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你说的没错,我10岁开始弹的吉他,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也关注你说的这些,发烧吉他,效果器,到后来烧箱头,再后来慢慢的都卖掉,20岁以后漫漫的进入职业化状态,并不希望自己成为吉他手而学习编曲制作,包括录音,靠卖音乐生活,近几年又希望音乐变回以前的理想状态,所以转变自己成为经理人,把工作室经营起来。
曾经作为吉他手,我只考虑吉他,就是你说的这些,后来做编曲,那考虑的范畴就会大很多,一首歌里好多种乐器,吉他仅仅是其中一个,或者根本用不到,更多的考虑的是搭配,好的作品哪怕是midi文件,都很好听,而现在考虑的,什么样的声音能够给人带来什么样的情绪,如何把控作品的情绪,带人进入那个你希望的状态,感受作品的意义,可能很多时候用的根本不是乐器,或者是特效,或者是噪音。
抛开吉他手的身份,去审视,能够让你的视野更宽广。
这些不是我弹20年吉他所感悟的,而是10年卖作品得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