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mwxf (客随主便),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23 20:50:13 2005)
张艺谋到了夏威夷的事情,我早就知道,但并未留意,因为对他我并不是十分的熟
悉, 即使看过了他的很多电影,我却没有追星的感觉。也许是年龄的原因,我已
经过了对什么事情会有所痴迷的阶段。而前两天的开放座谈会,一方面由于自己的
繁忙,另外也预感到拥挤的人群不会使我多出任何收获,所以也没能参加(后来根
据一个参加了的MM反映,的确人多得挤不过去)。直到星期四晚上,我的老板给
我打电话,邀请我同他的太太一起去看电影,张艺谋的片子,我才翻了翻手中的夏
威夷国际电影节的节目单,发现竟然没有电影的具体的名字,顿时感觉有点子神
秘,去网站上找了一下关于他的电影节主页,发现连接是《一个都不能少》。 我
之前看过这片子,对这部老片子仍然如此神秘不觉有些失望。但既然是老板盛情邀
请,我又怎敢不去。于是今天早上,硬着头皮,参加了夏威夷国际电影节张艺谋片
子的首映式。
开幕式早上9点钟开始,一个美国导演做了简短的介绍,介绍了国际电影节的情况
以及张艺谋的一些背景。事实上张艺谋已经在12个小时以前离开夏威夷去了日本
参加那里一部新片的首映式。导演介绍说,今天我们应该看得是《一个都不能少》,
但是,他告诉大家,根据以往的经验,等一下放出来的片子,应该不是《一个都不
能少》,因为从中国来的片子,实际放映的片子极少是能够跟事先通知吻合的,中
国的导演们和工作人员们会随时更换准备放映的片子。这是观众们发出了善意的微
笑。事实上,根据介绍,最新的拷贝是今天早上6点30才刚刚运到,应该就是与
在日本东京电影节播放的新片。这一下子让我多了许多兴奋,之前看过一些关于千
里走单骑的报道,知道是一部文艺片,而且是反映人性的片子,但具体了解不多,
这回有了眼见为实而且几乎是第一轮观看的机会。
灯光渐暗,电影开始了,果然打出来的片名就是:
《千里走单骑》
故事从日本开始,开场连续的日语对白和高仓健的出场让在座的美国人多少都有点
摸不着头脑,因为这是地地道道的新片,甚至有人开始怀疑起拷贝是否错误,但毕
竟很快进入了主题。一个日本渔民(高仓健)跟在东京的儿子建一(中井贵一)因
为交流上的隔阂造成长久的双方分离,断绝往来多年。贤惠的儿媳妇(寺岛忍)试
图解决这一问题,然而未能成功。这次儿子因病住院,儿媳给公公打电话请他来东
京跟儿子见一面, 父亲于是乘坐火车来到了东京。但是病房里儿子拒绝尽自己的
父亲,老人伤心地沉默的离开,儿媳追出来送给公公一盘录影带,希望公公看一
下,借以让老人了解儿子的内心世界。
镜头转向了录影带,建一作为云南地方面具戏的爱好者,拍下了云南丽江的一些民
间艺人的唱戏的镜头,其中艺人李某(对不起,忘记了他的名字,长得有点像张艺
谋的脸)唱完一出戏后,对着镜头说,今天不在状态,下次要表演他的拿手好戏---
千里走单骑,就是千古传颂,中日皆知的关公戏。他自认为是最优秀的唱戏人才。
建一承诺转年继续来拍,专门拍这出千里走单骑。
电话响了,儿媳打来电话,哽咽着告诉公公建一其实得了肝癌,而且已经是晚期。
沉默的公公于是决定,亲自去一趟中国丽江,帮助儿子来完成他的一个承诺与愿
望。老人打电话告知儿媳并要求保密,于是观众随着镜头转到了丽江。
老谋子的摄影的确不同凡响,自然风情,民俗文化,相得益彰,把丽江的纯朴浓厚
的民风和秀美宜人的风景巧妙的融合在剧情的发展中,让人颇有目不暇接的感觉。
来到了专门演这种民间艺术的村落,在导游兼翻译蒋雯的带领下,见到了该村的导
游邱林。
新一代的谋女郎蒋雯的气质风情与之前的巩章等人截然不同,在下看来应该是很亲
切,自然,真实而又不是那么美丽却很有魅力的邻家女孩。而饰演邱林的演员就是
名叫邱林的本人(群众演员)。从此,整部影片全部成为群众演员的天下。民俗本
色,人性本色,在这些自然的群众演员的发挥与表演下,把真实的丽江的热情,风
土 描画得淋漓尽致。
在邱林的安排下,一个演员正在上戏装,拿大刀,蒋雯很奇怪,因为这个艺人并不
是李某,经询问得知,李某因为私生子被别人取笑,拿刀伤了人,被判三年徒刑,
进了大牢。于是蒋雯只好给老人解释这样的情况,并开始返程。在路上,老人拿出
