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一个--禁用平行五、八度规则的由来 大约在11世纪到13世纪复调音乐的萌动期,人们认为只有同度、纯五度和纯八度才是真正的协和音程,也只有它们才可以用在终止或其它音乐结构的支点上,所以在奥尔加农(Crganum,中世纪一种在素歌下方或上方附加平行声部的作曲法)和康杜克图斯(Conductus,12、13世纪一种单声部或多声部的拉丁文格律歌曲)风格的作品中平行五度是很普通的。提出禁用平行五、八度的第一位音乐理论家是13、14世纪之交活跃在法国巴黎的约翰内斯·德·格罗凯奥(Johannes de Grocheo)。然而,在1400年以后的三声部写作中,人们仍然经常使用平行五、八度,即使到了16世纪,平行五、八度在通俗的主调合唱曲中仍屡见不鲜。
实际上,在严格对位中禁用平行五、八度的传统是在文艺复兴的成熟期才逐渐形成的,并且一直沿袭到19世纪晚期。
传统和声学教本一贯严格禁用平行五、八度。
理论家认为,平行八度以非艺术的手段重复另一声部,从而使该声部不复存在,破坏了织体的平衡,故应禁用;平行五度虽未使两个声部合二而一,但却会使调性不明,故亦应禁用。
当代理论家认为,禁用平行五、八度主要是基于审美的原因。纯五度是唯一能够明确表示三和弦根音的音程,其性质独特,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运动的抑制力,连续使用两个纯五度会使其空洞的音响和抑制力更为强调,故应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