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长了毛的心 于 2006-6-22 02:42 发表
看oting说~比丘以乞食生存,主要目的是去除我慢,就是骄傲自大之心~我在想那心存自卑的人是不是很不适合出家呢?~还是说这样的人已无需出家?~
我不知道~不知道~~
我慢只是众病之一,
贪嗔痴,慢疑见. 杀却天下人. 以前有在blog里写过. 这些是我们所有烦恼的来源.
佛教按南公怀谨所说,应是一门解脱心灵的生命科学. 我们之所以认为它是宗教,或者哲学.(保括俺自己以前也是这样认为).都是因为从小的唯物教育习性,别人的习惯认同, 执着皮毛的表相.加之佛学深入海洋,初机难以深入. 所以经常把它看作一个烧香拜佛, 行善积德的,老头老太太有所寄托的宗教.
或者空谈色既是空,空既是色的哲学.殊不知佛陀讲世间法,出世间法的苦心.
这里有达摩祖师的血脉论的一段话,可以参考一下.
"佛无过患,众生颠倒,不觉不知自心是佛。若知自心是佛,不应心外觅佛。佛不度佛,将心觅佛不识佛。但是外觅佛者,尽是不识自心是佛。亦不得将佛礼佛,不得将心念佛。
佛不诵经,佛不持戒,佛不犯戒、佛无持犯,亦不造善恶。若欲觅佛,须是见性,见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报,觅佛终不得也。"
至于毛心经常陷入内心独语的状态里,在佛家唯识学里,称此为第六识(意识)中的
[size=-2]独头意识,独头下的独散意识. 就是无明起用一种.
包括在空闲,或者做事中间,思想中那些似想非想,似有似无,也有也无的念头.都是湛湛无明. 有时候会突然醒悟,"唉?我这么想起这个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