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准备写个长篇--《混音日记》更新到18

( 33 )
 
[收藏]
-  第 1 页  -

6616
#1 17-1-26 01:17

准备写个长篇--《混音日记》更新到18

本帖最后由 半瓶醋 于 18-7-13 00:02 编辑

听说要一直混到九月份,这么长的一段时间,如果天天只是单纯的混音确实有些单调,上次混跨界到最后总结的时候大多数都忘掉了,所以这次决定,在这漫长的八个月里,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一下整个的混音过程,当然我不一定天天都能有时间写,我也不想写流水账,但这么长时间也无法保证每天都写新东西,混音其实就是周而复始的创作和劳动,所以能写多少就写多少吧。
1月24日 混音第一天
       
确切的说是从昨天开始的,现在已经过了24点,22日晚上我独自开车去了大厂,去拿了分轨,结果录到凌晨1点多才完,决定和小林回到酒店再考,插上硬盘一看5个小时,果断去找东哥聊天去了,聊到3点回去看还有3个小时,果断开车回家睡觉了。
第二天中午拿回了数据,打开Pro Tools就傻眼了,单个轨道大于4G,根本到不进去,我和小林都忘了应该设一下自动分割,竟然犯了这种低级错误,忙疯了,小林还要忙第二天的彩排,算了,靠自己吧,试了笔记本里所有宿主软件都不行,还是安心装REAPER吧,问题是我从来没用过,这一下午折腾的,导进去、分割、导出来,一直电话求助,感谢阿福在杭州细心指导,感谢小林时不时的回复两条,终于搞定了,可时间已经是晚上了,原定23日混一天结果在转数据过程中度过了,出师不利啊,出门忘了看黄历,其实我不迷信,从没看过。

  
24日下午来到棚里后开始教宇鹏要帮我准备的事情,宇鹏这几天要临时做我的助理,我们棚里的主管还毅去日本玩了,本来还想让他在游轮上修音准来着,想想还是算了,好不容易去玩一次,我是个好老板。看着宇鹏认真的背影,我也就放心的坐在后面刷朋友圈了,真该早点找个助理。
我需要助理帮我做的事:
1、把多轨数据添加到我的混音模板中。
2、把112轨对应到我前期设定好的轨道。
3、分割所有歌曲。
4、为歌曲测速,详细的标出速度图。
5、标记每首歌的段落。
6、整理轨道,把不用的轨道隐藏。
7、关掉每轨素材中不需要的部分。
8、导入修过音准的轨道,替换原轨。
差不多就这些,当然我先拿了其中一首为例,从头到尾操作了一遍,然后又从头混了一遍,让他记清每一个细节,和要求,然后他去做下一首的准备工作,我趁机把欢乐喜剧人第三期看完。


6616
#2 17-1-26 01:19

1月25日 混音前传
   
今天要写的是混音之前的一些事情,虽然到今天已经混了几首了,但不急着写,在这之前还发生了很多事,是关于我每次做事之前的折腾,这与我的性格有关,我是一个习惯每次做事之前必须把准备部分做的高大上,然后在做事过程中再半途而废的人,大家不要学我。
我一直坚信好的设备和好的混音没有必然关系,所以这次准备的不是设备,而是一种心情。

