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教程] 编曲者容易忽视的一个声音概念

( 66 )
 
[收藏]
-  第 1 页  -
#1 09-10-15 21:51

编曲者容易忽视的一个声音概念


128
【编曲者容易忽视的一个声音概念!】

首先提出一个编曲的声音概念,或者说是声场概念。就是让你做出来的编曲的每个声音是从同一个环境里发出来的。
当然这不能说是小弟原创,其实也有很多前人提出过,我也是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得出来的。(似乎还没清楚我要说什么,没关系我慢慢道来,我想尽可能的用简单的方式阐述清楚)
先提一个问题--你在做编曲的时候,建立过程,选择好音色之后,会不会把所有音源自己的混响效果器关闭掉呢?
也许很多人没注意到这一点吧。
不关掉有什么不好的呢?--由于每个公司出的音源自带的混响效果器都是不一样的,简单说,你选了一大堆音色,这些音色各自拥有各自的混响,那么把他们放在一起会导致什么呢?就比方一个在大草原上唱的Vocal和一个在Studio里弹的钢琴合在一起的结果,就是不融合!或许你选择的每个音色单独听都很好听,但是把不同声音环境的音色放在一起就难免会出现一些声场上的不融合。有人就问过为什么自己挑的音色就是不能融到一起去呢,或许这就是一方面的原因。
当然如果你的编曲里只用到一个白金管弦乐音源,那么他们的混响效果器是统一的,这时候你可以不必在乎这一点。
那么为什么要关掉呢?我想说的是这个声音概念,假如你关掉每个音源自带的混响器,然后自己再建立一个FX效果轨道,添加一个混响效果器,把所有音源的虚拟输出通道发送到这个效果轨上来,给他们统一一个空间,那么声音会融合得多。这样先构建好你的空间,再去编曲,也许你就不会再挑错音色,不必为了觉得声音某个地方不对去加一些不必要的乐器。
其实这个概念在Logic这个宿主里面体现得很清楚,在Logic里面你打开一个编曲模板,所有的音色就已经自动的给你添加好一些EQ 压缩 混响 等效果器,已经帮你构建好一个统一的声场环境(当然EQ 压缩等是为了调节音色达到一个最满意的状态,我主要强调的是空间--混响),这样在你开始编曲的时候思路会更清晰。

说了这么多也是白忙活,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吧:
我简单的做了一小段音乐,下面是使用到的音源,用了罗兰管弦乐的Flute,PlugSound的ClassicPiano,ADD的Poprock(medium),Trilogy的电贝司。

图片红色框住的地方就是每个音源自带的混响效果器,可以在这些地方把声音关掉。
然后先来听一下第一个文件是打开音源选好音色之后不做任何处理做的,仔细听声音是否融合,声场是否不统一。

接下来再来听第一个文件是把所有音源的混响效果器关掉之后的声音,音色全部变干了,也不好听了,但是声场上又是怎么样呢?仔细听就知道!

接下来看我关掉所有音源自带效果器后,自己建立了一个FX轨道,把音源虚拟输出发送到这里面来,统一一个混响!
图:
然后再来听它的声音,是不是融合一些了,而且声场是统一的。当然别以这个为标准,我只是随便选了一个参数,简单调了发送量而已。只是为了示范!


相信看完听完你应该了解我要表达的这个概念了吧。当然,我所说的这个概念,这种做法不是绝对!你也可以什么都不做,等到编曲完成后到处分轨的时候再关掉音源的混响。甚至你觉得你选的音色哪怕有混响,但是听起来舒服,融合,那也不必搞这么多费事!我的目的只是提出这样一个做法和概念。当然这不是绝对!
(当然这纯属个人意见,欢迎大家拍砖交流。)


PS:补充---
不要把构建空间看做是混音师的事情,别把一大堆事情交给他!你是一个编曲者,那么你要什么样的声音,你的乐队在哪个录音棚录,每个乐器在做在右,这些都是你的设计,如果前期可以做好,又何乐而不为之。

我不知道我发的图在发帖后能不能看见,音频能不能听到。因为贴图一直没经验,谁要是乐意的话可以教教我!
如果看不见我再把文件传到其他地方!!!



终于O了。。。第一次写这么多废话在这里。

                                                                                                                   步鸿
                                                                                                                  2009-10-15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观众反应
:其实就是模拟现实演奏
:非常同意!我讨论EW和VSL时也说过这问题。
:步鸿,一直很想你的那个网站!
jtg

127
#2 09-10-15 22:02
顶了!!我好像被你一说发现了点什么

9
#3 09-10-15 22:06
哈哈哈哈~我耳朵不好使~听不出来·
我是菜鸟
给你顶顶~

533
#4 09-10-15 22:11
非常感谢,我以前一直没明白的事情,让你说中了一部分,相信音色不融合,混响声场占了一部分,应该还有别的原因 ,我实验了很久无法解决,干脆就用HY 2+真实乐器得了,这样一来倒是省事,音色也融合了,正在下载巨人,VR2的综合音源,到了真正有融合音色能力的时候再多音源组合

4481
#5 09-10-15 22:23
另外也可以考虑不同的思路:
混响有时候会给音色遮丑,进而给音乐本身也有些遮丑作用,比如乐句连贯性、顺滑程度啥的会受一定影响。有时候可以理解混响是润滑剂,搞不好会影响你继续细细研磨的欲望。就像我们不用HiFi 器材来干活的道理是一样的-----避免染色。

当然,如果经验丰富就应该没啥问题。
观众反应

5826
#6 09-10-15 23:13
黑毛哥又出现了大家快出来看啊!!!

