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一些音频处理的小建议。

( 34 )
 
[收藏]
-  第 1 页  -

4632
#1 06-7-3 22:05

一些音频处理的小建议。

By:Paul White

第一点

1:在MIX的时候,不知道大家在AUX反送混响信号的时候(无论是SEND还是RETURN),大家有没有处理这个返回信号的Pan呢?可能某些软件默认这个信号和原始信号的PAN设置一样,也可能不一样,但我们先不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先关心一下为什么需要从新设置AUX SEND(RETURN)的AUX。
     首先:一般情况下,我们MIXING的素材都是MONO的,比较少的STEREO;那么我们到底是选择MONO型的AUX发送还是STEREO的混响发送呢?这里我建议大家可以前后对比一下,看看有什么区别。我自己一般都说用MONO的混响效果,或者STEREO 的混响效果,在返回的时候设置信号为MONO。
     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其实很简单,你对所有的原始轨道做PAN处理,为的就是要区分开他们,让他们清晰。然而反送的信号,同样需要设置,因为他们都是返回到中间那一点。你想想所有人声、乐器的混响反送都堆积在中间一点,后果是多没郁闷,就像帮你的歌曲盖上一层油膜。
     这里如果有朋友是用SAWSTUDIO,大家就能更明显的感受到,因为SAW是默认返回中间一点的,需要你去再调整PAN的设置的,可惜SAW的pan设置那里没有数字显示,全凭你的耳朵反应了。

顺带说一句,混响发送的推子前后是有不同的,最简单的了:推子前是音频信号在没有处理过的情况下发送出去,而推子后就是音频信号经过推子这个“效果器”后再发送出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8027
#2 06-7-3 22:18
我个人有时对于两个mono轨的STEREO会把L的返回pan 设置的靠右些,把R的返回设置的靠左些,可以提高融合度,当然视情况而定,有时这样会让声场浑浊。

4632
#3 06-7-3 22:40
第二点,混响

    混响可以说是MIX中很重要的一环了,混响能让你的声音和乐器变得融合,但是加太多了,就会让别人感觉到你的声音靠后了,乐器靠前了。这是很多朋友刚刚开始学习mix的时候都会范的错误,那么大家可以做一共试验,通过Pre-delay来控制混响气氛和距离,首先我们设置一个混响的Predelay为了60MS-100MS,然后再加大你的早期反射声音(这里可以提高干声的音量),最后慢慢调节的DECAY(DECAY也是一个反应空间大小,声音是否干燥的参数,可以参考《UNDERSTANDING REVERB》),这里建立再做流行音乐中不要用太长的DECAY,除非你民歌或者某些JAZZ。这样的设置会让你的REVER没那么跨大的效果声音,感觉上没那么湿了,而且同样的办法也能用在其他乐器上,通过PREDELAY来设置乐器的距离,和人声错开。(这里是我更具PAUL  WHITE的文章自我理解,写出来的,当然也有不对的地方)。

然而在混响之前非常建议使用一个EQ和DELAY,而不是混响插件自带的组件(当然面对的是非效果卡和硬件支持的混响效果)。
这里顺便说说,不用混响,纯用DELAY,看看效果如何,老外有些录音师是不用混响的,我自己尝试过,效果还不错的,不过是用耳机听,没用音箱听~明天写一份report给大家看看。

另外提一点:一定要把齿音弄自然了,才加入混响,不然你会后悔的,而且十分后悔。还有:正常情况下,混响之后千万不要用GATE,除非你是特意的,但情愿用GATE REVERB做这个特意的效果可能更好。原因很简单:GATE如果做自然了,所产生的细微声音,REVERB能很容易的掩盖掉,但是相反,REVERB的尾巴很容易被GATE给弄掉。

[ 本帖最后由 Ying 于 2006-7-3 22:46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632
#4 06-7-3 22:47
关于混响的再罗嗦一句:混响要用你手头上最好的!

4632
#5 06-7-3 23:08
第三点,关于压缩

人声很多时候都需要压缩,,但是在录音的时候不太赞成用压缩,除非你真的很需要。如果在你真的很需要的情况下,那么你就用有个小的压缩参数设置,让录制的人声稍微平坦一点,例如:因为歌手的摇摆,或者气息运用上的问题,又或者其他的关系,可能导致歌曲音量的起伏很大,而这个时候你录音用推子自动化(automation)的话,我觉得你是一位很有耐心的大师了,这不是贬义,绝对是褒义,因为我自己觉得automation真的很累,所以我选择了加入少量的压缩,一般情况下都是-5dB THRESHOLD,2:1的RATIO,GR的显示-1dB左右。这样能使你的录音波形“平坦”一点。

当你在MIX的时候,才运用一个参数设置比较大的压缩,例如-10dB;3:1等等,顺便也透漏一下,在外国,很多音乐工作者都在追求一个最好的录音效果,某些人认为在这个基础上加混响是失真,是不自然的,所他们不会很少用动态效果来控制音量,当然他们也承认压缩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里大家也应该明白到:一个好的录音已经等于成功了一半了。

