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我很奇怪,为什么有很多人都说中国人做不出好的爵士乐??

( 61 )
 
[收藏]
-  第 3 页  -

3064
#31 04-11-30 14:15
JAZZ呀JAZZ
多少人都在探讨你呀

2352
#32 04-11-30 16:09
环境问题。

#33 04-12-17 00: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07
#34 05-1-23 16:32
看到这个老贴,突然想到,纽约有一个jazz乐队,主奏的乐器是低音sax,是个ABC,就是美国出生的华裔,长的是纯粹的中国人面孔,不是象matrix里面那个主角一样,1/4华人血统,根本都看不出来。这个jazz大师在美国还挺有名的,喜欢听的都是白人。不过这个人算不算中国人很难说。好像不会说中文。

34
#35 05-9-18 18:09
中国音乐还是要发展的吗1这要一个过程,爵士乐是音乐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啊,中国现在还是落后  不过我相信会发展很快的

2956
#36 05-9-18 18:52
我不喜欢JAZZ。

5395
#37 05-9-18 18:58
Originally posted by Daniel at 2004-6-14 01:51


是阿,那时候管北方来的叫胡人,胡人拉的琴,叫胡琴。


我晕!!哥们别拿少数民族不当中国人啊,小心我告你宣扬民族分裂!

5395
#38 05-9-18 18:58
有文化才能有音乐。

15895
#39 05-9-18 19:05
《玫瑰玫瑰我爱你》曾经风靡世界,那是中国人做的。但是外国人没有作出什么中国民乐广为流传的,这很正常。

这个帖子应该改成【我很奇怪,为什么有很多人都说外国人做不出好的京剧??】

283
#40 05-9-19 11:08
大环境造成的,上海的jazz相比中国其他地方就强一些,因为它有这个历史、氛围。
另外,所谓“好”的jazz,标准是多重的,简单的说好,不太合适。

283
#41 05-9-19 11:19
比如“好”是指玩哪个流派的传统jazz玩得好?还是能为爵士乐的发展增添新东西?
爵士是很庞大的领域,分支多,标准也多,甚至有些标准是矛盾的。

371
#42 05-9-20 17:28
很正常啊。。我也没件西方人作的好中国民乐的。。

262
#43 05-9-23 10:27
说爵士那咱们先来看看的历史。☆Jazz 爵士乐☆

    提起爵士乐,许多人脑海中大概都会出现这样子的刻板印象:哦,我听不懂的上层阶级享受。

  事实上,从19世纪末爵士乐出现开始,这种音乐从来就不曾专属於哪一个特定阶级。更贴近事实地说,爵士音乐甚至诞生於中下层社会。

  陈述心与灵的本能音乐

  大部份的音乐学者都肯定爵士乐源於非洲黑人传统民谣,以及演进至美洲黑奴做为纾发内心郁闷之途的工作歌(Work Songs),还有之後再逐渐发展出来的蓝调音乐,这种音乐"乐如其名"地听来十分忧郁(Blue)。这些乐风都是以往以白人为主导的古典乐界所未曾听闻的。先不要管它们的结构、乐理等等这些无济於聆听兴味的八股分析公式,最重要的是,这类黑人音乐让白人目瞪口呆地从中碰触到了赤裸裸的"心与灵"。在这之前,所谓的正统音乐多半将感情藏匿於制式结构里,即使澎湃如命运交响曲,你也很难跟着音乐的流动直接呼号出自己真正的感受。黑人音乐不一样,从歌曲中直陈想法几乎是他们的本能,这一点理所当然地遗传到了爵士乐身上。

  黑白共同叁与的多样融合

  多数学者相信爵士的正式雏型形成在19世纪末。当时由於黑人音乐为白人社会所带来的震撼,相对地在欧洲某些地区像是巴黎等地的音乐家,也尝试着将白人音乐的元素揉入黑人音乐里,进而搭建出极为复杂且多层次、多变化的音乐类型。所以,另一个要澄清的观念是,爵士乐打从一开始就是黑白共同叁与的,它并不是单纯的黑色音乐。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爵士乐团,多为走唱街头的表演团体。也可以说,他们是世纪交接时的「那卡西」。

