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为什么大家都鄙视软件吉他效果器呢?

( 112 )
 
[收藏]
-  第 3 页  -

1351
#31 10-2-25 13:47
花那些时间去琢磨它还真不如就买个硬件了,直接的多,又花不了多少钱

220
#32 10-2-25 15:47
原帖开心老爹 于 10-2-24 22:12 发表
你的POD也是软的哦,而且是n年前的软效果器,只是把软件和电脑集成为一个小盒子罢了,和新出的软件加电脑不是一个级别的。

我有点不明白,那么说的话 我的BB PERAMP也不就是软效果器了?带电路板的都是软件了?
大哥你明白软件硬件的区分吗?

5182
#33 10-2-25 21:33
电脑也有电路板的,不能凭这个来区分软硬。

猪腰子是把吉他拾取的模拟信号用电路板上的芯片转换成数码信号,然后经过猪腰子电路板上的dsp(相当于电脑的cpu)处理后再转成模拟信号输出,结构上跟声卡加电脑加软件是一样的,所以是软效果器,当然也有人认为它是半软伴硬,总之了解它的结构就行,叫什么无所谓。BB PERAMP没有转成数码信号,直接把吉他采集到的模拟信号用电路板上的电阻电容处理,然后直接输出模拟信号,这才是硬件模拟设备。经典的声音是传统的模拟设备创造出来的,数码设是模仿模拟设备的声音,当然也创造新的声音,但是要时间来让乐手认同。还有就是数码设备(软效果器)在数模转换时有延迟,虽然很短,还是会影响演奏。这里还没说到吉他音箱,每个型号的音箱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这些声音都经过了无数吉他大师长达几十年近百年的推销,和吉他型号一样成为经典,成为先入为主的吉他的声音。数码设备想绕过它们,直接在一个软件上模仿它们难度是很大的。

353
#34 10-2-25 23:45
原帖小野成志 于 10-2-21 16:19 发表
对!~

数字的都一样,就是00110110101001111000011011010100


但是电脑的就受到CPU的限制~~~~~~所以基于电脑的软件效果器不能写的太猛,太猛就爆了~~~~


~~这就是为什么CPU不如DSP的原因~~~~~~~~


但 ...
你丫连dsp和cpu是啥都不知道就在这里瞎喷个头啊

353
#35 10-2-25 23:46
原帖失眠的SUHR 于 10-2-25 15:47 发表

我有点不明白,那么说的话 我的BB PERAMP也不就是软效果器了?带电路板的都是软件了?
大哥你明白软件硬件的区分吗?
是你不明白,喷人也要有点档次好不好

291
#36 10-2-25 23:57
什么软的硬的好用就是行的~~
关键不在设备在人身上,GNX3我用了那么长时间到丢了都没怎么玩明白,乐展一个老外玩的很轻松,我们所谓的塑料味一点都没有。软件的我也下过,自己调不明白,听听老外的试音,同样的东西相差百倍,所以不要鄙视这个鄙视那个了,鄙视鄙视自己吧,关键不在设备,我琢磨着真正的高手用100块钱的恐龙都能玩出花花来~~~

267
#37 10-2-27 00:29
00110110101001111000011011010100

220
#38 10-2-27 08:40
原帖carliverson 于 10-2-25 23:46 发表
是你不明白,喷人也要有点档次好不好

呵呵,这要是喷人,那你的回复才叫喷人,我不会研究什么硬件软件,好用就行
我一个普通吉他爱好者,无非是自娱自乐,不想玩的那么专业
说实话,如果你认为你很明白,那就请教了!

5182
#39 10-2-27 10:13
吉他手都是火气旺,以前搞乐队时就这样了,鼓手更加,直接一鼓棒扔过去了,论坛本来就是各抒己见的地方,何必呢?

