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原帖由
小崔 于 2008-1-7 17:24 发表
![]()
“音乐学院教复调的那些老学究,可能复调规则真的很精通”
不见得精通。快失传了。(包括国外复调教授写的东西我也看了. ) 但是要跟很多老师学,谦虚多拜师,一人学一些,还是能综合不少东西的。
懂得技巧,与能写,是两码事。 写复调需要建筑结构般的空间想象力,对复调造型结构如何才是“巧妙”的鉴赏力。
建筑造型巧妙而又不违背力学原理,本身需要想象力等较高的智力。
富贵险中求的道理一样,有的造型或和声看上去很大胆,但仔细分析却正确无误,这样可能会是好东西。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所以还要多写,写的作品很多和丰富的话,被人选择范围就大了:有人喜欢这个,有人不喜欢这个但可能喜欢那个。
东方艺术和“掉渣饼”一样,难以质量控制;在连锁店的一家吃着好,换一家就不行了;但西方的肯德基懂得质量控制,你可以不喜欢,但只要喜欢,可以保证在全球任何店吃到一样的口味。这就是质量控制的理性确定性。阿炳不能保证再作出〈二泉映月〉,李宗盛不能保证再作出好歌。但巴赫的质量控制可以保证每次作出质量合格的东西,形成了可传承、可教学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