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说两句,之所以会有学院派,是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并整理编著成为可以传递给后人的书籍。那么前人的经验从何而来?是从生活而来。
不同的宗教、政治、经济背景,形成了不同的需求,前人们通过耳朵和人们的反应,寻找出适用于某个时空位的音乐风格,这其中包含了大量值得后人学习和探究的内容。于是某些内容就形成了特定的体系,目的是为了阐述他的规律,并让后人能够掌握。比如和声。
世界每天都在变,更加能够反映当前时空位的风格,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和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藏中所形容的风格差异越来越大。最终产生新的风格。这是自然规律。
那么不妨试试让自己定位于那些抛头颅洒热血,勇于开拓的前人们的角度,音乐就是发现美,记录、传播、形成体系。
若干年后,学院派的教材中也许会加入FGFG的应用内容(或许各类金属风格的怪异走向也会有吧),告诉大家,这是一种可以带给你特定感觉的进行,是索伯斯宾的体系所否认的一个进行方式,并告诉大家,否定是阶段性的,寻找美的渴望才是永恒的。
总结一下,开放进取,求同存异,养好自己那对发现美的耳朵,扔掉那些历史问题带来的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