钱给蒋雯,要求她帮忙想办法进中国的监狱排李某的戏。蒋雯告诉他,这超出了她
的能力,表示爱莫能助,于是老人一怒之下要求解雇蒋雯,回村庄。
村里的导游邱林,会几句日文,也会几句英语,但都是半吊子,基本上属于“哈喽
啊,饭已OK啦,请下来米西吧“这样的水平。这样的语言为他赢得了观众的喝彩
和微笑。如大多是中国人一样,他质朴,幽默而热心。 不同于蒋雯,他认为这件
事他能够办成,收下老人的酬谢费用,他开始准备行头。蒋雯知道这件事的难度,
于是告诉了老人申请进监狱拍戏的程序,并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以免半瓶醋的
邱林无法了解老人的想法。邱林于是背着行头,拿着大刀,与老人上路了。
邱林这个人物的真实感极强,他是小人物,他很土确很自信,在后面表现得更明
显。他也喜欢钱,知道自己的帮忙是需要酬劳的。从任何一方面来说,邱林都比关
老爷更真实,千古流传的中国文化,一个“义”字,涵盖了太多的东西,但真正的
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其实远远比义着一个字包含的内容更广阔。张艺谋通
过这个小小的人物,在后面的剧情中,还会反馈给大家更多的东西。
两个人来到了丽江外事办公室,李彬主任(群众演员,叫李彬),热情接待了他
们,但是表示了这件事的棘手与为难。邱林无法把日语表达出来,抱着词典给老人
翻译,错误百出,日文英文混杂,一般是这样的对话:you know? 法律,然后用日
文加一个词。老人固然无法明白,但观众却早已发出会心的微笑。于是只好拨通蒋
雯的电话。通过电话,老人知道了事情复杂困难超出想象。
在一个语言不同的国家,一个全然陌生的地界,一个举目无亲的环境中,老人想出
了最后的招数。晚上,当李彬主任结束会议时,邱林一个人抱着一卷录影带等着大
家。李主任招呼与会的人一起看,在录影带里,老人哽咽着诉说了自己来完成儿子
最后愿望的事,并出示了刚刚制作的两面锦旗“谢”和“助”。颠三倒四的邱林通
过蒋雯发来的传真翻译给老人录像做了现场同传,当然不会忘记根老人的锦旗出示
的顺序搞混乱。但是李主任和现场的人都感动了,连夜请示省外办联系省监狱,开
绿灯放行。而邱林事实上也就在此时作了一个决定。
于是次日,邱林跟老人一起来到了监狱。
这不是主旋律影片,但是张艺谋巧妙地把中国的监狱的情况和政策反馈给大家,半
军事化的训练,为犯人准备的娱乐中心,热情政策感强而又不缺乏灵活性的陈警
官,犯人中的小乐团。透露出来的信息和真实性要远远大过主旋律的影片。
一个民俗剧种在娱乐中心的顶调球灯下即将开始上演了。李某全身披挂,手擎大
刀,摆好了架势。音乐起,应该开始叫板了,李某没有动,音乐再起,李某还是没
动。邱林,陈警官上前询问,揭开面具,发现李某早已是泪流满面,涕泪滂沱。他
诉说着自己对自己私生子的思念,诉说着自己的委屈与辛酸。是的,面具上的毫无
表情并不代表着我们内心毫无表情,深深压抑下的情感不能爆发,因为一旦爆发出
来,就无法收回。在现实的生活中,在网络上,面具的含义不言自明,但能够逃避
面具的,能够面对面具的,现实生活中有吗?
戏看来是没法演了。但那种父子牵心的感觉一下子把日本老人的痛勾了起来。老人
又添了一个心愿,要让李某父子见上一面。晚上,老人拨通了蒋雯的电话,请她帮
忙告诉邱林带他去一趟李某儿子的家。。。。。敲门,邱林进来,放下装钱的信
封,又闪了出去,那里正是邱林曾经收下的老人的钱。老人打电话问蒋雯,蒋告诉
老人,邱林将带老人去李某儿子所在,偏远难走的石头村。但是钱,自从知道了老
人的目的和背后的故事后,邱林就决定把钱退给老人,为了帮老人了却弥留的儿子
最后的愿望,邱林和蒋雯决定尽全力帮助老人,分文不取。
万里孤身一人来到丽江的日本老人沉默了,他没有说话,但他分明感受到了亘穿中
国历史的“义”的分量。我不知道日本人是否跟我们会对影片产生同样的感觉。但
我分明感觉到那种在普通生活中的义。一种善良的中国人对同样友善的日本人的
义,这里有文化的不同,也有文化的交汇。生活的影片不涉及历史,但我却希望日
本人能够从中了解,讲“义”的中国人对待历史的态度何尝不是如此。一个善意的
道歉,一个真诚的祝愿,一个友善的行为,其实都会有助于消除历史的隔阂。这是
中国人骨子里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