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会想到五度创作,一首歌的形成,歌词或是旋律为一度、二度创作,看先出词还是先出旋律,编曲为三度创作,歌手通过自己的理解又会有四度创作,那么这个时候就到了关键的时候了,观众在听音乐(歌曲)的时候又会有自己的感受,我把它称为五度创作,或不管他有几度,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在这里,观众的感受。
有时候我们不妨尝试一下逆向思维方式,在编曲的时候反过来考虑一下,先理解歌词,熟悉旋律,然后从大众的角度出发试一下,不一定非要是自己的感受,作曲与编曲都是很主观的,作品流传到社会上如果符合大众的口味、审美那么大家也就爱听、爱唱,就会流行!所以,流行也并非不可把握。既然想要流行,就不得不考虑时代审美问题,这是一个很宽广的的话题。
记得有一位学者说,中国的审美就像一个金字塔分为四个层次,
一、底层媚俗。(我称通俗、大众审美)
二、含蓄。(中国人不会直接说“我爱你”,总喜欢含沙射影)
三、矫情。(你去泡妞,不会一来就要打ber吧,表达一个意思,翻过来,覆过去的的,才有回味吧)
四、病态。(当你的审美与大众不符或超前时,你就站在金字塔顶端了,不被人接受。这时候你的审美观很有可能反过来影响底层,也就是大众,成为流行)
希望在这里与大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