  20、30年代的主流音乐

  一直到1920年代,爵士乐推广开来,成为彼时流行的主流音乐。如果你看过描绘当时美国角头盘据的黑帮电影,像是「棉花田俱乐部」、「四海好家伙」之类的片子,一定看过老大上的高档餐厅里,必有演奏爵士乐的大乐团。当时乐团排场越大就越有面子,演奏的内容倒是其次。到了1930年代,经济大恐慌出现了,这下餐厅老板可雇不起那麽多乐手,於是乐团人事精简,但失业的恐怖袭卷了整个美国,於是表面听来十分安详愉快的摇摆乐派(Swing)出现了。Benny Goodman这位摇摆乐之王就是这麽垂名青史的。虽然不断有些细细念的声音表示他的音乐太过商业化,不过不可否认地,这个好人(Goodman)的音乐的确为当时爵士乐的继续维持主流地位立下汗马功劳。

  东岸咆哮乐派(Bop)的诞生

  进入1940年代後,一些以爵士兴亡为己任的自省派乐手从纽约冒出头来,这些多半来自东岸酒吧的乐手将爵士视做一门非常严重的学问,他们往往坚持在演奏时要西装毕挺,因为他们是正式的音乐家。这群年轻乐手的严谨态度果然创下了爵士史上做重要的革命之一 Bop乐派。这些乐手极端强调爵士乐最最精髓之处应为「即兴」;除此之外,他们在乐句结构上的重整与解构亦是音乐史上前所未见的。几名代表乐手像是传奇天才「Bird」 Charlie Parker、Dizzy Gillespie、Bud Powell...等人对於音乐大刀阔斧的实验,为爵士乐解放灵魂的宗旨连结上高难度技巧的曲式鹰架。

  西岸的酷派(Cool School)兴起

  是的,有东必有西,东岸的Bop如火如荼地撩了一阵子的原,西岸乐手也不甘寂寞地发展出他们自己的特有风格。许多来自美国西岸的乐手出身於古典音乐学院,诸如:Bill Evens、Miles Davis、Dave Brubeck、Lennie Tristano... 等代表性乐手及创作者,都受过严格古典音乐教育。在他们的作品里强调的重点在於严谨的曲式结构设计,因此许多西岸乐手要求在演奏乐曲前要有精心的前置作业,在演奏技巧上也极力要求,也因此他们的演奏风格让人听起来比较具有客观冷静的特质,尤其是相较於非常强调情感奔放的Bop,西岸爵士的耳感就显得较「酷」了。於是,这些作品就被冠上「Cool School」的封号,与东岸热闹的Bop各据一方。

  解放热与冷的自由爵士

  一些出身於Bop和Cool School的乐手,为追求黑人音乐原本的解放精神,进而探究在爵士乐里的思考层面,并且在曲式上进行解构及重新建构的工作,一般人认为甚难理解的Free Jazz因之渐渐形成。其实Free Jazz的出现如同其他乐派一样,并非一时之间蹦出来的;之所以会被定名为Free Jazz,一般认为是在Ornette Coleman的“Free Jazz”专辑後,这类难以归类的爵士乐才被冠上「自由爵士」这样听来十分「自由」的名称。其实这所谓的「自由」并不是完完全全的毫无规章,「Free Jazz」最难的特点在於它要试图藉音乐的复杂结构规定去寻求精神与灵魂上的自由解放,这也是为何John Coltrane、Eric Dolphy、John Zorn.... 等等乐手会如此被乐界视做瑰宝的原因之一。

  对摇滚乐的反扑-融合爵士(Fusion)

  爵士音乐进行到现在,如同其它音乐类型一样,仍然还在发展茁壮。在不同地区的爵士也搀入不同地区的特色。爵士乐,就像这种音乐本身的自由解放精神,还在不断地探索更立体的思维空间,以及变化出更多姿多采的面貌。这,也就是爵士乐最引人入胜的地方。直接面对爵士乐对灵魂的挑逗,那是生命中一大享受。

