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的基本概念
本人观察了许多教程,发现的题会引起初学者的误解,特发此贴解释一些基本概念,希望有助于大家学习《动态神功》和其他动态处理教程。
我们看到“动态”这个词,通常会把它和“音量”和我们在录音软件(或示波器)中见到的声音波形的幅度(即“振幅”)联系起来,的确他们之间的确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并不等同!
首先,我们在录音软件或示波器中见到的波形振幅大小,是经过电-声转换获得的电信号,通常是以V或mV等电压值来计量的,的确是对应着所记录的声音强度。但是由于人耳所听到的声音范围相当大,记录的声音跨度往往相差几个甚至十几个数量级,所以采用了电子学中常用的对数计量方法,这就是我们常听说的“电平”,它的衡量单位是dBv。
人耳所听到的响度和不同的声音的大小相对应,而通过声-电转换所记录下的就是不同的电平。在声学上,衡量这些声音大小的单位被称为“声压级”,和电平一样,也采用对数计量,即dBpa。
由于一旦建立了“声压级”和“电平”之间的对应关系,我们就可以完成不同大小声音的电信号转换了。所以我们在探讨电声处理过程中往往省略了电压或声压单位v和pa,简称为dB。
由于每个声音处理设备的所能处理的信号大小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把他们所能处理的最低电平和最高电平之间的差值称为其“动态范围”,来反映它的信号处理能力;同样声源所发出的声音大小也有一定的动态范围。
动态处理器,包括压缩器、限幅器、扩展器和噪声门等设备的目的,就是改变所处理的声音的动态范围,以便于下一步的声音处理或传输。
所以,我们在学习动态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弄明白的是,从声音的波形看动态处理前后的变化不是看幅度本身大小的变化,而是看幅度变化范围大小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虽然明显,但并非线性,而是呈对数变化,也就是说需要将波形曲线先取有效值,再取对数后乘以20。
更简单、直观的动态描述其实是电平表(VU或PEAK),将其显示的读数沿时间轴展开就是相应的动态电平曲线(是以许多的动态处理图表会有RMS和PEAK的选项)。
采用电子学方式,将某个设备的输入、输出的动态电平曲线进行比对,就综合出了该设备的输入-输出动态曲线,简称动态曲线。
动态处理器采用人为地改变了一些电平范围内的增益的方法,从而达到改变动态曲线的目的。通过动态曲线,我们也可以分析出不同输入电平下的输出增益。
[ 本帖最后由 豁达客 于 09-4-6 04:41 编辑 ]
观众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