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染色的问题,其实我们没有必要放大这个东西产生和应用的必然性,甚至是决定性的意义···对于每个设备,所谓染色基本都是属于功能性的附带产物···
我也不认为非要分开来说要或者不要,什么时候要又或者什么时候不要的法则,美的最基本的本质是:平衡!···这是终极目标,不管中间有没有或者要不要分阶段来个小目标,实现这个终极目标才是根本···灵活一点的思路可能才是殊途同归开阔思路···毕竟染色没有绝对分界线,也没有绝对无染色的设备···清淡本就是染色的一种,如白色、无色都在PS作为颜色运用一样···并不是只有黑色那样深浓才叫色彩···
当我们发现一种方法、一种选择,在一定的范围和风格里有效,我们更多的应该感觉我们又多积累了一种运用的可能,而不是抱着采摘到西瓜,就一定要扔了玉米或者是芝麻···更宽泛的说,混音的艺术就是在于不管什么材料,能富有想象力的把他们搭在一起,产生听觉审美的工作···有很多时候,材料也许我们不能更多限制、挑三拣四,但是美化它们却一定是必要的职业能力与目的,所以···来料可能是随机的,那么···多变的思路也是必然的···这种能力越强才越会接近大师状态···因为,这个世界现存的大师就是多样的,不唯一,也不唯二,面对不同素材,他们的手法也是多样的、多元化的···,开阔的思维或许才能更好的容纳这些···
最后说一句,染色没有一些人说的那么夸张,也不是所有问题都如论坛里一些人认为的那样:就是或者都是因为染色!过分强调染色,设备的客观因素被放大,主观的能力因素被无形中缩小,混音在一些人眼里就是挑染色,而不是能力与手法···!这种呻吟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菜菜好记的漂在水面上的几个词儿,都会成更多成为他们做不好事儿的不成功借口···不是真的就是这样,而是这类词很容易被菜鸟抓住而已,恰恰是这个圈子里的传染性又极强(基本认知不多、实践就更少,思考不也都毫无深度和全面性,甚至还没有任何判断力,仅凭的就是“听说”,然后再把它变成“定律”或者“
传说”)!···但是说到底,平衡,才是高深与永恒的标的,无关音染多寡有无···更不是几个标签式的定义口诀能解释的···很微妙多变的···
本帖最后由 yousing 于 21-11-5 19:02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