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frog 于 2006-4-2 17:20 发表
谢水憧:有所悟:
1.我写小型管弦乐队总谱习惯了,音量的起伏一靠乐器演奏控制,二靠乐器的增多叠加,MIDI是靠对某一乐器的夸张和压抑其它乐器来实现的.
2.在后面的乐器应先EQ突出一下细节再做声场处理.
3.适 ...
个人观念.还是配器方面的.因为,通常对于小型管弦乐队做eq修改,只是为了得到比较好的音色!所谓细节,还是要靠尽量体现该乐器来搞出来.这还是牵扯到配器上来了.声部越多.细节则体现地越少.声部越少.越能体现出主奏乐器的细节.交响的动态就是这么出来地.个人认为,个人认为!!
然后关于延迟和房间混响.
在录音方面,录音师主要在后期用延迟器,来模拟声音的近次反射,得到那种微妙的复合音色,都不会用太大的延迟.时间顶多不超过50ms.以前木有混响器的时候.都是靠在离声源n米以外两个垂直于乐队纵切面的话筒(ab制为录音师所喜爱)来拾取混响的声音.可以推出.现实情况下,由于声音各频段的波长不同.然后录得地混响声也有频率特性.这个具体可以参考些混响的教材.我也不多说了.说地越多,问题也就越多.
再就是关于音乐的一些理念问题。我想阐述下我的观念.如有错误之处,请各位老师斧正.
对于传统音乐的录音,混音,主要是对声音地还原.我不主张在有好的设备下去对声音进行修改.为什么?因为,我们投入这么多的银子,也就是为了得到最真实,最贴切,最牛b的声音.但,后来又要去对其进行这样或那样地修改,必然会破坏声音本身.对于现代音乐来讲,无所谓了.但个人觉得,能尽量用简单地手法表现出来地音乐,就不要搞地太复杂.(可以参考黑毛老师去年六月强档),简简单单四个声部,就把曲子风格特点发挥地淋漓尽致,这就是一个功底问题.脑袋东西不多时,就去想使劲地往里面加东西.当境界越高,肚子里的东西多了.于是呼要什么就用什么.作到简单,犀利.又不失整体.这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东西.一起努力,搞啊搞吧.学习,学习,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