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被误解的音频 之 2-00 模拟处理器音质比 DSP 高

( 381 )
 
[收藏]
-  第 7 页  -

2182
#91 15-1-21 21:50

回复 avis 在 #33 的 pid=4376418 的贴子

所以说过模拟Summing并不是提高音质,而是增加音染,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音染在一定限度内是讨好耳朵的,不知道我这样认为对不对。(我以前在北京的老师家里学习音乐制作的时候用过Neve的8816Summing,和ProtoolsHD直出的音频比较过,确实这种音染讨好耳朵)

6322
#92 15-1-21 21:53
15年前可以说数字化是大势所趋,当前数字化已经不是大势所趋,因为已经完全进入数字化了。所以大家可以充分想象一下将来,一定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因为极少人能想象到。
观众反应
:您是明白人

6322
#93 15-1-21 21:54

回复 慕容雨轩 在 #53 的 pid=4377124 的贴子

不是设备的原因,是人的原因。央视的音像制作设备是世界顶级的,为什么他们那么屎呢?

2182
#94 15-1-21 21:55

回复 光照心中 在 #49 的 pid=4376953 的贴子

这个问题的确值得思考

13872
#95 15-1-21 21:59
希望以后数字插件能更好做出人所需要的粗节就好了
观众反应
:现在其实已经有一些了,关键是要会用。

2182
#96 15-1-21 21:59

回复 慕容雨轩 在 #53 的 pid=4377124 的贴子

这个问题很犀利!关键看使用者的水平!

365
#97 15-1-21 22:34
其实有关模拟和数字的话题从未停止,人们总是在追求和发明着更加先进又美好的东西!如果纯数字已经完全取代了模拟,那我们就不会时不时的听见人们抱怨:数字音乐冰冷,没有活力====!尽管现在已经达到了64位处理和192khz采样,但还是不够!我想等到有一天电脑技术的发展,daw和插件的处理精度能达到256bit和384khz或者更高,或许模拟硬件就真的被淘汰了!但是因为我们是人,音乐应当充满人性化,那就是有很多随性和不精确的地方!比如人唱歌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把音高唱准,乐队的弹奏不可能节奏和情绪永远一个样=====!因此就算电脑和数字技术突飞猛进,数字音频要面临的人性化问题依然是个难题!而模拟的不精准和失真恰好和人性化的一面有诸多相同的东西!我们做鼓节奏的时候为了听起来更像真人演奏而要去做更多的人性化操作是为什么?           数字音频的诞生降低了音乐制作的门槛,而大量的各种水平的音乐的涌现又磨损着大众的耳朵,致使人们失去了对好的音乐制作的渴望!---人们每天都奔波于房贷车贷的洪流中---人们已经来不及喘口气静下心去倾听好的唱片!
           另外楼主可否大量听过8、9十年代经典的唱片,你用你的纯软件可以达到?反正我是无法达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算你混音技术第一,但是你用的平台第二就让你注定比不过人家!我觉得不管是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国家,都要善于去发现别的事物的优点,能为其所用才是高明!如果数字真像你说的那样美好,模拟硬件就应该立即绝迹!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
           还有你吐吧上各种硬件的评测音视频都有,很方便对比!我不会去听谁的鼓吹,我只相信自己的耳朵!实践才能出真知!另外大家都知道从古至今有些学说原本就是脱离实际的!只有你真正用了很多高端的硬件设备后你也许就会意识到问题所在!如果十个大师用硬件设备装逼可以理解,但是全球的大部分大师都用模拟硬件装逼那就绝非装逼!

[ 本帖最后由 cgxhyy 于 15-1-21 22:44 编辑 ]
观众反应

13872
#98 15-1-21 23:04

回复 avis 在 #52 的 pid=4377104 的贴子

对于最后一句,楼主推荐一些比模拟设备音质更好的数字设备吧

1048
#99 15-1-21 23:54
原帖 由 慕容雨轩 于 15-1-21 21:25 发表
楼主对录音和音频领域的一些问题,有自己的想法,是值得鼓励的,但是专业知识方面,
我觉得还是要多花点时间来进行学习。在录音系统或者回放系统里,有独立存在的数字
信号么?话筒的内部电路,音箱的内部电路,难道都是纯粹的数字信号么?


请注意本帖正文所讨论的全部是模拟信号处理而并不是模拟信号。请注意甄别。

原帖 由 慕容雨轩 于 15-1-21 21:25 发表
就录音系统来说,不管是从声波粒子的物理振动,还是电路信号里电子的定向振动,有
谁敢说其运动周期、振幅、频率是每个粒子都百分百准确的呢?


