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觉得能差个30%左右吧。
一方面,假人声的掺入可以加强整个合唱的音准统一。因为是AI合成的声音,所以它的音准是绝对准确和统一的,于是掺入合唱里可以把那些唱的不准的“非主流”声音细节进一步掩盖掉。
另一方面,假人声的掺入可以改善整个合唱的咬字风格。因为假人声的风格是流行+呆萌的,所以它的咬字听起来比较轻盈和文静,而且非常稳非常标准。真小孩因为没有经受过专业的声乐训练,所以咬字很不稳定,高音不上去而变成粗犷的大吆喝,低音下不来而变成断断续续的呜咽,整体还带一点点山东方言的味道~~~这些细节的毛病掺入假人声后都可以一定程度的被掩盖。
只是,假人声和真人声的比例需要仔细权衡调整,既让假人声可以帮助掩盖真人声的毛病,又要让真人声发挥它谐波丰富细节真实的主体优势,两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比较好的效果。
合唱人声我在pan的时候就是在左右一定宽度范围内均匀分布。比如五遍录音,第一遍放中间,第二遍放左边30,第三遍放右边30,第四遍左边60,第五遍右边60,然后叠上加了合唱效果器的假人声,然后在同一个group通道里统一加混响。和声轨不要pan的太极端(也不能完全不pan放中间),让他们在声场比较靠里面的位置藏着就行——这个跟流行歌的和声摆放思路不一样。流行歌往往是和声在两边包着中间的主旋人声,而大合唱则往往是和声藏在主旋律人声的里面和后面。
本帖最后由 南宫浩 于 20-11-18 18:09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