  
这张照片我决定多用几次,除非我有替代的,其实我棚里原有的设备已经足够混这次的案子了,同类型的节目已经混过很多了,所以这次纯属是瞎折腾,一切要从下面这组设备说起……
上面三台是我原有的母带设备,两台母带类的压缩,VERTIGO VSE-2和THE PHOENIX mastering PLUS,两台风格完全不一样的压缩,通常只有做母带的时候我才会去选择用哪一台,平时我混音的时候会把VERTIGO VSE-2加在总线输出端,当然混音的时候是BYPASS的,如果非需要我出母带版的时候才打开,当然不排除有的时候忘了就一直开着混了,还有一个单通道的母带EQ,为啥没买双通道?主要是因为没钱,所以一直过音色用来着,特别是人声,知道这台的都知道它到底有多好,不过我大多数时间是不会用的,好的音色和好的音乐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那么剩下那5台就是我这次淘来的,注意,我说的不是指他们是二手的,这都是全新的,要先从第一样拿来的两台6000说起。
TC 6000一直是我想要的,可是太贵了,十几万的东西不是我当时的小棚能消费得起的,曾经有一段时间饶华放在我棚里用过,很享受,当时只有混响,这次我弄来的是有母带的,所以我很兴奋的让卢超都拿来了,到了以后面临了第一个我解决不了的问题。
我棚里原有的I/O走的是MADI,新Allanwang Studio 3.0装好后为了要用SSL的XL-DESK 24通道的SUMMING,已经把我所有的物理通道几乎占满了,我还有一堆数字设备走的是AES/EBU,现在想往里面接TC6000,几乎没有特别理想的连接方式,难道放那不用吗?王磊从来不会这么想,所以干脆再弄一套DIGIGrid,问了卢超,说既可以把6000直接接在这套AD上,又可以使用WAVES DSP的插件,简直太完美了!“贼船”通常都是这么上的。
难道就这么简单吗?当然没有,我原有的HDX都插满了,好吧,我又去拿了一张新的HDX卡,有卡还不行,我必须有DIGILINK的转换线,还好去一次传新都搞定了。
原以为一切就这样了,此时新的问题才刚刚出现,所有的设备是可以连接在一起了,但是新的这一套和我老的那套系统的时钟该怎么锁定呢?还好,这一切也都在我的掌控之中,提前一天跟宝迪张伟联系,帮我准备了一台ANTELOPE的时钟,至此,这就是这5台设备的由来过程。
当然我也从GENELEC借了一对8250,准备随时把这5台设备拿到教室就可以两个屋子同时开干了,找82系列是为了用真力的声场矫正功能,毕竟教室声学环境不想录音棚这么好,虽然那是国内声学最好的教室。
当然我从开始想这么做到收集完成所有设备只用了一天的时间,感谢我自己的人脉和人品,期间麻烦了我若干位好友,排名不分先后,卢超、辛力、张伟、吴潇思、彭发元和徐梓建等。
22号花了一整天链接这些东西,就我一个人,其他人度假的度假、回家的回家,期间我不断咨询阿发和梓建各种技术问题,这俩都是我的学生,现在在传新不得了,系统集成技术都在我之上,这一点我很骄傲,我教过好多学生都比我厉害,我不需要我教完的学生来膜拜我,我没有那个瘾。
好的老师都是能够被超越的,而且能培养一个又一个超过自己的人,这才是做老师的意义。
总结一下问题:
1、购买设备前要冷静
2、注意系统搭配
3、注意模拟信号、数字信号、时钟信号的连接关系
4、没钱就不要胡思乱想
5、好设备和好音乐没直接关系
注意:我这次没有花钱买设备,媳妇要冷静!
错别字我都不改了,反正没有小朋友看我的文章。
  

6616
#3 17-1-26 12:33
古树工作室 发表于 17-1-26 08:03
请问半瓶醋老师有硬件母带限制器么,您对软件限制器跟硬件的有啥看法

有两台硬件的,都是数字的,waves maxxbcl和Tc6000,软件还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如果限制量很小软件应该也没问题。

6616
#4 17-1-26 12:34
古树工作室 发表于 17-1-26 08:05
还有个问题是现在有破解的很老版本的sonox limiter 那个品质跟现在有啥区别呢

没用过,不敢说

6616
#5 17-1-27 01:08
本帖最后由 半瓶醋 于 17-1-27 01:10 编辑

1月26日 混音前传 续集
   
  
混音进入第三天,混完的歌还是三首,可不要觉得我偷懒哦,这一天还是做了很多事情,这次是一个电视节目的混音,很多人问我在混什么大案子,在没播之前是不能透露任何消息的,其实对我来讲每一个都是大案子,大家也不用多想,大多数是宣传的噱头而已。
电视节目的混音有一点是和唱片不太一样的,这种节目的混音准备工作是比较复杂的,而且每一天的进度并不是按照“首”来计算的,完成度可能是整体的百分之多少,也就是我们在一个SESSION下工作,每一首具备共性的内容都在同时完善,所以今天并没有新歌混完,我也不是特别着急。

我今天对完了所有东哥发给我的PGM分轨,现在在等后补的弦乐,其实现场的弦乐已经很好了,但是捞仔老师对音乐要求极高,很多都在录音室里重新录了,真不知道大过年的,哪些弦乐队的乐手还在北京奋战、竟然还有录音棚在录音。
今天先说一下混音前的沟通。这个非常重要,不重视你就可能累的跟狗一样,还没有好的结果,接下来我来细说一下。

