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较真 于 07-12-20 23:04 发表 ![]()
前一阵闹的沸沸扬扬的好莱坞编剧们的大型罢工You型更说明了这一点,编曲者就象编剧一样没地位。
还有一点我有不同的看法:
如果音乐和电影比较的话,那么我认为:
传统的配器=编剧
MIDI制作=导演
编曲=配器+MIDI制作=编剧+导演
制作人=制片人
...
错。
专辑制作人=电影导演,这是绝对的,和导演一样,制作人是从头盯到尾,把握最终成品的那个人。
流程:
和歌手(或乐队)还有唱片公司充分交流,定下风格,选歌,盯编曲(或亲自编),针对风格与预算挑选最合适的录音棚与录音师,搜集可参考唱片(主要用来和录音师、缩混师、母带工程师沟通),选录音乐手,与乐手共同把握演奏方式与音色(或参与演奏),与录音师沟通(或亲自录),软硬件使用选择(合适的话筒话放插件啥的),各种录音方式的选择,监唱,选缩混师,与缩混师沟通(或亲自缩混),缩混,把缩混初版给歌手(或乐队)及唱片公司听,看有无意见,调整缩混,选母带棚与母带处理工程师,与工程师沟通,母带处理,最终得到母带交给唱片公司。
制作人很重要,对专辑的影响是巨大的,每张NB的专辑后面都必然有一个NB的制作人,和电影导演一样。
一个优秀的制作人各方面素质都要相当高。
但是,在国内,正如黑毛所说,制作人的重要性体现的不明显,也导致制作人水准整体不高。
[
本帖最后由 zero7 于 07-12-21 13:5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