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我是影评人之梅兰芳

( 95 )
 
[收藏]
-  第 1 页  -

2996
#1 09-1-16 12:46

我是影评人之梅兰芳

口口口口口口口(此处略去200字)
   作为一个已经不再看书而且不懂绘画的伪文艺青年,我唯一能评价的就只剩电影了。今晚恰好我鼓起勇气怀着一颗忐忑的心观看了躺在我电驴里两个礼拜的由著名副导演陈凯歌执导的《梅兰芳》,我爆发了,我不得不说了,我不得不评论了。
  首先,我为自己没浪费20块钱电影票钱,也没浪费6块钱买盗版碟这一伟大而正确的决定感到无比自豪,大家鼓掌!
   陈副导演花了一个多小时,想说明一件事,梅兰芳是一名艺术家,他毕生所追求的就是要让戏子成为艺术家,可惜他从开头就选择了章子怡,这部戏就变成了一部讽刺电影:一个学艺术的学生是怎么变成一个戏子的。
   再说京剧,有人说,你又得扯音乐了吧。先申明一下我的观点,我从来没把京剧当作一门音乐艺术,ITUNE上在分类里有JAZZ,POP,CLASSIC,ROCK,就没有一个类别叫BEIJING OPER。我宁可把这门舞台艺术归类于戏剧甚至动效什么的,可它绝对不是音乐。光是那一咿呀呀的就不在五声音阶里,也不在12平均率里。BEIJING OPER和OPER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看帕瓦罗蒂,挺着一大肚子,拿着一宝剑,往台上一站,嗷一嗓子,HI C,后面乐队伴奏着,有和声有节奏有旋律。换一大花脸,挺着一大肚子,拿着一宝剑,往台上一站,嗷一嗓子,HI是够HI,但音高应该是HI M,后面乐队伴奏着,没节奏没和声只有一京胡拉着旋律(板鼓乱七八糟忽快忽慢随心起随心停的那不叫节奏,叫动效,看好来屋大片就明白了)
    梅兰芳是那个时代的变态产物,我至今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好好的女人要一个男的来演。这不人妖么,而那个时代居然全国上下,有文化没文化的都为一人妖痴迷,难怪被小日本鬼子一直打下大半江山。有人说了,人妖要有胸,没胸的从科学上来说叫“易装癖”。虽然李银河老师在《中国同性恋报告》一书中严正指出:同性恋不等同与易装癖。但不可否认的几乎所有的易装癖男性都有同性恋倾向,而且大多是0的角色。而全城上下对一个易装癖者的痴迷,则完全是同性恋倾向的集体外在表现。再说孟小冬这个角色,换在今天,绝对是拉拉中的T角色。而这一段“GAY中的0”和“LALA中的T”的绝恋才应该是这部电影的重点,因为梅兰芳要完成把戏子上升到艺术家高度这个重大人生使命,所以他不能搞GAY,只能把这个0的情节转移到一个男化的女性身上,孟小冬生活在那个女同志受歧视压迫的时代,更无法表明自己的T身份,只能把这种情感移植在一个0身上,如此扭曲纠结压抑的一段感情如果让李安来拍绝对可以超过断臂山再赚一把美元和小金人,只可惜被那个以馒头而著名的副导演拍的一无是处。
   梅兰芳和孟小冬生错了年代,要活在今天,他们可以参加超女快男,梅兰芳可能在快男落选后再去参加什么好男儿在那得第一,孟小冬则绝对可以赢得超女。即使他们不愿意做明星,也可以随便找家唱片公司做企宣经济什么的,都能找到温暖的大家庭。这里没有半点对同性恋朋友的不敬,只是感慨他们生错了年代。而这个话题到今天为止都没有人能在台面上提及。
   黎天王演一个傻忽忽的角色应该是得心应手,我一直想写信给张大胡子导演建议他挑黎明演郭靖,谁知道他最后挑了个善于演白痴的来演傻忽忽。不过以大胡子导演的智商应该区分不出傻忽忽和白痴。陈副导演在陷于困顿不知道怎么去表达重点的时候,在绝望中抓住了唯一的救命稻草:找个傻忽忽来演!因为傻忽忽,所以他不知道自己的性倾向,所以他不知道自己爱什么,只知道要为戏子正名。这么一来,陈副导演的思路立刻通了,所有不知道怎么去表达的东西全部迎刃而解,黎天王那张没有表情的大脸在串镜头的时候太好用了。从剧场到后台,一张大脸卸了一半妆,从后台到家里,一张大脸卸完了装。感情戏,一开门一张拿着伞的大脸,爱国戏,大脸上贴点胡子,兄弟戏,大脸前面点柱香,公共场合,大脸咧开点嘴跟大家打招呼。陈副导演成功的完成了自己从馒头到一张大白脸的转换,实现了自己作品上的新突破。
   孙红雷的角色从心理学上分析,绝对是属于GAY中的1这个角色,我一直好奇为什么陈副导演没找胡军来演邱如白。可能这样的话就太露骨了,梅家子孙肯定又要闹,所以才搞了这么个折中的演员。
   如果你不爱一个人,你会为了他抛家弃业么?如果你不爱一个人,你会为他的梦想一辈子靠打飞机过日子么。孙红雷是个聪明人,所以他在戏里看孟小冬的眼神是带着醋意的。这个角色应该比梅兰芳还要压抑,因为他的性格是外露的人,叫一个自卑的、压抑的0去掩饰自己的性取向要比叫一个自由的,张扬的1去掩饰自己的性取向要容易的多。
   一部好端端的由两个GAY一个拉拉以及一个异性恋女子之间的扭曲变态凄美的爱情故事,被拍成了爱国教育电影,不得不佩服陈副导演的能力。反观《霸王别姬》时代的他,那时还能把一对异性恋男女和一个GAY之间的感情勇敢的说出来。如今他怂了,和梅兰芳一样,他把自己内心深处的同性恋倾向隐藏起来,却又故意露出蛛丝马迹,难道是对著名电影业会计陈红老师的暗示?
观众反应