混音师在混音前都需要和哪些人沟通呢?
22号凌晨我去了现场,主要目的是去拿分轨,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去看看录像的场地、乐器的摆位(这个跟最终的混音没有直接关系)、整场节目的风格、感受一下气氛你才能知道节目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声音。

那天第一个沟通的人就是保安,他不让我进,我跟他说我是混音师,我来干什么,我有多重要。他说:一边去,没证就是不能进!想进让里面的人来接你。于是我开始发各种微信,里面手机没信号,给调音师小林、监制东哥没一个人理我,肯定他们都在忙,只能把车停在门口熄火了,等了一会儿保安着急了,我趁机跟保安说了几句好话,终于顺利进去了。

我其实真正要沟通的是给我提供分轨的录音师,我需要问清录了多少轨、多大的文件,有没有轨道单,有什么特殊的事情需要我注意的,这次小林负责调PA,还要负责现场的分轨录音,进去以后就找了一下调音台在哪,很容易就找到他了,突然发现他身边站着何彪老师,还是先别过去了。

何彪老师我已经仰慕已久了,通过电话、聊过微信,一直说要约我哪天聚聚,但没见过面,估计他也认不出我,过了一会儿没想到的是他竟然认出了我,后来想想,像我这种时不时的往朋友圈里总发自拍的人想不认出我也挺难的。寒暄了几句后,何老师还是说了哪天出来聚聚,但我心里很清楚,估计他是肯定没时间,同时好几个节目都是他的团队,他哪有闲的时候?
后来的事第一篇里已经讲了。

说一下第二个沟通的人就是节目组,电视台节目组的人可真多啊,各种导演,各种对接,还好我已经习惯了,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和后期的导演的对接,我需要知道节目的制作周期,就是哪天播哪一期,我拿到分轨后究竟有几天的时间混音,这个非常重要,我和第一个导演对接完告诉我25号就要要第一期所有的歌,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24号录完25号要所有的混音,我也听说有人能一天混一期,可是我不能,就算我混音能完成,可整个音乐的制作流程也完不成。
什么是现场混音的流程?
现场混音的流程
1、拿到分轨整理,这些可以参照日记第一篇,我让助理做的那些事情。
2、要拿到PGM的分轨替换现场用的立体声文件。
3、有后期需要补录的乐器录音后要拿到分轨
4、要拿到所有修过音准的文件,节奏通常不会修,要不然跟画面就对不上。
5、要所有歌曲部分视频的粗剪,把混完的音乐对上去检查,看看镜头和音乐的关系对不对,我的意思不是要把拍到的部分都推出来,好的混音作品不用去担心画面,因为该有的、该强调的平衡在混音的时候音乐已经告诉你了。
6、有些瑕疵只有你看到画面了才知道哪些能动,哪些不能。
7、没问题了就导出给制作人挑毛病,确认修改完毕后导出最终版。
还要跟后期确定他们所需要音频的基本格式和电平的要求,混跨界的时候对方明确要求要单声道的版本,也就是你混完电视后期只要单声道,你混的时候是立体声,如果你给对方提供立体声文件,万一人家只用你一个声道你就傻了,所以安心导单声道至少安全点,不过这次找我要的是立体声,有点意思了,可以好好玩玩。
至于格式就根据台里的具体要求来定吧。

还要沟通的就是制作人,要清楚他对这场节目的整体混音有哪些要求,跟捞仔老师合作很久了,比较清楚他的要求了,和东哥聊天那天他说最麻烦的是制作人懂混音,确实,我没干这行的时候捞仔老师就开始混音了。
今天就写到这里吧,祝大家新年愉快,给大家拜年了!



6616
#6 17-1-28 20:09
jelon007 发表于 17-1-27 05:58
想知道拿到一手这些分轨的采样率是多少的,44.1khz吗?

48KHz
观众反应

6616
#7 17-2-19 00:06
不好意思,前几天一直在国外,上网也不太方便,其实公众号那边更新比较快,没想到还有这么多朋友关注,我赶快把落下的补上。




6616
#8 17-2-19 00:21
混音日记 4
1月29日 整理心情
   
从初一开始到今天一直在疯狂的工作,没有时间来写日记,主要还是心理受到了“重创”,不过还好已经调整过来了,混电视有很多事情难以避免,以前真没赶上,这次遭遇了,就跟一开始一样,这次诸事不顺,但我心里依然充满阳光。
  
