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大家使用EastWest Hollywood 都用的什么配置的电脑?

( 66 )
 
[收藏]
-  第 3 页  -

7787
#31 23-8-31 13:33
次奥啊 发表于 23-8-31 13:21
关于固态的速度
我今天我用3块固态测了play6加载速度(不想花钱上opus)

声卡的“运算”性能差距只在于它的内置DSP效果器(如果有的话)

声卡的“延迟性能”与你做的工程有多大没有关系——因为它一般就只是对你的总线那一轨的音频信号进行DA转换~~~你做的工程再大,总线也就那么一轨信号。声卡的延迟水平主要是来源于驱动写的好不好~~~

工程做大了爆音,主要是电脑性能短板导致的。

1106
#32 23-8-31 13:44
南宫浩 发表于 23-8-31 13:33
声卡的“运算”性能差距只在于它的内置DSP效果器(如果有的话)

声卡的“延迟性能”与你做的工程有多 ...

嗯嗯,我没有做大工程高负荷测试,因为我是精致丐版配置,CPU很水,声卡也很水,我在测试5轨东京弦乐全话筒时(第三个模式要挂库自带延迟插件),几乎不挂效果器就CC1和CC11,用实时导出过程中(任务管理器8线程,只有一个线程满载,7线程大概一半样子),声卡buff设置在256-512都会提示CPU过载并导出失败,1024才能导出。在不同buff情况下,Nuendo的cpu peak负载随buff增加而降低 本帖最后由 次奥啊 于 23-8-31 13:46 编辑

7787
#33 23-8-31 14:14
次奥啊 发表于 23-8-31 13:44
嗯嗯,我没有做大工程高负荷测试,因为我是精致丐版配置,CPU很水,声卡也很水,我在测试5轨东京 ...

buffer增加,延迟时间边长,电脑就有更充裕的时间可以从容完成运算工作,自然就压力小了。

119
#34 23-8-31 15:18
只说CPU,30轨道的好莱坞,总数100轨之内,12400以上的就可以了,注意看多核分数比,更前带的11700,10850之流更没问题
其他就是内存硬盘保证够用,asio缓冲适时放宽
但是配电脑还是要留一些余量,想做这么大工程的,起码顶级i5以上吧,也就是i5-13600K或者i5-12600K,是宽裕点的
本帖最后由 One22 于 23-8-31 15:20 编辑
观众反应

3819
#35 23-8-31 15:32
次奥啊 发表于 23-8-31 13:21
关于固态的速度
我今天我用3块固态测了play6加载速度(不想花钱上opus)

把 音源 拷了  vhdx 格式 放在 SSD, 没有测量过速度,  这方法用了很多年,非常满意 读取的快感.   (这也是 不用 Mac 的原因.)   而这方法 作备份时 也更方便. 本帖最后由 ccb 于 23-8-31 17:10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48
#36 23-8-31 15:57
老彭友 发表于 23-8-31 12:25
那得看你用啥固态了,是m2+雷电3&usb4或者是tpc的gen2的盘子,测试一下硬盘速度,好莱坞吃硬盘

是吃硬盘?不是吃cpu啊!原来如此

548
#37 23-8-31 16:01
次奥啊 发表于 23-8-31 13:21
关于固态的速度
我今天我用3块固态测了play6加载速度(不想花钱上opus)

讲得好高深,有点儿懵圈了,看来得换硬盘了。
我声卡是Antelope ORION 32+

548
#38 23-8-31 16:03
南宫浩 发表于 23-8-31 14:14
buffer增加,延迟时间边长,电脑就有更充裕的时间可以从容完成运算工作,自然就压力小了。

我增加buffer到512已经不卡了,但键盘手感上就糙了很多哈哈哈哈

548
#39 23-8-31 16:05
ccb 发表于 23-8-31 15:32
把 音源 拷成了  vhdx 格式 放在 SSD, 没有测量过速度,  这方法用了很多年,非常满意 读取的快感.   (这 ...

高深

1106
#40 23-8-31 16:33
Hide-dtm 发表于 23-8-31 16:01
讲得好高深,有点儿懵圈了,看来得换硬盘了。
我声卡是Antelope ORION 32+

不用换硬盘,你固态基本没有读取瓶颈了,那个图指目前市面任何品牌m.2固态下限没有很大差异。读取慢在于好莱坞封装方式太散,固态不能利用顺序读取的优势。

有可能是CPU瓶颈或者声卡性能,应该前者比重高,若其他条件不变CPU提升,可能你声卡buff可以调低一点。


不知道opus有没有play这个缓冲设置,框里数值越高占用越多的内存(直接从硬盘读,还是放进内存,内存可以是远远高过硬盘读速),对硬盘读取压力会小一点,调低反之。你可以试试。
本帖最后由 次奥啊 于 23-8-31 16:46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106
#41 23-8-31 16:36
ccb 发表于 23-8-31 15:32
把 音源 拷成了  vhdx 格式 放在 SSD, 没有测量过速度,  这方法用了很多年,非常满意 读取的快感.   (这 ...

哇,这样可能就把零散文件变成一个大文件,固态就可以发挥顺序读取优势了。
你可以测速试试

MAC我不太了解,不知道PC有没有这种骚操作。

1106
#42 23-8-31 16:41
One22 发表于 23-8-31 15:18
只说CPU,30轨道的好莱坞,总数100轨之内,12400以上的就可以了,注意看多核分数比,更前带的11700,10850之 ...

当初看过挺多跑分,因为AMD的竞争,英特尔十二十三代CPU比前几代有很大的提升,好像12代I5就能打前几代I9
观众反应

3819
#43 23-8-31 17:04
次奥啊 发表于 23-8-31 16:36
哇,这样可能就把零散文件变成一个大文件,固态就可以发挥顺序读取优势了。
你可以测速试试

vhdx 格式 只能在 Windows 下运作,这是我没用 mac 的主因,  另外 64GB 内存 的 Mac,性价比太低.

1106
#44 23-8-31 17:12
ccb 发表于 23-8-31 17:04
vhdx 格式 只能在 Windows 下运作,这是我没用 mac 的主因,  另外 64GB 内存 的 Mac,性价比太低.

啊哈哈,居然是Win的格式 我要去了解一下

548
#45 23-8-31 17:16
次奥啊 发表于 23-8-31 16:36
哇,这样可能就把零散文件变成一个大文件,固态就可以发挥顺序读取优势了。
你可以测速试试

原来是这个意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