4216
#2 09-1-16 13:05
太极把牛鼻勒,我到现在一直没敢看,我一想到黎老师演我芳姐我就有点接受不了,要说演这个系列的男人没人能替代我荣哥在我心中的位置瓦!

1517
#3 09-1-16 13:09
呵呵,消消气,我觉得还好啦。 跟老婆一块儿看的,有些地方还是挺感动的啊。
不用太较真,不是有个影评人说过这样的话吗:“既然是来看孔雀的,就应该看它开屏,要是老盯着它屁股看,那你就亏了。”
哈哈!

4481
#4 09-1-16 14:39
要说京剧不是音乐艺术,这话有点极端了。你只是以西方音乐审美标准来界定的。

中国艺术的“律”不同于西方艺术的“律”,这里这个律不仅仅是指五度相生律中的律,而是一种艺术世界观。

中式的律以自我为中心,表现为信马由缰,想去哪就去哪,京剧中的节律也是一种体现,再想想国画中的“大写意”,不写实,无3D透视等等,这些都是国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唐诗开始注意节律,但到宋朝又发展为更大的自由。这是一种自我世界观。

西式的律则不同,它更客观,更规整,以客观世界为中心,更顺从客观世界。古典绘画中,3D透视是极为重要的,这体现了对3维空间的顺从,而音乐中的匀速节律实际上就是对时间的顺从,12平均律则是对声学物理的顺从。

中式的律不可量化,西方则相反。

佛教在很多方面是以自我为中心,重新解释世界,从而强调自我的修炼,是主动的。而基督教很多方面是以世界为中心,重新解释自我,从而强调救赎,是被动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有不同基因,大地所产的五谷杂粮也有不同基因,这些不同基因凑到一起,就会产生不同文化。

另外,单说韵律的话,京剧中的韵律是相当伟大的,仅此一点,就可以傲视西方美学。(虽然我自己也不太喜欢京剧)

电影我没看,也不准备看。
观众反应

4159
#5 09-1-16 14:55
……应该发到周黎明留言板去……

PS Oper貌似应为Opera……

[ 本帖最后由 macubex 于 09-1-16 14:58 编辑 ]

1517
#6 09-1-16 21:28
原帖由 黑毛 于 09-1-16 14:39 发表
要说京剧不是音乐艺术,这话有点极端了。你只是以西方音乐审美标准来界定的。

中国艺术的“律”不同于西方艺术的“律”,这里这个律不仅仅是指五度相生律中的律,而是一种艺术世界观。

中式的律以自我为中心, ...



恩,成熟且冷静。 赞一下。
可能楼主说话有些情绪化了。 呵呵。

265
#7 09-1-16 23:14
原帖由 黑毛 于 09-1-16 14:39 发表
要说京剧不是音乐艺术,这话有点极端了。你只是以西方音乐审美标准来界定的。

中国艺术的“律”不同于西方艺术的“律”,这里这个律不仅仅是指五度相生律中的律,而是一种艺术世界观。

中式的律以自我为中心, ...


非常赞同中式的律以自我为中心、西式的律以客观世界为中心的结论。但是我对这个结论还有一个看法:以客观世界为中心的西方世界成为了世界的中心,而且在经济、政治、艺术等等几乎任何一个领域引领了世界的发展,这个结果很有趣。