原本已经混完3首,现在要一切重头开始,还没等到跟混音好坏搭上关系的时候,突然换了原计划中三分之二的歌,大家知道意味着什么吗?所有的准备工作要推翻重头开始,当然做过的不会白做,第二期可能就会轻松点,我想知道大家能体会到我当时的心情,但是我想说的,这一切都是我们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做后期就会是这样,有能力去应对各种突出状况也是混音师必备的技能之一,当然今天并不想聊这个。
我紧急召回了我正在给他放假的助理,开始做新订下来所有歌的准备工作,紧急联系海毅,他已经结束了游轮之旅,立刻投入到工作中,当然还有我自己,经过两天的奋战,终于回到了计划中的进度,于是我今天下午带着孩子和媳妇去玩了,我知道只有跟她们在一起我才能真正的充满动力,当然也要顺便教宝宝一些技能,接下来我就来个大揭秘!
           
跑道、肚子和洞三点一线松手即可轻松得分,我一合球可以轻松换两张贴画或是一个小皮球。
  
以上就是我想揭秘的,为什么不是混音?混音就没有什么秘密,只有你知道的和你不知道的,不知道的学了就知道了,知道的不用也就忘了,在你一味钻研技术的同时,别忘了你还有家人,工作永远都不应该是你的全部,一个真正爱家的人才能做得好音乐。
说回混音,这次用的模板是我混跨界歌王时候做的,模板其实不是一次做成的,跨界12期中差不多就有12个模板,是在进行中不断完善的,效果器也是在不断的丰富,有关技术明天如果能完成混音任务再说,今天就说到这吧,附一张跨界的模板图。


6616
#9 17-2-19 00:23
混音日记 5
1月30日 有点累了
       
昨天宝宝来探班,我趁机拍下了这张,结果在朋友圈终于超过了我年度最火的一篇关于“炉钩子”的帖子。整个这些天我都没怎么陪她心里很内疚,本打算假期多抽时间陪她的,结果比平时还忙,这个话题会让我没有办法往下聊。
我说怎么这两天写起来有点费劲了,并不是脑子里没有东西写,只是有点累,终于想明白一件事,前两天能写那么多还是压力不够大,闲的时间还是多,这两天要交了,累的有点缓不过来了,还好再有几天我又要出国一段时间,可以安心休息几天,反正这一堆设备我也带不走,带个笔记本我也混不了,为啥有人带笔记本能混,我为啥不行?可能还没练到那个功力吧,不是上限,而是底限。

在我棚里用我的笔记本和我棚里的垃圾桶打开同样的工程,只需要把雷电线一换,声音是一样的,但是我要是带这笔记本到国外再打开这个工程,声音就完全不一样了,我认为主要是因为中国和国外用的不是同一个电网,你觉得呢?
做了好几天的准备工作,我目前的工作流程和平时混音不一样,主要这次是集中混音,电视节目,所有的歌都在一个大工程下面,但是我让助理帮每一首歌单独建立了一个SESSION,混音的时候要单独打开每一首歌接着往下混,有的人的概念是整场既然都是同一个乐队,乐器都没变过,没有必要单独建档案。

如果是演唱会可能还好,我们这个不行,一场节目中编曲的风格太多了,我要根据每首的不同风格调整很多东西,比如比例、音色、动态、空间,风格变了就都不一样,既要保证整体的现场感,还要能听上去每首都略有差异,这就是混音师最享受的游戏。
我大概在模板状态下每首歌还要做的事情:
1、导入人声过我Focusrite 3的压缩
2、调整外录的延时
3、加EQ\RVOX\DE ESSER\EQ调人声
4、调整鼓组的音色、比例
5、调整各种小打
6、调整BASS
7、调整PIANO\KB
8、调整PGM
9、调整STRING
10、调整CHO
11、AUTOMATION
12、关闭VSC-2和MAXXBCL的BYPASS准备导出
13、导入现场视频检查
14、修改
15、发给制作人等修改意见
16、修改后发给视频后期

