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Cubase / Nuendo

不定期Cubase sx相关讨论。

( 182 )
 
[收藏]
-  第 5 页  -

3618
#61 03-1-14 19:45
咳~~~~
同命相连呀~~~~
我也去不成了,有活儿要做呀~~~~惨~~~:o

1134
#62 03-1-15 09:55
哈哈~~~~~~做完了再去也好啊。拿笔钞票先~~~~~

10
#63 03-1-20 11:59
痛苦便是人生呀~~~~~

努力~~~~~~奋斗~~~~~:p

3618
#64 03-1-20 12:52
最初由 淡獭 发布
[B]痛苦便是人生呀~~~~~

努力~~~~~~奋斗~~~~~:p [/B]


呵呵~~~
小小年纪发什么感慨呀???~~~~~哈哈哈~~~~~:p :p :p

3618
#65 03-1-22 15:55

在cubase sx中“片段操作”概念的重要论述~~~~ (中篇)

大病初愈,快过年了,先给大家拜个早年!!!然后我们继续革命!呵呵~~~
这一节我们暂且放下pool的微操作应用(后面还有很多相关内容,会继续大篇幅的进行讲解),可以先换个思路,从另一个与“regions”的运用关系最为紧密的侧面谈起:"Recording audio in cycle mode”中“regions”的应用。
其实从跟本上讲,有关录音这一块是非常重要且关键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此处所提到的“Recording audio in cycle mode”是为了从侧面更好的了解“regions”的实质运用,所以为了不至于把范围扩太大(尽管实际上所含盖的领域和范围是非常广阔和息息相关的),在叙述中我只会围绕有关“regions”的操作进行讲解(就象是在我们深入了解Key editor时所提到的"step"录音模式一样)。因为对于我自己的观点而言,在象Cubase sx这样的软件中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独立运行或操作的程序应用,每一步操作都是和其他程序及设置互相协作,而实际上讲解一个软件是可以从任意一个点切入,进行展开,及相中和的整体归纳分析的。而仅仅只是讲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很显然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而更甚至于仅仅只是了解了某个软件的某项功能就沾沾自喜也很显然是不够好的学习状态~~~。(当然因人而异,我实际上是在说那个以前的"smr",也就是我自己了~~~呵呵~~~)这实际上是很矛盾的,就是当你使用软件时是以一种全方位把握且胸有成竹的情形来做手边的活儿,而在你讲解一个软件的用法的时候就又不得不从基本操作或“点,线,面”的方式来进行眼下的叙述。所以总的来说,我就需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逐个剖析,连成一气。(希望以上所述能让大家了解我的讲习思路并理解我的做法~~~~)
我首先来说一下这一节为什么要以Recording audio in cycle mode讲起。因为我们都知道,作为使用象Cubase sx这样的录音编辑软件,你会时时刻刻都跟一大对文件打交道,无论是声音或是其他的什么应用文件,他们都可以说是我们在工作进程中所必须的“数据资料存储信息”(或可称为“素材关联”),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实际上都可以看成是把它们有机且具条理性的组织起来,构成我们所谓的“(虚拟)工程”。我很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我所涉及的这个层面问题,因为现在大多数软件的设计构想就是以此思路为指导进行展开的。象cubase sx这样的软件更是强调其所反映出的条理性和精巧性。而我们一直所强调的"pool"就正是这一指导思想下具体化的部分成果反映。所以作为其包含的更为细致的“regions”管理方面,"Recording audio in cycle mode”这一特殊的数据输入形式就显得尤为突出和极具针对性了。并且因其在录音应用领域里的重要性及作为一种必要的录音方式而存在,我就有必要先从这一点切入,最终与整个软件容为一体,一气呵成。