如果是现场,没好的设备的话,弄台笔记本+火线声卡+IK的amp进调音台的话,比很多数码效果器直接进调音台好,如果你不认为延迟会影响你情绪的话。录音时会有塑料味,这个是没办法的事情。

5182
#40 10-2-27 10:49
以前干夜场时,喜欢直接从数码效果器进乐器箱,再从乐器箱的line out进调音台,这样简洁方便,不容易出问题,我一个朋友一直坚持说服音控用mic拾乐器箱的声音,坚持用他的bose盒子装一串单块,光电池充电就够麻烦的,音控也闲麻烦。我认为他吃饱了撑的,他也说不出什么理论,只是觉着这样舒服,换成数码效果器换成乐器箱line out就浑身不对劲。

过了7-8年,我们已经从当初的kong a4效果器升级到GT8了,每一次升级,都大大的鼓舞着我们,那哥们还在用单块,我听他弄出来的音色和我的就是不一样,怎么调都没用,只是觉着奇怪,没往深处想,后来接触制作才明白其中的道理,坛子上有个兄弟弄了个最简陋的设备录吉他,大家可以用软的弄一段比较后就能发现问题了。

很多兄弟说到演奏技术的问题,技术和设备自然是两码事,但是还是有牵连的,音色不说,单说延迟,我又举一例子,乐队一鼓手,死活不接受鼓音源和电鼓,音控水平又不行,导致乐队效果很差,我极力鼓动他使用电鼓,协助他安装调试,刚打了一晚上,鼓手又用回原声鼓,也说不出什么道理,就说不舒服,当时我比较bs他,不接受新生事物。直到一次我练琴才发现问题,以前没接触电脑,一直用数码效果器练进音箱练,不用节拍器,后来电脑了,就用软的练,上面也有节拍器,很方便,但是发现经常对不上节拍器,需要精神高度紧张,我的声卡已经开到64采样了,一进一出大约5sm的延迟,论坛上大家都说低于10sm就无法感觉到延迟的存在,教材里老外也说人耳无法无感觉到30ms内的两个声音的先后。我认为是以前一直没练过节拍器的原因,心里节奏不稳导致,只是加紧练习。一次朋友来玩,为了说话方便,我关掉了乐器音量,只放节拍器,弹空琴,边聊天边练琴,竟然发现能跟上节拍器了,而且很轻松,毫不费劲,这时我才发现问题所在,以前的吉他手鼓手不愿意使用数码设备,他们比我感觉敏锐,能发现延迟让人不舒服,我看到别人引经据典说10sm内正常人听不出延迟,毫不思考,不实验,照单全收,,,,,,老外说30sm内人耳无法分辨两个声音的先后,其实也是笼统的说罢了,还要分高音和低音,如果是hihat,就能分出,如果是kick恐怕到了50sm都不能分出。

罗嗦一通,码字也辛苦的,只是想说,演奏乐器是听觉器官和大脑手指间的协调,一切以自己的感觉为主,千万别人云亦云,同时也要加强理论基础的学习,有些事情很快就能领悟,路子不对时要花上很长时间才能了解,切忌钻牛角尖。

[ 本帖最后由 开心老爹 于 10-2-27 15:21 编辑 ]
观众反应
:我是一个如此苦逼的人啊,用了四年软件效果 ...

220
#41 10-2-27 22:47
原帖开心老爹 于 10-2-27 10:49 发表
以前干夜场时,喜欢直接从数码效果器进乐器箱,再从乐器箱的line out进调音台,这样简洁方便,不容易出问题,我一个朋友一直坚持说服音控用mic拾乐器箱的声音,坚持用他的bose盒子装一串单块,光电池充电就够麻烦的, ...


哥们,跟你学习了,顶一下!说实话,我这个人就这么个德行,能交流,我挺荣幸的,弹琴这么多年,没弹出个所以然来,技术也不行,走了太多弯路,
现在才对音色概念以及演奏技巧有了全新的认识!真的,到现在才知道吉他这东西,出来的该是个什么动静!呵呵,惭愧!
声音是个很悬的东西,能害人于无形中!也能让作品出类拔萃!想想,多少吉他手在追求“音色”这东西啊 !