每首歌大体都一样,周而复始,需要从中找到灵感和新意去刺激自己,每次混完一首都会把自己掏空一遍,今天已经被掏空好几遍,准备回家睡觉了,明天见。

  
观众反应
:可能中国用水电,国外用核电的关系

6616
#10 17-2-19 00:24
混音日记 6
2月3日 调理助理第一天
   
  
我终于挂了,连续几天的混音,就年三十休了一天,扛不住了,昨天开始发烧,去医院又开了一堆药,只能休息一天了,今天继续回来坚持,但这些都不是重点,是我又被通知再换三首歌,我有一种预感,就是我出国前第一期算是混不完了,为防止事态进一步发展,我必须把所有混音中的内容传授给助理,希望他看我混两天后能记住所有的细节。
今天是来写个背书,给他看的,防止他忘了,我把细节罗列在👇。
1、人声要过Focusrite 3压缩,压缩量控制在3个分贝以内。
2、调整回录的采样延时数,我这里大概是77个采样点
3、调人声的轨道,当然我给他讲的很细,大家可以看这个视频,里面的步骤就是我经常调的,但具体的要听。

4、要用这个插件补一下高频,我很喜欢的。
5、检查鼓的相位
6、调整所有乐器的比例(效果器我的模板上已经都带着了,音色几乎是不太用动的)
然后我让他看着我混了一首,恰好天鸿来探班,我就让宇鹏按照我讲的试着混下一首,我就和天鸿去聊天吃饭了。
差不多两个多小时后我们回来了,问宇鹏混完了吗,结果他说弄完了三首,我就知道完蛋了,果真打开第一首我又混了两个多小时,实验告诉我,宇鹏真的记住了我所有讲的步骤,每一步都做了,但是音乐感觉的东西不是瞬间就能从我身上转移到他身上。

接着我继续讲AUTOMATION,这里我又零散的根据这首歌讲了很多,主要是编曲的意图和音乐感觉上的东西,边讲边做,这恰好也是最容易讲又是最没用的内容,因为换一首歌一切都变了,只能靠他瞬间的理解了。

宇鹏还需要继续加油,明天继续试验,我安排他早来,先混,我来了再改,我又一次感觉到了有助理的好处,我可以安心睡个懒觉了,主要是我一直低烧,并不是偷懒,明天继续检验。


6616
#11 17-2-19 00:26
2月4日 调理助理第二天
   
  
进入到了非常重要的时期,我为什么非要这么着急把宇鹏给训练出来,我明天的飞机,海毅还在泰国玩,当然白天玩晚上还要修唱,都是被我逼的,但是他要9号才能回北京继续后面的混音工作,6-9号这三天的空档不能没人混音,只能指望宇鹏了,这可能就是每个录音师职业生涯中命运给他安排的机会吧。
今天宇鹏早早的就来到棚里
了,我起床以后问他,他说已经做了三首了,好吧。
下午来到棚里,从第一首开始,明显比昨天进步很多,每一首都稍微像点样子了,该做的事情每一件都做的还可以,改第一首的时间也用了不到两个小时了,心里稍微不那么紧张了,今天确实没有太多时间了,离我走不到30小时。
整个下午又看着我混了两首,讲的不是太多,更多的是让他听,关键的时候我会让他听我在做什么,而不是看了。

今天下午有一瞬间让我有种穿越的感觉,仿佛回到了15年前,我跟着宫进生老师的那段时间,宫老师就是用这种方式让我看着他一首一首的混,他也是总提示我,让我听,看到的东西最终还是要换算给听觉你才能吸收,当时所学到的一切一直用到现在,包括用台子推推子的习惯,我到今天用鼠标推总觉得差点意思,当然那时所学到的一切都已融入在我的身体里了。

此刻我正在旁边写着日记,而宇鹏正在专心混音,听声音是掌握的差不多50%了,继续练习应该会不错,希望明天我改的时候时间能再缩短点,毕竟天亮后我的时间就不多了。
宇鹏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吸收到这么多跟他在北音录音系4年的完整学习生涯是分不开的,那时我也教过他,不过同时教过他的还有其他30多位老师,还与他毕业后这三年跟着其他老师一起工作也有一定关系。
说一下我这次混音的监听,都在这张经典的图里了
       
--自拍杆使用初探2
这是我前一阵的自拍,主要探讨的是自拍杆的使用技巧。
  
我这次去旅行只带了我随身的监听,以上那些都没带,所有他们混完发我的时候我要用👇的来审听。

我的qdc
  


6616
#12 17-2-19 17:25
124853492 发表于 17-2-19 12:00
王院长混的是不是耳畔中国

是滴

6616
#13 17-2-26 11:30
bruceli 发表于 17-2-23 15:06
王老师,初探自拍干那张经典的图里的耳放 请问是什么牌子型号

HDVD 800

6616
#14 17-2-26 15:52
混音日记 8
2月20日 回京后第一天开工
   
  
去澳洲自驾玩耍了12天,本来不该在这个时候出去的,但这是半年前就订下的事情,连机票都买好了,那时刚混完【跨界歌王】,心里只想找个机会去休息一下,就答应了同事年后直接走,当时并不知道要混这个跨年的案子,为了挤出这十几天的时间,过年也没休息,还好玩的很爽。
这是在澳洲唯一能让我挪不动步的地方。
   
