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转一段网上说的黄金由来:
金的原子序号是79,形成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超大型恒星的死亡。那些从宇宙初期就存在的,比太阳的质量大上成千上百倍的恒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会通过一场无比绚丽的超新星爆炸结束自己的一生——金元素由此诞生;还有一种是中子星合并。中子星的密度超过一亿吨每立方厘米。两颗互相缠绕旋转的中子星,在超越时间的时间中互相凝望,注视,在超越时间的时间中一点一点地靠近,最后在互相触碰的一瞬间——砰!无与伦比的大爆炸发生了,黑洞诞生,产生的波动甚至能撼动空间本身(引力波)。而比地球质量还大的金元素就会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并挥洒到无穷无尽的宇宙空间中,在漫长的漂泊流浪后,其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偶然落到了地球上。 所以你看橱窗里的金项链反光的时候,是它在重现亘古恒星们的余晖。 而钻石呢? 钻石是碳在地底下压久了。
=======
价值的基础是共识,跟稀缺无关。
黄金作为硬通货的共识人类花了几千年,共识简直是沉淀在了基因里。人类几千年的历史、教科书无一不在强调向每一个人强调这一点。
而法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是权力掌握了铸币权。有权力背书,并且利益绑定的。
法币的信用程度和权力的稳定性是挂钩的。
还有一种共识源于“一部分人觉得能升值,会带来财富”
这种共识最大的问题是,时代的发展和人口的新老交替会影响这类共识。
俗话说就是掀桌子。
上一代人觉得再牛逼的东西下一代直接没人玩了。
随着时代滚滚向前,加上一代代人生命的终结,
一代共识如果不经过继续强化,最后的状况往往就是一个逐步凋亡的有价无市的“共识”圈子。
我小时候印象比较深刻的,80后应该都有记忆。
这类共识有邮票、纪念币,当年也有值一套房子的邮票。
现在依然稀缺,但是很可惜邮票已经成为历史了。
这个牌桌已经被下一代人掀了。
BTC作为币圈影响力最大的IP,有相当大的共识,也有其稀缺性和想象空间。
但他最大的风险是所有的价值,只建立在“认可与信仰”。
这个认可和信仰甚至并不纯粹,因为这种认可和信仰归根到底是持有人的“保值/升值”获利预期。
而且今年才谈BTC的信仰,有些迟了。
它最近看起来涨了那么多,你再持有的风险比那群十年前真正的先驱“信仰者”高了N个数量级。
在目前看来,它可以成为一部分有钱人做风险对冲的工具。
但是普通人押上大部分身家,还要说是信仰而不是投机,就有点自欺欺人了。
有人的地方,才有价值。技术本身没有价值,价值存在于消费者心中。
IP这种东西,当关注他的人越来越少,声势越来越小,价值就越来越低。
本帖最后由 大豆腐 于 21-4-22 16:35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