在MIX上加压缩的时候,如果你用的SAW,那么LEVELIZER和SAW本身的压缩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你不是用SAW的,那么很建议大家用有拐点设置的压缩,某些情况下,软拐点会比硬拐点更加优秀,声音更加自然,更加柔和,曾经某文章建议在鼓组的BUSS 建议使用少量的软拐点压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632
#6 06-7-3 23:13
很多朋友都问,到底是EQ先还是COMP先,其实也没有什么定论,但我自己是这样用的:首先压缩是降低大的声音,而提高小的声音,这是压缩最通俗的解释,而这个过程不但把低的声音提高,也会把小的噪音也提高了,所以我会先用EQ把正规声音处理干净了,然后才进入压缩。

当然也有的人先压缩是有原因的,例如很多外国论坛上都说道,他们把压缩当一个制造声音的工具,在鼓声中他们用压创造他们的想要的声音,然后才用EQ处理这个声音,让他变感觉。所以到底是那个先行,只要明白一点:你到底想要干什么,你明白了你自己在干什么,那么那个在前都是可以的。

4632
#7 06-7-3 23:17
GATE,在录音的时候,不要滥用,因为他会把小于GATE阈门的声音全部去掉,这样是一个十分恶劣的后果(当然你用GATE来处理鼓组的漏音是可以的,完全正确的),所以录音的时候要慎重考虑是否运用GATE,但在MIX的时候运用GATE确是十分有用的,能消除很多不必要的声音,例如在录制的时候产生的细微声音(千万不要说为什么不在录音的时候就用GATE除掉呢?其实很简单,如果你有把握除掉,那么你就用吧,但如果你没有十足把握,还是乖乖的在MIX里面除掉,毕竟MIX的时候有TAKE TWO,而RECORDING的时候,是没有回转的余地的。

4632
#8 06-7-3 23:36
第四点:
关于鼓声的一点小提示
正常的情况下,BASS和KICK DRUM是不加混响,但是如果你需要某些艺术效果,那么就建议你运用这样的混响设置:AUX发送混响的时候,对这个发送信号做低频滚降,用短的混响时间,通过一定的PREDELY加入一点气氛(当然如果有ambience 模式的混响,那么你就用一个短的),这样就会变得很泥泞,而尝试用一个GATE REVERB也是十分不错的选择。

而置于其他鼓声的混响,也是建议用低频滚降,减少低频进入混响,使得声音保持干净,不泥泞,这些都是新手往往出错的地方。

4632
#9 06-7-3 23:58
最后EQ,很多朋友都问,如果用EQ?其实用EQ最先应该时扫频(不要过分的相信的频谱器),而扫频,PAUL WHITE介绍这样的方法,首先你把Q值设置成最大,然后把所有的轨道一起播放,预先把你的GAIN提高6到10dB,然后移动你的频点,直到被扫频的对象在整体中凸现出来了,最后你就开始慢慢的收缩你的Q值范围,当声音开始接近你心目中的感觉,那么你就可以先停下来,调节GAIN的数值了,先降低3dB,然后再慢慢调整,当声音已经很接近的你想要的声音了,就开始再次调整你的Q值范围,先收缩,然后慢慢的扩大,直到你满意位置。

而说道EQ,你可能想起,EQ是用来让你的声音不会互相打架的工具,但第一步不是调整EQ,而是先音量,让所有类似频率的声音(例如BASS 和KICK DRUM)不会频率紧接而出现不好的反应(可能因为同频率而导致音量提高等等),然后就是PAN,对于高频乐器,音量控制以后就用PAN来设置他们的不同声向,然后才对EQ,而最后就是空间感觉的处理(DELAY或者REVERB)。这是英文版本的混音工程师手册的总纲,当然中文版本的录音工程师手册也有少量的提及(编译),然而这个只是一个标准顺序,再你运用的时候不需要照搬。

1544
#10 06-7-4 00:05
抢................................

4632
#11 06-7-4 00:23
这里是PAUL WHTIE的经验和我少少的理解,所以可能有错误,希望大家一起讨论

388
#12 06-7-4 03:35
谢谢斑竹的文章,顶一个!!!

7177
#13 06-7-4 09:32
顶了..谢谢

13670
#14 06-7-4 11:07
在混響方面, 確是很多人使用mono的, 大多都跟樂器的位置相同來凝做一個特定空間給樂器。但如果是立體軌道, 例如是一組弦樂, 則建議使用立體聲的混響, 大前提當然是要達到心目中所須要的, 因為這些都是一種手段, 沒有黃金定律的, 有時若用簡單的手法可達目的, 那就最好不過了!

[ 本帖最后由 himhui 于 2006-7-4 11:13 编辑 ]

337
#15 06-7-4 12: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