6266
#7 09-10-15 23:55

回复 abyss 在 #6 的 pid=2410388 的贴子

不许围观!

853
#8 09-10-16 00:06
是提出一个好问题 不过不过 原来的音色混响 的东西还是有他实际的意义 还是值得研究 ,当然步鸿的提出的方法 快刀斩乱麻 值得提倡

6266
#9 09-10-16 00:06
说得很有道理,我也注意过这个问题。我遇到的困惑是当我给它们建立统一的混响后,并没有解决问题,甚至那些音色变难听了。这个混响效果器不大好伺候,或者说没有相当的经验和技巧很难做到比音源自带的效果更好。

6266
#10 09-10-16 00:16

这是我很早尝试使用Edirol HQ Orchestral时做的一个片段,用了自带的效果器,效果器参数也没修改。我调不出比自带效果器更好的效果,这是一个音源的情形,如果是多个音源的话,情况更复杂,难度更大。也许对于专门做混音的人来说很容易。
原帖:http://www.audiobar.net/viewthread.php?tid=155091&highlight=rol%2BHQ%2BOrchestral%D3%D0%C3%BB%D3%D0%C9%FD%BC%B6%B9%FD%A3%BF
观众反应
:还是学过管弦乐的好,简单都好听

1540
#11 09-10-16 00:25
补充一下,很多时候不一定要统一的声场的吧,比如,台湾的流行乐,很多都把弦乐搞得很虚,给人一种很宽的感觉,要灵活应用,

楼主说的,在编曲的时候最好把混响关掉,拿给混音师混音的时候,会比较有利。

4336
#12 09-10-16 00:33
这个尝试过
音色确实难伺候
花了一大堆时间不说,容易越搞越糟

归根到底是自己功力够不着

6266
#13 09-10-16 01:04
我还做过一次比较极端的事情。几年前了,用MOTIF RACK 、SC8820、黄金管弦、Edirol HQ Orchestral四个音源,各用各自的效果器,当时我还没意识到那些音源的效果器有很大的差异。吉他BASS鼓钢琴是MOTIF RACK的,其中BASS不加效果(是干声),其他使用插入效果模式,就是说它们的混响都是不同的;而管弦乐器是四个音源叠加的,每个声部都是使用了不同的音源齐奏,当时是为了使声音更丰满,但是由于中低音区缺声部,叠了那么多遍并没有变丰满,仍然单薄。不过好像也没有因为各自效果器的差异而混乱不堪。如果把它们的效果器都关了,自己加效果的话,我一定只会做得更糟。现在虽然有了这个意识但是感到要解决好这个问题仍然很难。有没有一些基本的法则可以遵循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09
#14 09-10-16 09:30
又学到一招

490
#15 09-10-16 09:43
原帖迷离 于 09-10-16 01:04 发表
我还做过一次比较极端的事情。几年前了,用MOTIF RACK 、SC8820、黄金管弦、Edirol HQ Orchestral四个音源,各用各自的效果器,当时我还没意识到那些音源的效果器有很大的差异。吉他BASS鼓钢琴是MOTIF RACK的,其中B ...

并不一定说,必须要干声然后统一分配效果器才叫好。
制作效果无非是两种效果。1是还原真实演奏,2是做出真实以外自己要的效果。
所以说只要效果好,怎样做倒是不重要的。
但是楼主说的事情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比如你做真实的演奏,却用了很多插件自带的不同效果,那么作为真实演奏来说,一个大厅又怎么可能出现在如此众多的混响等效果呢?所以说,为了真实,很多时候也该考虑,全面用干声,后期统一再用各种效果期做处理,这时候不光融合度要高,而且对于真实度来说,也是更高的。
按个人习惯来说,例如交响乐,如果没有录音,是纯midi制作的话,我一般会为弦乐组,管乐组,打击乐,钢琴,单独使用混响,而且效果之间的类型是基本相同的,分组的目的主要是想让声音按组处理,更有层次。某些特殊的音色,我也会单独分配混响,比如有些浑浊的音色,在混响的低频部分我会单独给他做夸张的削弱处理。当然我说的方法不一定是科学的,但是可以阐述清楚这个道理就行了。
这也是很多制作管弦乐的朋友,大多采用维也纳制作的原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