2996
#8 09-1-17 00:52
很难欣赏中国的传统戏剧,觉得这是中国人几千年压抑的结晶,和女人缠小脚一样都属于变态的审美。姑且不论象梅兰芳这样的男拌女装,就算是普通的“正常戏”也很难让一个现代的普通中国老百姓接受。
    京剧是这一切的丑陋地方戏的集大成者,无论你多冠冕堂皇,多文化遗产,思想没有受过禁锢压抑的人就是无法将它继承接受进去。我们常看到用木偶演的京剧,而且在著名的开幕式上作为中国的文化象征展示给世人。其实这就是京剧的精髓,用木偶演。京剧演员脸上画着浓浓的面具,身上穿着蓬松的戏服。端着腔拿着式,吆喝一嗓子就能博得满堂采。换一机器人,摆一样的造型,放一声吆喝采样恐怕效果没有任何差别。中国文化本来就是酱缸文化,强调的是每个人都要一样。京剧人物则是这种酱缸人物的标本,演出来让老百姓去模仿这样无表情机械的偶像。
   再说中国传统音乐,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规则:越是安静的越高雅。同样是丝竹,萧因为声音小,所以都是文人雅士去舞弄;而笛子则被平民化,成了放牛小朋友的独门兵器;加个嘴加个喇叭,到唢呐这就只能用做婚丧嫁娶了。古琴,声儿小,只有文化人才弹;古筝就可以在青楼或者茶坊酒肆去表演了。根据这一规则,我们来看看京剧的伴奏乐器,没有一样它不吵吵的,支挖支挖的热闹非凡。再加上台上翻两跟斗,确实能满足古人的凑热闹心理。因为在那段缺乏文化娱乐的历史里,吃饱喝足有B日的人们还能有什么追求,热闹就是最高生活指标。
  但是,我们扪心自问,京剧从音乐角度上来说,美么?不装B的说,我欣赏不了,而且我周围大多数人欣赏不了。有人说,外国人都喜欢中国京剧,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怎么能不喜欢呢?  谢谢,你那叫猎奇,把猎奇和审美混为一谈只能说明自尊心极度膨胀。
  但是若把京剧里的声音做为音效来看还是很不错的,有张力有弹性,动态大,频率宽。若说韵律,这方面的韵律还是很值得玩味的。
   前年英明的人大代表提出了把京剧写入小学生音乐课的必修范围,我按自庆幸自己躲过了这一劫。强迫老百姓去接受并欣赏一个不美的东西是不可能成功的。当然喜爱京剧的朋友可能不屑的说因为我不懂京剧,所以欣赏不了;我承认我不懂京剧,可以为什么我要去懂一个我无法欣赏的东西?就好象我为什么要去进入芙蓉姐姐的内心世界去发现她其实是个很美很细腻的人?
观众反应
:喜欢这种心境

4481
#9 09-1-17 01:48
呵呵,你不喜欢不是你的错,其实我也说不上喜欢,但我尊重它,即便是不够尊重,也不会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轻易评判它。我的行为褒义的讲叫做成熟,贬义的讲叫做油滑;你的行为呢,褒义的讲叫做有血性,贬义的讲叫做不知深浅。还记得老一辈“艺术家”是如何抨击我们玩摇滚的吗?所以,问题的根本不在于京剧是好是坏,而在于对待它的态度。不懂芙蓉姐姐的内心也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特别是相对于能够了解此种行为模式的心理学家来讲。

顺便讲一下,声儿小就等于高雅,只是偷换概念。比如,狗是人类的朋友,狗有四条腿,马也是人类的朋友,马也有四条腿,所以,四条腿的动物往往都是人类的朋友。再说,要论热闹,京剧可比流行音乐中的热闹差的远呢。
观众反应
:我挺你!
:喜欢这种心境

2996
#10 09-1-17 01:56
呵呵,其实也谈不上对京剧多厌恶,只不过是不喜欢罢了。借着陈副导演的东风发泄一下,不过声小高雅的事的确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反正民乐也没几样,基本上逃不脱这个道理。

74
#11 09-1-17 04:36
呀,原本支持毛哥的,结果错发给大头梦了....
不过回头想想,给大头梦也没错。每个人审美和标准都千差万别,大家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感受

857
#12 09-1-17 07:15

痛快之后

大头梦文章痛快      但      痛快之后仍要细心点才好 万事万物 复杂丰富 恐不能一以敝之   京戏就其音乐也不一无是处  另外京剧与地方戏的关系也不是简单集大成一句话

3339
#13 09-1-17 10:26
梦兄真够偏激的。。你是不是还没遇上一个真正热爱京剧的朋友?我有个老朋友,京城票友,他们这帮人要看了你的文章估计都快咽气了。。京剧以前很少去听,但是后来因为朋友的关系,被迫听了很多。。朋友的讲解也让我听了进去,反正现在听起来,不能说很爱,但也不会像开始那样觉得很难接受。我不爱听现代京剧,都是歌颂XXX,传统京戏还是挺有意思的,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历史故事,中国的历史,有很大一部分是戏剧传下来的。包龙图我最喜欢,电影里那段游龙戏凤也很喜欢,听着还是很开心的。

1221
#14 09-1-17 12:10
难得一见的大师级辩论啊。

62
#15 09-1-17 15:19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楼主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观点。

生在现在的人很难理解那个没有电影、没有电视、没有流行歌曲、更没有网络歌曲的时代中京剧的地位是怎样的。即使是今天,依然有着相当多的京剧票友。当然,现在的娱乐方式实在是太多了,京剧必然再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了。但京剧总归还是一种经典和象征。而且京剧也当然不属于音乐的范畴,戏曲、曲艺、音乐这都是完全不同的分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