在悉尼每隔几条街就会有家唱片店,顿时觉得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幸福感飙升,在北京。。。
      
原以为我可以在旅行期间继续写【混音日记】,后来发现我连写【旅行日记】的心情都没有,刚到墨尔本就收到了让我很头大的消息,第一期又换了3首歌!

还好那天是8号,距离第一期播出还有一周多的时间,我立刻联系还在泰国游玩的海毅(我们不是经常出去玩的,只是赶巧。),告诉他这个突然的变化,紧急制定方案,虽然我走之前差不多乐队部分所有的音色都调完了,但人声的部分和最后的AUTOMATION只能靠海毅来混了。

我安排了宇鹏帮海毅把要混的几首歌的准备工作做好,我能做的只能是等他们混完了发给我听了,还好10号我就收到了混完的版本,听完后就安心很多,提了一些零散的建议。

接下去开始了我的自驾旅程,我沿着一号公路一直开到12门徒,路上真的太美了,除了偶尔转弯的时候自然的启动雨刷器之外,没有什么其他不习惯的。
17号飞机刚落地我就立刻上网看看播出的第一期的最终效果,到家以后又连夜看了电视的回放版本,从网上搜来的版本一听头就大了,怎么又是单声道,不是说好的立体声播出吗,这下麻烦了,很多歌可能会出问题,看来第一期还是安心总结经验吧。

今天终于可以说是什么节目了,它就是安徽卫视的【耳畔中国】,百度百科说是“大型中国风音乐竞唱节目”。
以上都是昨天写完的,几个小时后发下一篇。


6616
#15 17-2-26 16:02
本帖最后由 半瓶醋 于 17-2-26 16:05 编辑

混音日记 9
2月21日 总结第一期
   
第一期17号已经首播了,虽然我仔细的听了各种版本,但每一种问题都不一样,所以想总结起来也比较困难,这也让我知道,在我之后可能还有几位不同的混音师在做不同的版本,但即便是这样,还是要找出一些下一期要注意的地方,可是第二期估计已经来不及了,这都是在我走的这段时间已经做完的事情。
我以一首歌的不同版本为例,大概说一下我关注到的他们之间不同的地方。
单声道版本


立体声版本
立体声音乐版本只能请大家移步到网易云音乐了,我不会如何加到微信公众号中。
混这首歌的时候是我临走的前一天,我记得我做完这首歌的AUTOMATION,跟宇鹏说,要认真对待我们混的每一首作品,对我们来讲可能这只是一个活,但对这些素人歌手来说,这很能是他职业生涯中唯一发表的一首作品,我们混完了可能不会再听了,可歌手可能过了多少年还要时不时的拿出来回忆一下,尽我们的努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最好吧,我每次说教的时候也不知道现在的小孩能不能听进去。

我从几种不同听感下总结了一些修改的方向,但是估计得用在第三期了。
1、混音电平要继续减小
现在在部分版本中会有过载的现象,为了适应后期的其他编辑,只能我这里小一点来适应他们了。你会问难道没有个固定标准吗?恩,迟早会有的。
2、注意动态控制
混音动态越大,响度会越小,后期为了追求响度,使得音乐到了副歌的段落整体被压扁了,对我们来讲就是混失败了。
3、注意人声比例
部分歌会觉得人声小,因为我是按照立体声播出混的,没有太注意单声道兼容,我知道这是民歌节目,大家一贯都觉得人声应该站在最前面,压倒一切,但重复别人走过的路从来都不是我要干的事。
4、人声混响
同样是因为按照立体声混的,混响整体偏小,第一期播完导演的反馈就是,混响太干了,民歌必须听到混响,要不然有一拨人听起来难受。
捞仔老师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风格处理,我一下就清楚这深层的含义了。
我们都不是想重复以往的人,很多前辈做的很优秀了,我们除了继承其优点外,还应该多去实践是否有其他可能,民歌不应该只有一种样子,而混音师恰好是能决定今后这类风格到底长什么样子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