    七八十年代,由于摇滚乐的发展成熟、自由爵士及各种先锋实验音乐大行其道,主流音乐的规范统统都被打破。各种各样的音乐形式的相继涌现,传统爵士乐几乎被逼入绝境。而爵士乐本身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一些老派的爵士音乐家们纷纷疑惑“爵士乐到底成了什么样子了?”,再加上生计、种族歧视等问题,像Dexter Gordon等音乐家,都选择去欧洲,因为在那里,他们还像个艺术家的样子,能获得应有的尊重。这段时期,Fusion和Avant Garde(Experimental)是爵士乐的两个主要发展趋势。
   
    说起Fusion,我们又不得不提到Miles Davis,与老派的爵士乐手不同,他始终是朝前看的,没有回避爵士乐萧条的现实,而且也时刻注意着摇滚乐的发展,希望将自己的音乐带到人群众多的地方去,通过演出来重新建立起新的观众群。在制作完《Bitches Brew》专辑不久以后,他答应为摇滚乐队the Grateful Dead在旧金山的Fillmore的演唱会担任开场嘉宾。这一举动的巨大影响力不容低估,因为他是当着5000白人嬉皮士的面演奏,而且这一演出是巡回全国的。不久他就回到乐迷的视线中来了,建立起自己的新的听众群,并且通过与乐迷和摇滚乐手的合作,给予他音乐创作上新的灵感。其实在录《In a Silent Way》和《Bitches Brew》专辑时,Miles Davis已经在爵士乐中引进电子乐器和录音室制作等手段。在Fillmore演唱会过后,他更坚定了这个方向。七十年代,他频繁地与一群年轻的独奏乐手合作录音,如John Mclauhlin、Chick Corea、Herbie Hancock、Wayne Shorter、Joe Zawinul、Ron Cater等等。这时期Miles为他的小号装上扩音装置,加上了电吉他的蛙音效果,专辑中明显可以听到来自电子乐大师Stockhausen、Ornette Coleman、纽约街头音乐、Funk音乐家Sly Stone和James Brown等人的影响。1972年的专辑《On the Corner》,虽然在商业上不成功,但是却是张充满实验精神的专辑,使得Miles后来音乐生涯发展的观念初步成型。Fusion时期的另外一些著名的乐队还包括Larry Coryell的Eleventh House、Tony Williams的Lifetime、John Mclaughlin的Mahavishnu Orchestra、Weather Report以及Chick Corea的Return To Forever。
   
    Avant Garde(Experimental)某种程度上是Free Jazz的一种延续。从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不断变化与开拓始终是爵士先锋派的一个重要内容,越来越远地背离传统,为音乐注入新的节奏、调性和结构。实际上,Avant Garde就是形式上不固定,无法将其归类的同义词,它比Free Jazz奏得更远。无论何种形式的结构都是为了将独奏放入一个框架之中,使得抽象的旋律乃至噪音之间都形成一定联系。略有安排的结构与天马行空得独奏还是会使你想起“Free Jazz”,因此索性将作曲直接融入即兴演奏,这样就很难分清那边该开始哪边该结束了。没有了结构的限制,各种类型的音乐主题都可直接切入,从此就没有任何法则的约束了。Avant Garde风格主要以Sun Ra、AACM(The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reative Musicians)、The Art Ensemble of Chicago、Anthony Braxton等为代表。  

241
#44 07-6-12 07:33
原帖由 pagan 于 04-4-8 23:15 发表
我很奇怪,为什么有很多人都说中国人做不出好的爵士乐?? [:smilie:]21sad.gif[/:smilie:]

台灣就有一大堆中國人玩Jazz,而且滿屌的!台灣算中國嗎?
香港的包以正、羅尚正,更是大師級人物!香港算中國嗎?

698
#45 07-6-12 17:59
包以正是我偶像已经是好久的事了~~~稀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