由于“Recording audio in cycle mode”下对于数据输入方式及其管理的特殊性,我们还得先从"Recording audio in cycle mode”本身的操作意义着手。"Recording audio in cycle mode”的作用我想不必多讲,我们的重点暂时不在这里,就一笔带过吧:它是在你所不能确定录音结果或是即兴录音择优选取时的常用手段(包括midi&audio,但在实际运用中会有各自特别的用途和使用方法),能应付各种特殊的情况,甚至进行片段采样(以后会进行详细解析),想必大家都已经常用到过的。这里我们想谈的是其在Audio上的数据片段操作。首先要了解的是在"Recording audio in cycle mode”中有三种数据(即素材)输入形式(象这样的安排在cubase sx中随处可见,比如象snap的几种标准选择模式)。一般来讲,在projact窗口音轨里录制音频是以event的形式来记录的,这也是我们所熟知的一种音频素材属性显示方式。而由于"Recording audio in cycle mode”的特殊作用,针对这一性质,cubase sx也就做了相关的功能设计。即为了使"Recording audio in cycle mode”功能在我们的工作中能得以高效且明晰的运用,也为了使以后的数据编辑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展开,在Preferences(优先设置选项)里的Audio栏里对此进行了三种素材录制显示形式的选项设置(其实个人觉得,对其的优先设定还少了一个很必要的设置,就是应该针对cycle的次数添加一个预先设定选项,以便精确所录制的素材长度和cycle次数。因为实际上你唯一能够使"Recording audio in cycle mode”停止的方法就是按停止键或是把cycle键点灭,这样做的缺点就是你无法找到正确的停止点,总是会在最后一次cycle录音或take后多出一部分,因为每个被设定为take的片段都必须是完整的cycle。当然再某些情况下,这样也有他的好处。就是当你是以所路制的部分作为一段旋律的结束,而录音是以线性方式进行的,且cycle的右标记不是卡得太死,你就能以一种自由的方式结束录音,多出的部分将以供记录你的即兴结尾,会很自然。并且通过所设定的"Recording audio in cycle mode”方式,你还能方便地编排整个录制结果,而多录的部分将和其他固定内容的cycle片段很好的结合起来,成为一段完美的录音。)。首先来看event,我们必须明白的是,在一次性录音中电脑只可能记录下一个数据文件。然而在"Recording audio in cycle mode"下的数据显示方式有可能是许多段"event"“覆盖”在一起,而各自的名字也都不一。其玄机就在于被记录下的声音文件在cubase sx中被重新分割显示了(可以想象,如果没有"Recording audio in cycle mode”而要达到"Recording audio in cycle mode”的效果将会很麻烦,大个比方,你实际上是在跟着伴奏练琴,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你想弹好的段落,直到爽够为止(如果是选择的overwite)。而cubase sx则是把这一过程整个记录下来成为一个声音文件,并自动预先在每次重复的位置卡好相应的段落以便回放选取。换句话说就是以此方法把本来很烦琐的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且高效)。这是cubase sx里"Recording audio in cycle mode”下的文件操作安排的巧妙之处。(这个过程等同于把一整条记录下来的“素材”用剪刀剪了再按位置重叠安置好并分别以有序的名称加以区分)为了对每次循环所录制的片段显示加以区分,在每个划分片段上都会有标有易于辩识的名字,而为了跟前面所讲的“共享处理”片段的名字显示方式不会搞混淆(两种意义相反的名字区分,前者是“并连”,后者是“串连”),cubase sx使用了不同的名称区分方式:就是对同一clip的不同片段划分加以"Take +数字"的段落标签。而由于每条音轨同以时间只回放一条声音信息的特性,所有叠加在一起的cycle片段一次只能回放一个(以所显示的波形为对象),而他们的录放叠加顺序就是倒过来的,即第一次cycle录的在最底层,最后一次cycle录的在最表层,也就是所能回放的那层。这里我们便涉及到一个重要的方面,其实也就是跟我们在前面所讲的““hitpoints”的实际运用”里的第五节所关连的“lanes”,"part","event"层的应用。在这里我们就可以把所有与之连系的方面都串起来进行局部和整体的分析了。我早已说过,cubase sx实际上能提供给你的是一个开放性极强且手段丰富和相关相容的整体操作平台。他几乎能够应付任何必要及特殊的情况,而给你的解决手段决非单一且相互之间结构严谨,共通性,协作性非常好。即使象在以上所述的"Recording audio in cycle mode”这一特殊模式下的各片段状态的属性及其编辑也是能以通常方式进行相关的操作,跟其他常用操作容为一体,即方便又可靠。除了"Recording audio in cycle mode”文件结构的特殊显示和运用方式的性质外,所有可操作属性跟常规操作别无二至。