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多数是从逻辑角度讨论的这个事儿,集思广益,看后很有收获!!!~
如#54楼所说“人的最大声压110,振膜话筒一般120左右”,所以在正常拾音情况下,没必要考虑话筒信号过载!~
============================================================
但我想从硬件本身的【品质】角度补充一下!!~
【信噪比】是衡量音频设备的【基础的、重要的硬指标】!!~
有段时间大河和1911都在手,那时还不明白硬件染色啥的一些较高级的事儿!~只是单纯的对比了两个话放的【底噪】~
推同一支话筒,1911增益旋钮开到快到“12点位置”底噪就无法接受了,而大河开到头儿了底噪也比1911【快到“12点位置”】低!!~
这也是两个话放价格相差近十倍的原因之一!!~
逻辑上:
如果【硬件品质】不好,信噪比不高~无论前期、后期串入压缩,结果都会是放大设备的本地噪声!!~
当然,蒋老师说的【经典老设备】信噪比问题,已经给出了详细的平衡、和取舍建议!~
如果非要抛开【不同档次的设备声音特点和染色】来说这个问题,那就只剩下动态控制了!~
但事实却是【不同档次的设备(话放、压缩甚至包括EQ)】对动态的影响也不一样!!!!!~
所以进而会影响到我们采样录音的品质!!~
=============================================================
音频设备,涉及到的问题方方面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从来都不是一个单纯的问题!!~
在现代音频行业,压缩器无疑是必用设备!!~在使用上个人比较倾向蒋老师说的“前期录音预压缩,留一定空间后期调整到位”的方式!!~但基础一定是【确保硬件品质】,在此基础上再谈设备组合的合理性!!~
=============================================================
另外看帖过程中,发现坛友说“用压缩提高信噪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压缩如果工作,只能降低信噪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