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编曲作曲逆向思维

( 5 )
 
[收藏]

129
#1 09-2-15 22:49

编曲作曲逆向思维

很少有人会想到五度创作,一首歌的形成,歌词或是旋律为一度、二度创作,看先出词还是先出旋律,编曲为三度创作,歌手通过自己的理解又会有四度创作,那么这个时候就到了关键的时候了,观众在听音乐(歌曲)的时候又会有自己的感受,我把它称为五度创作,或不管他有几度,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在这里,观众的感受。
        有时候我们不妨尝试一下逆向思维方式,在编曲的时候反过来考虑一下,先理解歌词,熟悉旋律,然后从大众的角度出发试一下,不一定非要是自己的感受,作曲与编曲都是很主观的,作品流传到社会上如果符合大众的口味、审美那么大家也就爱听、爱唱,就会流行!所以,流行也并非不可把握。既然想要流行,就不得不考虑时代审美问题,这是一个很宽广的的话题。
        记得有一位学者说,中国的审美就像一个金字塔分为四个层次,
一、底层媚俗。(我称通俗、大众审美)
二、含蓄。(中国人不会直接说“我爱你”,总喜欢含沙射影)
三、矫情。(你去泡妞,不会一来就要打ber吧,表达一个意思,翻过来,覆过去的的,才有回味吧)
四、病态。(当你的审美与大众不符或超前时,你就站在金字塔顶端了,不被人接受。这时候你的审美观很有可能反过来影响底层,也就是大众,成为流行)

希望在这里与大家讨论!

3270
#2 09-2-15 23:03
楼主写的蛮好的~~我是病态……因为当老处男当得太久,我的东西都是性压抑的产物……
观众反应

1190
#3 09-2-15 23:43
总命题——为谁而作!

一,为别人。别人是那类人?词是那类词,曲是那类曲。你就往那个类上靠着编吧。

二,为自己。自己是那类人?词是那类词,曲是那类曲。不管,自己是那类就编那类。

相比之下,你会发现二是许多业余编曲的习惯,也是高高手的习惯。

而一,是大多职业编曲者所为。许多新手无法坚持自己,最后也会变成一。

不为所动,坚持自己,耐住寂寞,可能一名不闻的死掉,可能成为高高手。自己选吧。

[ 本帖最后由 badliv 于 09-2-15 23:47 编辑 ]
观众反应
:颇受启发……

1284
#4 09-2-16 00:16
四个层次的话是马未都说的,说的是中国古代文人的趣味,不过由于我国几十年前才文化大洗牌,现在大多数人们群众,包括中国的知识分子,普遍还处在第一层第二层之间呢,贵族式的怪异趣味估计还需数代人的培养。

124
#5 09-2-17 00:40
看来我病态的不轻。。。。

1883
#6 09-2-17 14:28

回复 loskyo 在 #1 的 pid=2231581 的贴子

差点理解成II-V-I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