因而其解决手段也是多样性的。通常情况下,"Recording audio in cycle mode”片段都能以所提到过的在projact窗口使用"To Front"命令操作来筛选你所认为最好的片段,这也是一种最为直接有效的筛选最佳录音的操作方式(并且对于任何情形下的片段筛选都是很实用的基本操作方式)。当然我们如果有必要还可以运用在projact窗口所提供的各类编辑工具进行更仔细的筛选,一个快速直接的做法就是用“剪刀”工具把每个"take"的各个部分剪开(这里的“剪刀”每次split的是针对所有叠加在一起的素材片段,而得到的结果是每个部分都是所对应的"take"的分离共享事件片段),然后再使用"To Front"进行每次"Recording audio in cycle mode”片段的部分筛选。其实还有一种更为快捷和有效的操作方式,也就是上面提到的第五节所关连的“lanes”,"part","event"层的应用,我们可以根据工作所需,直接在"part editor"里进行编排,筛选建立一个完美的"take"。就象我们在那一节中所讲述到的方法和概念一样,"Recording audio in cycle mode”片段的部分筛选将在这一编辑模式中得到精细完善的处理。我们将在后面详细了解其整个操作理念过程。
我们现在来看看设置录制为“Regions”的情形:其实这跟"event"的大部分情况是相同的,但有所不同的是他会把每一个"Recording audio in cycle mode”片段作为“Regions”记录下来,这样在pool里我们就会看见一个单独的声音文件里包含了数个以每一个"Recording audio in cycle mode”片段作为一个此声音文件中的“Regions”的“Regions”树形结构表。由于“Regions”微操作的特别地位,使得这一看似简单,其实用意深远的功能选项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和用途.为了彻底了解我们开篇以来的对于"pool","各种Editor",以及尤其是"Recording audio in cycle mode”这种方式的“片段微操作概念”的用途和意义,解开整个软件的“离散与整合”操作理念之迷,我们还得首先回到“Regions”本身的应用价值上来讲解。我之所以到现在才开始正面讲述“Regions”,是希望让大家能够通过以上两篇的大量侧面解析来对“片段微操作概念”有一个较深入的了解,而接下来的“Regions”则是最为重要的也是在其中很特殊和最基本的片段元素,如果我们没有任何实际应用的例子或是作为媒介的材料分析,我想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或是不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因此,由于整个“微操作”概念是整个贯穿Cubase sx的制作始终的,而通过前面两大篇相关实例讲解的前期准备,我相信接下来的工作就不会太麻烦,应该是条理清晰,思路明确,顺理成章的事了。首先我们知道“Regions”是包含在“event”里的素材单位,他源自于所处的“event”本身,含有“event”的片段内容信息,并且自身也有一套完整的状态属性。在pool中就能直接访问它们,由此我们可以看出“Regions”是一种既统一于event之中,又有着自身相对独立性的素材编辑属性模式。其实可以说它是无出不在的,无论你是在“projact”窗口,“sampler editor”或是在“part editor”都能见到这一编辑模式的存在。或者换句话说,在任何可编辑状态下,你都能轻松地运用“Regions”这一编辑手段来直接对眼前的数据进行“Regions”化处理编辑。以此达到各种操作目的,适应制作的需要。就象我们第一篇所一直说过的,“Regions”的主要用途是在"Recording audio in cycle mode”里用.而我们也会经常使用一种在projact窗口里拼接各种不同的“Regions”片段组合来完成最终所想要的理想效果.常用的方式是从pool或sampler editor里萃取“Regions”拖拉到projact窗口音轨里形成新的音频“event”.而通常情况下,我们大部分的“Regions”处理工作都是在sampler editor里完成的,而sampler editor窗口及其各种适用的功能也同样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能高效工作的平台以便我们精确快捷地完成对每个音频"event"内的“Regions”编辑处理.这里我想又一次表明的是:“Regions”微操作实际上可分为两个步大的方面,一个是对“Regions”的创建,筛选和编辑.另一个是对“Regions”的运用.