5182
#42 10-2-28 20:52
ls的兄弟,能和您交流我也挺高兴的,有时把自己的心得和人分享,能引起对方的共鸣,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并非虚荣,自古以来都有知音难觅的说法,这一高兴,又免不了码上一堆字,交流一下关于模拟设备对音色塑造方面的心得。

对于这10多年来有关数码效果器塑料味的事情,大家已经基本共识了,90年代中晚期学习吉他的同学们想必最先拥有的效果器就是505,大部分对505有感情,同时对别人贬低505愤愤不平,极端的同学会说:某某老外也用这个效果器弄出很棒的声音,自己技术不行就加强学习,一切都是自己技术蹩脚造成的,,,,,,我赞同学习上进,但是主张有技巧的学习,少走弯路,这需要把心态放平和,坚持主见同时能听进不同意见,同时对他们没有长期在吉他或bass直接进马歇尔大箱子上演奏的经历表示同情。

模拟设备把吉他拾取的音频信号用电阻电容甚至电子管处理,这个过程会产生失真,改变泛音谐波再衰减电压(由于电吉他拾音器线很细,绕组多,所以输出的电压高于line out),再用放晶体管甚至电子管放大电路加强能量,然后再用一个古代的喇叭播放出来,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严重失真的,某些频段出现压缩,某些泛音谐波得到增强,甚至取消某些频率,这些都称为音染,就像一张白布经过特殊配方的颜料浸泡后出现好看的变色和花纹。而数码设备不会失真,反而很精确,白布只经过清水浸泡,晾干后变化不大。这时两种不同的声音就形成了,我们把前一种叫模拟声,后一种叫数码(塑料)声,具体听感就是:模拟声低频紧密实在,电平不高都能形成浓郁的低音,数码设备低频弹性好,反映快,精确,相同响度时电平高,但是不浓郁,会发虚。中频:模拟设备雍容华贵,大气,结实。数码设备还是准确,反映快,动态强,高频:模拟设备在这个频段表现出更多的特色,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不刺耳,数码设备会刺耳。(ps:所谓听感,全都是主观感受,每人的感受都不一样)

光弹吉他时不明显,如果低频不够浓,推低频就是了,最明显是在缩混的时候,数码设备低频电平已经很大了,但是还是没有模拟设备低频的浓郁醇香,而且别人的电平小,还有很多的余地。最麻烦的是,听者的听感已经在相对漫长的模拟时代形成审美,数码时代才开始10来年,,,,,,这些事情,数码设备制造商非常了解,正在努力的,你看看效果器板块最近被追捧的都是模仿模拟设备的效果器,吉他软效果器方面,进展很大,GR4,mk3,IK amp3.0,每次升级都会减少塑料味,都会在箱体模拟上取得进步。这些难道凭借一个吉他手的力量,用有限的旋钮能调节出来吗?我个人表示严重怀疑。小弟特别推崇IK的amp,因为本人是bass手,在单拿BM6A上用软的amp已经让我很激动了,吉他手估计喜欢GR或者mk,够冲击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我们可以想象当软件升级到10.0  12.03出来的时候,该是如何省钱省事的场景。

[ 本帖最后由 开心老爹 于 10-2-28 20:58 编辑 ]

21
#43 10-3-3 22:05
LS说的也许有点道理。。但有点我想不通啊。。
人的身高是一米七差不多。。那么即使我们站在音箱旁边,音箱和我们耳朵的距离也有2米啊。。
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米每秒吧??那么,即使我们站在音箱旁边,延迟也有6MS。。
我看很多吉他大师的大型演出,人离音箱10米远是很常见的。。那延迟就有30MS了。。
要是说5MS都让人对不上节奏。。那。。有点说不通吧??
那我们和音箱的距离得定了。。呵呵。。还不能移动的,否则延迟错了,节奏乱了。。
观众反应
:有一种东西叫做监听

5182
#44 10-3-4 00:23
没错,我距离接声卡的监听音箱也大约是2米,加上声卡延迟估计10多毫秒,如果不是精确弹奏一般不会成问题,如果练音阶,速度到了140以上就很容易乱,你可以试试的。大型演出,到处都是反听,都能控制在10多毫秒之内的,否则配合不好的乐队就会偏离节奏,如果你留意听94年红磡演唱会,节奏经常出偏差,唐朝上来后才整齐。

751
#45 10-3-4 01:05
硬件效果器你也得分是模拟的还是数字的。经典模拟的那些真是不好说,也不好比。但是数字的,和软件的没有太大的区别,唯一的区别大概也就是接口上的事了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