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 由 dabeat 于 09-7-15 06:58 发表
細看下竟然那麽 Hi-Fi,那麽”燒”….
有點感覺像是中国 - ”發展中” 的專業。
“这里举个例子:
一首在日本录制的太鼓打击乐,每一下大鼓敲击后的低频余震会一直延续到下一个鼓点敲击.在N和W里都能听到是一直延 ...
呵呵.音频技术每一次的进步,都会把音乐发展带进新的时代.这是一个历史的规律,看看留声机的发展史到CD的数字录音里程碑.每一次声音记录方式的进步,都让音乐工作者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音乐感染力.如果你否认了声音的重要性,那你就等于否定了近代的音乐发展.
我并不歧视发烧友,因为我跟他们中很多人接触过,他们的"民用"器材确实能听到很多我们现有"专业"的录音设备听不到的声音.而且很多发烧友也是会购买录音棚的"专业'设备回家听音乐的.他们所听的不仅仅是你自认为"民用HIFI的声音"包括你在录音棚里听到的"专业"声音,他也听过!(他们有钱啊....拿听音乐当爱好...而我们是当工作,,差别仅此而已...别老拿摔玻璃时代的眼光去看他们...他们在音频应用里混的也不少了)其实很多国外的录音棚都是用"民用"级的HI-END设备在录音和监听...只是我们国内经济落后问题,所以没有录音棚能有这个实力,乐家轩应该算是一个好的开始吧.,(呵呵,这里再解释一下,因为你指的民用和专业器材概念是比较模糊的,所以我只能把发烧友用得最多的器材归类"民用",录音棚用得最多的器材,归到"专业"这样应该比较符合你的观念.....)
而我们国内的音频工作着却一直以"专业"人士的身份去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发烧友确实是因为有更高解析力的器材而有资格去评论声音.这些并不简单是象你所说换几个电容和搞几个拉风的元件这么简单...如果你真的懂音频模拟电路.你是不应该这样去取笑,这些高级元件的目的是让音频信号以最大限度的平坦特性通过和无衰减传输.并且保证电源的干净,确保信号无干扰,当然也有人利用某些元件的频率特性去对声音进行调整.应用手法就看设计师的审美和风格了(我将其归纳为声音的写意和写实手法).而近几年的数字录音"专业"设备却盲目的为了降低成本而使用廉价的模拟信号元件.导致模拟信号的丢失和干扰.声音自然可想而知.(这里我有必要强调和说明:数字技术再发展其实也永远离不开模拟电路.好比数字相机离不开优秀的光学镜头一样,..想一想1000万像素的树脂镜头卡片相机的图象品质吧....我们很多人却以为数字发展了就没模拟什么事了.那是错误的观念!!模拟信号才是声音品质的关键)
HD是一个很时尚而富有感染力概念,他当然会被一些无良的商人利用炒作.但是请不要错误的把我们跟他们划分在一起.....我们认为在HDA的时代,无所谓民用和专业,这一切将会改写.因为我们将会和发烧音乐爱好者使用一样的设备器材来工作.有了这个公平的平台,大家就可以真正的展现自己的实力和顺便获得更高的收入....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如果你反对这样的做法....................OK.............那你说一个更好的想法.只要是对大家的工作和收入有帮助,我愿意听听你的高见.
如果你觉得N和W出了问题.那好的,接下来,我们会更严谨的去用其他的软件去测试.不过我想先告诉你.那段低频到了最后是听不到的.必须用手触摸音箱的低音盆面.才能感觉到震动....无所谓房间的声学问题...(这里有个秘密,这段音乐其实是用来维修低音喇叭卡圈的时候的"测试信号",,,,低音纸盆一卡圈,就会发出卡卡的声音,维修起来就会很方便.呵呵)当然如果你说这么多只是打算维护SAW的"名誉".那我现在就可以直接跟你说."SAW万岁万岁万万岁!."...............呵呵..开个玩笑.
呵呵最后你贴出这几张AP的照片的目的是什么呢?告诉大家这是业界标准还是??我只能这么告诉你.AP这类仪器只是检测声音信号品质的一种辅助手段.到最后还是要人耳来聆听的.因为最后你的产品发出的声音是伺候人的耳朵.不是伺候眼睛...呵呵.
[
本帖最后由 震宇 于 09-7-15 12:4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