大个比方,“Regions”就象是汽车,sampler editor就象是生产汽车的大工厂流水线,projact窗口就象是汽车出厂前的试跑场地,一条条的车轨(音轨)历历在目,而pool就成为一个巨型汽车仓库,存放所有的汽车,无论是在制造期间的,还是已经造好的,或是正在试跑场上飞驰的,更或甚是在试跑场上不过过关即将被拖回原厂修理的以及怎么都修不好即将报废的汽车,最后part editor更象是汽车进入试跑场地前的检测站,筛选哪些汽车是合格的,而又以怎样的方式进入试跑场地,或是车子需要小修加油换胎的场所,可以说他是一个特殊的中转站,让一些个有问题的车子有临时解决问题的地方,它实际上是一种多元化操作的平台,既有着与"pool","sampler editor","projact"相同性质的支配作用,又有其相对独立性的用途和与其它三个相联系,互动性的特质.通过我上述的形象比喻,我想大家现在对一整套“Regions”相关的微操作系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从另一个实际运用领域的角度来讲,“Regions”也可以说是一种萃取手段,而它所扮演的角色也是带有重新安排,再组合,再应用素材的特色,这种机能使它同样具有离散聚合因子在其中。再打个比方:实际上我们知道,要想在车赛中使所生产的汽车性能卓越,功效一流,我们必须得把好生产这一关。这也就包括了一整流水线系统(即“Regions”的编辑,处理,再编辑和再处理过程,)。而我们也知道,一部好的汽车必须得由好的零部件组成,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所拥有的大量素材里通过“萃取”方式来联合所有我们想要的重要零部件进行再整合,再创造。由此搭建起一部好车。当然这个过程会是具反复性,并且这个过程是在不断的“造车--赛车--修车”这样的循环中得到完善的(下一章我们就将直接深入“Regions”应用的各个层面,进行地毯式大扫荡)。再回到设置录制为“Regions”的情形,包括“Events + Regions”在内的选项设置。我们就不难理解在这种"Recording audio in cycle mode”录音模式中的“Regions”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在自动创造出“Regions”的情形下,我们所可以做的编辑筛选工作就不仅仅只是为"Recording audio in cycle mode”的特殊意义来服务的了。“Regions”的参与使可适用性范围大大加强。在保留"Recording audio in cycle mode”录音结果的性质和所有相关功能的同时,我们能够获得更多层面的微操作运用。这两种模式其实是会经常用到的,由于“Regions”应用的灵活性,我们可以把它们(指在"Recording audio in cycle mode”里,设置录制为“Regions”的情形,包括“Events + Regions”在内的选项设置)看成是“素材积累”或是“素材归档”。而不仅仅只是为了在"Recording audio in cycle mode”这一模式下把所空缺的录音补录完整。如前所述,为了使“Regions”在各方面的应用(包括循环录音方面的应用)得以深化,下一章我们就将直接深入“Regions”应用的各个层面,进行地毯式大扫荡。逐渐把整套“Regions”微操作理念贯彻到实际运用当中。当然,我们后面还会更实际深入地对本章所讲的"Recording audio in cycle mode”里的“Regions”应用作一个最后了断。将会有大量的实际例子来以供证明和探讨。

138
#66 03-1-22 22:44

辛苦啦!

谢谢……

1487
#67 03-1-23 01:12
身体要紧

3618
#68 03-1-23 01:16
呵呵~~~
多谢大家关心!~~~
我最担心的还是电脑,思考,论坛,音频,音乐....

呵呵,有点象工作狂~~~~:D :p

1487
#69 03-1-23 01:20
没办法,这些都不是保姆能做的工作啊

3618
#70 03-1-23 01:22
哈哈哈~~~~
回得真快~~~
弦儿能理解我,真的很感谢!!!

;) :p :p

1487
#71 03-1-23 01:33
:p 每日少量饮酒促进血液循环,做东西也有灵感```````

3618
#72 03-1-23 01:42
天!!!~~~~

找到知己了!!!

同感同感啊!!!!!!!!!:D :D :D :D

1134
#73 03-1-23 14:07
还是不能戒酒啊老付。呵呵~~~~~~~~~就象俺戒不下来烟一样:D

1134
#74 03-1-23 14:09
保姆???不会是说我吧?哎~~~反正我一到武汉就是保姆加保镖。

1487
#75 03-1-23 14:41
保姆加保镖?
你就是威震江湖的龙二!?````````如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