正因为不准确,所以模拟信号在处理中不准确叠加不准确,其结果必然更加不准确。

原帖 由 慕容雨轩 于 15-1-21 21:25 发表
所以不管是AD还是DA的信号链接里,真正传导作用的还是电子,决定失真程度的,还
是电路本身的失真程度。


数字化原理不认同你的观点,决定失真的还有拾音器的外形,网罩声学属性与振膜或其
它震动感知器的物理特性。


原帖 由 慕容雨轩 于 15-1-21 21:25 发表
所谓的数字信号系统是把模拟电路的电信号,通过特定的符合计算机运算规则(二进制)
的数字代码的编码系统,其本身并不能取代模拟电路本身,


正确,但是我从来都没有说过数字代码要取代模拟电路本身。

原帖 由 慕容雨轩 于 15-1-21 21:25 发表
只是把模拟电路信号系统变成可以通过计算机运算的数字代码系统,整个数字信号的代码
系统只是个高速运转的中转站而已。所以并不存在什么所谓的数字信号比模拟信号更准确
的问题。


正确,我也并没有声称数字信号比模拟信号更准确,只是数字信号的处理能做到比模拟信
号处理更为准确。事实上,数字信号处理可以做到数学上的绝对准确,而模拟做到较高的
相对准确度都非常困难。

原帖 由 慕容雨轩 于 15-1-21 21:25 发表
当计算机电路不稳定的时候,计算机系统硬件资源不够的时候,数字信号出现错误的问题
的机率更大。


错误。事实上,计算机电路不稳的几率比模拟设备小若干量级。计算机系统硬件资源不够的
时候。数字信号的处理速度会放慢,使其无法做到较低的延迟。但数学的绝对精度不受影
响。显然数字集成电路原理中的关键内容被你漏过了。

原帖 由 慕容雨轩 于 15-1-21 21:25 发表
就电路本身来说,肯定是模拟电路的电路失真比集成电路要小的多,


错误。水果比苹果好吃吗?显然这讲不通。有些集成电路本来就是模拟电路。而你说得好
像集成电路与模拟电路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电路,而且此文的主题不是集成电路与模拟电路,
而是数字信号处理与模拟信号处理。

原帖 由 慕容雨轩 于 15-1-21 21:25 发表
而DSP效果器之所以会给我们的感觉要比模拟电路精度更高,并不是说其所用的集成电路
失真比模拟电路小,


错误。集成电路的失真与信号失真是两码事。

原帖 由 慕容雨轩 于 15-1-21 21:25 发表
而是因为集成电路的关系,其电路信号的复杂程度要远远高于模拟电
路本身(同样的电路板面积前提下),


恰恰相反。数字集成电路的信号极为简单,除了脉冲还是脉冲。

原帖 由 慕容雨轩 于 15-1-21 21:25 发表
而导致其运算能力看起来要远远大于模拟效果器。


事实上,大部分模拟效果器都没有任何运算能力。

原帖 由 慕容雨轩 于 15-1-21 21:25 发表
有谁会认为几百块的集成电路板的声卡的音质会比几万块的模拟电路的声卡要好?


你这个问题本来就有问题,用几百块与几万块比。你的节操在哪里?亲?有谁会认为才出
生的施瓦辛格力量会比普通的健身教练大?难道这就能证明施瓦辛格比不上普通健身教练?

原帖 由 慕容雨轩 于 15-1-21 21:25 发表
国外唱片的音质之所以远高于国内的出版级唱片,主要不就是因为是纯硬件缩混的关系吗?


首先国外是个很广的概念,孟加拉、索马里也是国外。不要把国外一概而论,中国在绝大
部分领域处于国际中上水平。如果你说的国外是欧美,那么欧美的唱片很多在音质上远远
低于中国。请不要继续一概而论。就算人家有音质更好或听起来更有音乐感的唱片,也不
是因为人家都使用了硬件效果器。把你丢到人家纯硬件的录音室你照样弄不出来人家的效
果。所以不要在外部找原因,是混音经验、理念,逻辑等的差距及国人崇洋媚外的思想在
其中起主导作用。

原帖 由 慕容雨轩 于 15-1-21 21:25 发表
要是DAW的软件调音台比硬件模拟台音质更好的话,还有谁会花上百万来买模拟调音台呢?


难道调音台的唯一优势就是音质更好?这样的论调是你对调音台存在价值的终极藐视。

[ 本帖最后由 avis 于 15-1-21 23:58 编辑 ]

493
#100 15-1-22 00:11
哎,有人喜欢精确度,有人喜欢模拟味,看到这个帖子总是南辕北辙,对阵双方都没在一个频道,闹心
就好比,我喜欢吃面,你喜欢吃饭,怎么办,到底要不要把面好还是饭好一定争个面红耳赤?
也许若干年后大家都喜欢只吃面了,也可能都喜欢只吃饭了,也可能面饭都还在。
所以建议别再比较,而是各自深入点讨论面的优秀之处有哪些,饭到底有多么好吃,这样更容易发人深省嘛
何必一定要对方同意自己的观点呢,或者一定要列举各种事例、类比来说对方错呢。
建议多说说自己具体有多么的对,对在什么地方更好,深入点客观点,以前那个com什么君哪儿去了,他说的挺好的
观众反应
:天戈又在打酱油了。

1048
#101 15-1-22 00:12

回复 avis 在 #47 的 pid=4376937 的贴子

天戈,你娃应该是南方人,四川?重庆?贵!粥?

