转模拟(硬件D/A)是40bit以上的精度,否则的话,只有音频卡的监听音量在0DB(或接近0DB)才能保证耳朵听到的失真最小。

这完全不对!因为我们录制的是24bit的声音,我们提高内部处理精度,就是为了保证还原24bit的声音,保证声音不在混音的过程中受到损失,而混音的过程当然也包括master fader,所以,高精度的内部处理能够保证的就是即使你把master fader拉下来,你的声音仍然能够保证是24bit的声音,而没有任何细节的损失。我们不是为了把24bit变成48bit的声音而提高处理精度的。

13860
#43 05-5-20 19:32
对呀,你说得没错,我也赞同。可我说的跟你说的不是同一个概念。
我说的是音频卡输出给监听音箱的音量太小的时候会有损失,是纯硬件的。
我再从上次的讨论说一次:由于有源音箱离操作者比较远,调节音量比较麻烦,所以一般都是将音箱的音量固定,然后在音频卡的监听输出音量推子或者旋钮(PowerPulsar是旋钮)上调节,这样就不用来回在音箱与座位之间跑了。
也就是因为这样,所以音频卡的监听音量(我一直在说监听音量,而不是主输出音量)推的太小,音箱的音量开的大的话,这里就有损失。
解决办法是,音频卡的监听音量开到标准音量(0DB),监听音量在音箱上控制,或者
将音箱的音量旋钮开到音频卡在0DB输出时你认为比较适中的听音音量再稍微偏大一些(为兼顾到一些音量不大的音乐),然后在音频卡与音箱之间串入一个模拟音量控制器(可以用类似调音台的东西,或者自制一个音量控制器)。
Kinghand,或许你没明白我的意思,我举个例子:
如果你的PROTOOLS HD的模拟输出不是那个接口盒(具体是什么,我也不了解,只是举个例子),而是通过数字输出接到RME ADI-8的,音箱的信号也是从ADI-8接出去的。那么,当你在PROTOOLS软件里减小监听音量-18db,从PROTOOLS送到ADI-8的数字信号有效bit数也就只有21Bit了,从ADI-8转换出来的模拟信号比0db输出时转换出来的模拟信号丢失了一些细节。
如果你把这个ADI-8当成是你的PROTOOLS HD里的一个用于监听输出的D/A转换部分,同样也会有损失。

1167
#44 05-5-20 19:32
张俊的问题是在于没有高清楚先后~~我插1句啊~~录音是第1步 软件混音是第2步 输出是第3步 假如你是用24BIT的方式来录音 在混音的过程中由于软件的处理精度不够的话 那你在不过载时听到的就不是24BIT的声音了 软件的处理精度越高 混音损失的就越小 最终出来的声音也就越好!

13860
#45 05-5-20 19:37
你们说的不是我说的,根本是两回事,还是驴明白我的意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