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pansidaxian8888 于 18-8-2 16:40 编辑
不是炸,就是聊聊,共同学习的过程,
我说的引雷是我举着一根避雷针,让雷劈我......
论坛就该讨论,越激烈越好,这才是该有的气氛
房间比例相关内容,就是减少在房间内的多次反射声存在,让能量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扩散消耗掉
物理调整方式确实有些方式上不如FIR,
通过物理的方式不可能可以精确到频率来调整,
但是也不能全靠回放端来调整,
通过一些算法修正改善驻波带来的影响,并且只考虑主要监听位置,按目前了解范围,应该可以实现。只是之前有些说法过于绝对,
我之前也犯了错误,以为和一般的校准“一类货色”
通过一些修正确实可以改善很多问题。但不可能说在很糟糕的环境下化腐朽为神奇,基本的声学原理还是要遵循的。硬要调整就是本末倒置削足适履了。
声音复杂,除了音高音量,还有千变万化的音色。频响曲线上可能都是平的,但音色上区别可能很大。个人认为就算修正很强悍,完全糟糕的声学环境下,修正的声音势必会有音色上的变化。.在最起码没有非常严重的房间混响以后,修正可以解决其他很多问题,无可厚非。毕竟这些普及以后肯定会给很多没办法进行 声装的小伙伴解决很大问题。
音色上区别这个可以谈论的就有点偏离之前主要的论点太多了
主观的因素太多,人耳听觉有差异,敏锐程度不同,环境影响,再加上各种个人喜好因素,对品质追求的差异。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判断。
当判断的对象是好与坏两个极端貌似还容易一点,当判断“好一点”与 "更好一点”的区别的时候,很多人应该都会觉得很艰难。之前我经常跟别人说,跟懂的人谈音色,跟不懂的就只能给他看频响图了。告诉他尽量平的就是好。最起码要能听出来一些基本的差异,才能聊的下去。
物理的方式想搞平频响,难于上青天。
饰面的背后看不到的声学结构,其实很多都是强吸收,至于用了多少空间什么样的结构,各家有各家的方式。物理的吸收方式,无非就那么几种,真的要是扯开饰面,在行家面前就没什么技术壁垒可言了。当然也有一些鱼目混珠的存在,甚至于不是少数,见过饰面里面丢几块岩棉就是做了声学的........
聊的分支越来越多,越说越乱
首先,肯定一下新鲜技术用于校准完全没有问题,简单有效的方式,价格也不高。但我不想让我这个引雷的,指出来一些问题的帖子变成你们的广告。
既然叫声学处理器完全可以把一些资料,案例适当的发出来,让大家选择一下,有严重问题的前提下,到底是在回放端加处理器合适,还是扎扎实实做好声学合适。
其次,他并不能否定所有物理的声学方式,其实做工作室大部分小伙伴遇到的声学问题第一个就是隔音,还有做棚录音室的声学,还要扎扎实实的做好。这些你们的程序也很无奈吧。考虑隔音的前提下顺便处理个驻波调整一下声场还是小菜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