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第一次放上较完整用sawstudio混的waves教程里的"CALL ON ME"

( 98 )
 
[收藏]
-  第 5 页  -

218
#61 06-6-1 15:47
支持himhui兄弟,
力度好,声场到位,人声较明显
在我这里整体高频稍稍强了(ns-10m studio):)

#62 06-6-1 16: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3670
#63 06-6-1 16:28
原帖由 lynn 于 2006-6-1 15:47 发表
支持himhui兄弟,
力度好,声场到位,人声较明显
在我这里整体高频稍稍强了(ns-10m studio):)


對啊, 在ns10的高頻是稍為特出的。

13670
#64 06-6-1 16:29
原帖由 lei 于 2006-6-1 16:24 发表


InspectorXL原来一直就有K-SYSTEM模式......HIMHUI哥和YING有空时得好好讲解讲解!
响度问题应该令很多人感到迷惑吧.


等等.....快了...

4632
#65 06-6-1 16:49
把武林秘籍第一页总纲贴出来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632
#66 06-6-1 16:53
比喻如果你用K-14的时候,RMS高于+4dB,那么你要看看是响度过大了

[ 本帖最后由 Ying 于 2006-6-1 17:24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67 06-6-1 16: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281
#68 06-6-1 20:31
OK~~现在我这个电脑用的设备上听,耳机听上去好像人声稍窄,用现在这个HIFI音箱听,SNARE鼓有"筒筒"的金属声,不过整体还是非常之好,我肯定弄不出这样估计.

回头我拿到那边较好的系统上听听再回来~

谢谢himhui版主分享

98
#69 06-6-1 20:50
我觉得人声在某些地方有"压"的感觉(特别是在高潮时),后来我刻成了CD在家用音响听,感觉鼓组和人声的声像太近了,有时那军鼓和人声"打架"似的;听起来两边疏中间密,但开头那些做得很不错,干净清澈,我喜欢

13670
#70 06-6-1 21:13
原帖由 mhmus 于 2006-6-1 20:50 发表
我觉得人声在某些地方有"压"的感觉(特别是在高潮时),后来我刻成了CD在家用音响听,感觉鼓组和人声的声像太近了,有时那军鼓和人声"打架"似的;听起来两边疏中间密,但开头那些做得很不错,干净清澈 ...


謝謝MHMUS兄, 你說的情況有點像在MONO下情況下收聽, 我也檢查一下。

13670
#71 06-6-1 21:42
原帖由 音欲 于 2006-6-1 20:31 发表
OK~~现在我这个电脑用的设备上听,耳机听上去好像人声稍窄,用现在这个HIFI音箱听,SNARE鼓有"筒筒"的金属声,不过整体还是非常之好,我肯定弄不出这样估计.

回头我拿到那边较好的系统上听听再回来~

谢 ...


多謝音欲兄的意見, 累積了大家的觀點, 小弟獲益良多, 感激!!!

[ 本帖最后由 himhui 于 2006-6-1 21:45 编辑 ]

178
#72 06-6-2 16:00

Himhui兄台:有水平!

除了大家的意见外,提一点我的拙见:伴唱部分控制得有点过了!(个人观点)

178
#73 06-6-2 16:03

Himhui兄台:有水平!

除了大家的意见外,提一点我的拙见:伴唱部分控制得有点过了!(个人观点)

13670
#74 06-6-2 16:24
原帖由 Andrew 于 2006-6-2 16:03 发表
除了大家的意见外,提一点我的拙见:伴唱部分控制得有点过了!(个人观点)


好好, 要改、要改

231
#75 06-6-3 12:26
感觉人声有一点薄和窄,像漂在乐队上方,没有融到乐队中去,让人声再贴面一点可能会好一些,另外人声的混响声像给宽一点可能会解决人声窄的问题,许多国外作品的人声混响都是很宽的,人声听起来融合度好,饱满。
乐队高潮时在声场两边哗啦哗啦响的东西叫不出名字呵呵,个人感觉有点太明显,不过不知道和我的T6A听感有没有关系。
BASS个人认为也应该再厚一些,现在感觉像横在中间(有点不恰当呵呵),可能再饱满一些再靠后一点会好些。
以上问题要参考T6A音箱特性,由于T6A低频软,所以KICK DRUM无法评价。所有建议只是我一时想到的,有没有用只能试过才知道。SAW的解析度和声场宽度确实与众不同,但是和NU比起来会有一点薄(不过NU只是播放PROJECT的时候厚,真正MIXDOWN之后就变薄了,个人感觉STEINBERG像搞了个骗局哈哈)。

关于K-SYS的问题,我没有仔细看过K-SYS的资料,仅仅看了一下YING给的介绍,有几点疑问:0dB always equals 83 dBC SPL with pink noise on each K/RMS....这句话应该是说K/RMS SYS表的“0”点是用声级计以C计权测量粉红噪声为83dB后确定的,但是声压级是与距离有关的,这个距离是什么?有没有相关的参数?还有就是K-20表是专用于大动态节目制作的,83+20HD=103dB SPL这样的动态范围对于古典音乐来说是完全可以达到的,要注意K-SYS表是可以过“0”的(从现有我所知概念上来看,这种表是在数字电平、人耳听觉特性和声压级三者间建立了联系,应该作为参考表使用,我不建议一直用这种表混音,而是在最后一步对输出电平进行修正时使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