1048
#102 15-1-22 00:14
原帖甜蘑蘑 于 15-1-21 17:23 发表
看了大家的讨论想说点什么不知道怎么说。。
然后发现35楼把俺想说的话全说了hhhhhhh
楼主这贴让俺想起个以前的贴 http://www.midifan.com/modulenews-detailview-15279.htm
支持楼主的猛烈吐槽!支持楼主把文章写下去!



哈哈,这位老兄比我还激进。纯 ITB 还拿格兰美奖。让那些 OTB 的老鸟情何以堪呢?

1048
#103 15-1-22 00:59
原帖cgxhyy 于 15-1-21 12:39 发表
楼主既然对数字音频很有研究,那你应该清楚数字音频在处理或者转换过程中同样存在失真!

是的。不过模拟音频在处理或者转换过程中也同样存在失真。


原帖cgxhyy 于 15-1-21 12:39 发表
而数字音频的失真带来的恰好是声音的浑浊和毛刺!

是的。但模拟音频的失真也可带来浑浊与毛刺。



原帖cgxhyy 于 15-1-21 12:39 发表
其实任何形式转换来的声音包括图像都有失真都不能百分之百还原现实中的声音和图像!

是的。



原帖cgxhyy 于 15-1-21 12:39 发表
模拟音频和数字音频只是人们用来还原现实声音的一种手段,
如果要对比那就要用这两个领域最顶级的设备来对比评测才正确!

是的。



原帖cgxhyy 于 15-1-21 12:39 发表
现在科技在发展,模拟设备的信噪比已经比以往年代有大幅提高!

是的。



原帖cgxhyy 于 15-1-21 12:39 发表
前几天TC官网TDM插件打折买了几个混响(以前有后来卖了,现在是为了方便及价格便宜才买),
最后全用TDM版的混响混出来的和以前用硬件混响混出来还是有一定差距!

那是你的主观喜好,不是客观的指标。若带入讨论此帖就会变成艺术鉴赏帖。


原帖cgxhyy 于 15-1-21 12:39 发表
McDSP的6030压缩被业界评定是最好的软件压缩,

谁说的?虽然声音确实也还不错,但是大杂烩一般的10种预设,有限的参数调整,是属于不
择不扣的傻瓜式压缩。



原帖cgxhyy 于 15-1-21 12:39 发表
但是你找一台最好的硬件压缩来对比一下可能你会有另外收荻!

会不会有收获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保证我会有所失去。



原帖cgxhyy 于 15-1-21 12:39 发表
你的辛苦发帖的初衷是值得赞扬的!

多谢肯定。



原帖cgxhyy 于 15-1-21 12:39 发表
但是我还是认为要定性一件事和一个人是要有认真谨慎的态度!

同意。就比如你对某人不了解,所以你对他定性你必然持谨慎态度。如果是你极为熟悉的
人,可能你就不会是这个态度了。



原帖cgxhyy 于 15-1-21 12:39 发表
如果你真做了500次你所举的模拟设备的各种连接来回导来录去,我无话可说!
我们国家的一流水平的混音和国际水平的音频出版物哪一首是完全用软的搞出来的?

这个我确实不清楚,但他们用不用软件处理或硬件处理与本帖的话题关系不大。



原帖cgxhyy 于 15-1-21 12:39 发表
现在都是软硬搭着来!硬件被冷落我觉得是快餐文化及网络音乐的方便的冲击导致的!

有一定因素。其实软硬搭着做音质损失最惨重。


原帖cgxhyy 于 15-1-21 12:39 发表
如果你的客户只出200元让你混音你会花10万买硬件给他混吗?

会的。如果我对艺术的追求大过我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总体来讲你的回复比较有水平。值得大家学习。

[ 本帖最后由 avis 于 15-1-22 01:01 编辑 ]

1048
#104 15-1-22 01:03
原帖 由 光照心中 于 15-1-21 17:24 发表
有个问题很不明白,为什么国内那么多大湿,那么多牛逼天价设备,硬件的也好,软件的也好,福利多多,五花八门!但很多音乐作品在做后期及母带的时候还要远渡重洋不远万里去搞球完美呢?只是为了提升逼格?


这个你可以自己琢磨琢磨。

493
#105 15-1-22 01:03
a兄,我想了想,虽然有点极端,但我感觉确实这个问题也不可回避,尽管,在前端处理环节,DSP可以无限精确,模拟可以有多重畸变等等,抛开这个部分的好坏不谈,音频编码最终还是要DA成模拟电信号,再电-声转换为声信号,并且继续进入耳朵、人脑(这段处理更复杂),也就是说音频信号处理的终点和终极判官还是人体感官,从广义上说,不管怎么计算,最终它还是回归到了模拟世界,刚才所说那个后端处理部分,再没有了DSP运算,而且处理模型、个体差异不可预测,你如何解释,前面万分精确的数字化处理,在走过这一段路程之后依然保证在听感“音质”上高于前端采用模拟处理的方式?
观众反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