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教程] 感谢论坛的【800ci】会员翻译《VST Mastering Tutorial--使用插件混缩-8步搞定》

( 170 )
 
[收藏]
-  第 3 页  -

280
#31 10-5-5 21:50
照着做了一首,效果很好,谢谢

3492
#32 10-5-5 22: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492
#33 10-5-5 22: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6
#34 10-5-5 23:46
谢了,顶

4
#35 10-5-6 10:10
感谢八百次

126
#36 10-5-6 11:33
支持啊~~~

2672
#37 10-5-6 15:29
谢谢啊

274
#38 10-5-6 22:18
ganxie!!!!!!!!!!!!!

4
#39 10-5-6 23:30
下载学习了~~谢谢分享~~hoho~~

11
#40 10-5-7 09:32
多谢啦

1868
#41 10-5-7 11:14
感谢提供

1278
#42 10-5-7 13:42
首先感谢淫河版的帮助!
没有想到能得到那么多人的喜欢,以后如果有别的教程我也愿意为大家翻译。我因为是学电子和计算机的,所以可能在电学、计算机、工程方面会翻译的稍微顺口一点,如果有类似的资料,希望大家都能共享出来,一起学习。
观众反应

7
#43 10-5-7 14:02
thanks !!!!

1278
#44 10-5-7 14:07
mash说得很对,只是一种类似于给时间比较紧张或者是入门学习过程中的人用的所谓“万精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认为,甚至有一种可能性,录音时的动态响度都完美,混响都录得干湿一致,直接出到总线就很不错的效果,也许这样什么都不用加(极端情况)。至于mash那个文章里,我粗看了一下,作者主要想表达的是给出一个简明的思路去选择软件来做母带。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兴趣。
对于母带,因为不是专业的混音录音人员,我说点自己浅薄的看法,欢迎大家拍。
母带之所以有,是因为两点,1 最重要的一点,统一专辑的听感。因为很多专辑里有快有慢,有动态大的,有动态小的,响度肯定也不一致,所以怎么安排曲目顺序,并且让听者有比较舒服的听觉体验,就需要母带从专辑的角度去做二次加工,于是有了mash想表达的“不是所有的母带过程都需要做一个压缩或者限制”。2 混音师的出发点并不是从最终听众的角度去理解的,起码就是单纯的混音师,他只是把声音放到合适的位置,有符合音乐本身意图的各种表情。而母带就需要更多的从听众角度出发,去平衡混音师傅和听众。

[ 本帖最后由 800ci 于 10-5-10 14:23 编辑 ]
观众反应
:人才!!!!

57336
#45 10-5-8 21:30
好東西 謝謝 收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