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发表危言耸听了〈关于DSD〉的说

( 33 )
 
[收藏]
-  第 1 页  -

646
#1 07-8-25 01:15

发表危言耸听了〈关于DSD〉的说

发表危言耸听〈关于DSD〉的说  ( 07-8-25 01:08 )

当大家沉醉在数字时代的欣喜与幸福的同时.........你可曾想到过有时候自己非常的无奈、无助.... 非常非常的渺小.......北京有句老话叫涮人玩,涮乃算计、耍笑之意.......那么是谁被涮了?又是谁涮的?接下来的言论可能会导致部分同仁后背冒冷汗........但是觉得还是说出来为妙。
       如果我说是现在已经拥有了“先进”数字台子的还处在欣喜亢奋中的朋友被涮了.....甚至说全世界这样的朋友都无奈的被涮了........是是不是危言耸听???可能会有人说我嫉妒也罢,反问到:你丫见过吗?使过吗?咱这东西绝牛X!看那花花绿绿的屏、那灯、那电动......
       我想说也许不需要很久,也可能就一两年的功夫,当大批DSD制式的数字产品来临时......您才可能会知道现在辛辛苦苦积累的钞票买来的数码产品已经退出了主流...........您才可能知道被涮了.........被谁涮了???我告诉你:被PCM涮了,全世界的用户都被PCM涮了........如果DSD时代来的更快些,您现在的投资还没有收回成本就已经退出主流应用..........您是否会后背发凉呢?
       DSD这一并不是很新的技术早在几年前已经诞生,其工作模式完全不同于PCM的比特率、采样频率的方式,经过全世界许许多多的电声实验室的论证与实践,确切证实这是截至目前为止唯一最接近模拟声源的数字音频制式......德国汉堡有一家实验室(名字记不清了),号称他们拥有最精确的频谱分析仪器是唯一能够分辨DSD与模拟声源的区别.....稍后本人会把一张有幸获得的图片发布上来给大家看.....03有幸赴德法兰克福看展,更加有幸去汉堡参观这个实验室,当时已经受惊非常!!!确实恐怖....我不相信吴老师不知道这件事情和这个DSD制式,我只去过一次,而且外文一窍不通如同盲人,吴老师好象每年都去是吧?这件事情我觉得不说出来一直憋着痛心啊!
       近一两年,大批的PCM数字产品如潮水般涌来.......花花绿绿的数字调音台疯狂的面世,我本人觉得这不正常,那些拥有高端技术的生产商,他们难道不明白不知道PCM已经是落日余辉了吗???我想他们比我们任何一位都要明白的很........如果说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那么数字音频制式就应该是数字音频产品的心脏.......将来有一天这些生产厂家只需要把他们现有的产品的所谓AD DA的PCM模块换成DSD模块,那时候同仁们!你将会发现你现在拥有的所谓高端产品是什么...........确切的说您拥有的只是数字的操作模式 .........我觉得这些厂家在丰富操作系统和功能的同时,也有可能在把他们积压的PCM模块尽最大的可能装进去、消化掉................
       将来不久的数字音频时代是属于DSD或者是更新的还没出现的一种制式!!!在这里我呼吁:知道这件事情的大师们,把你们知道的东西都说出来吧!!!

相关技术指标图片发布如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646
#2 07-8-25 01:16
图片含义我不想解释.......... 大家看吧,一定有人明白的,希望您能说一说,不要保守...........................

59
#3 07-8-25 01:40
大批DSD设备?哪呢?
那么贵个人玩不起的,而且DSD的处理过程是很难的。连一个PCM转DSD的软件都能卖到1000USD以上,更别说硬件了

646
#4 07-8-25 01:53
楼上兄弟话不是这么说,时代在发展,想当年DVD机是不是还卖过一万好几呢?后来呢?现在呢?软件丰富成熟了厂家可以无限的COPY   ,硬件大批量一生产........毕竟它不是黄金吧???处理过程难?一个集成电路模块就解决..........再复杂有你电脑的CPU复杂吗?CPU现在多钱一颗?只不过是人家厂家生不生产的问题、、批量大小的问题...........哎
       世界上有那个厂家保护你消费者的利益?汽车、手机、电器 .........谁不是在疯狂的出新产品?

[ 本帖最后由 魏贝勒 于 07-8-25 02:02 编辑 ]

646
#5 07-8-25 02:24
PCM脉码调制数字音频格式是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记录媒体之一的CD,80年代初由飞利浦和索尼公司共同推出。PCM的音频格式也被DVD-A所采用,它支持立体声和5.1环绕声,1999年由DVD讨论会发布和推出的。
       PCM的比特率,从14-bit发展到16-bit、18-bit、20-bit直到24-bit;采样频率从44.1kHz发展到192kHz。到目前为止PCM这项技术可以改善和提高的方面则越来越来小。只是简单的增加PCM比特率和采样率,不能根本的改善它的根本问题。其原因是PCM的主要问题在于: 1)任何PCM数字音频系统需要在其输入端设置急剧升降的滤波器,仅让20 Hz - 22.05 kHz的频率通过(高端22.05 kHz是由于CD 44.1 kHz的一半频率而确定),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2)在录音时采用多级或者串联抽选的数字滤波器(减低采样率),在重放时采用多级的内插的数字滤波器(提高采样率),为了控制小信号在编码时的失真,两者又都需要加入重复定量噪声。这样就限制了PCM技术在音频还原时的保真度。
        为了全面改善PCM 数字音频技术,获得更好的声音质量,就需要有新的技术来替换。近年来飞利浦和索尼公司再次联手,共同推出一种称为直接流数字编码技术DSD的格式, 其记录媒体为超级音频CD即SACD,支持立体声和5.1环绕声。
        DSD音频格式简化了信号流程,去掉了PCM使用的多级滤波器,将模拟音频直接以2.8224MHz的高采样频率,按1-bit的数字脉冲来记录。虽然DSD格式表示的声音信号是数字化数据,但是它又与真正的声波非常接近,可完整的记录当今最佳模拟系统的信息。最好的30ips半英寸模拟录音机能记录的频率能超过50KHz,而DSD格式的频率响应指标为从DC到100KHz。能覆盖高级模拟调音台的动态范围,通过其音频频段的剩余噪声功率,保持在-120dB。DSD的频率响应和动态范围,是任何数字和模拟的录音系统无法与之比拟的。从声音的质量上来说, 数字音频技术是为了接近模拟声音的质量。DSD音频格式的发展将更有利的与模拟音频系统配合。

646
#6 07-8-25 02:50
有哥们一直说我农民....人家说现在这个是潮流....其实以我农民的意识都心凉了,就比如说现在流行的一款价值40几万的数字台子吧(我从来不指名道姓,希望经营者厚道些不要攻击我!我都改行了)如果我有这40几万,以我农民的观念第一想到的就是买套二手房吧.........不想住哪怕租出去............这在北京很重要.......农民嘛食以为天,最近真的很灰心....演出就是酱紫的演出、没完没了的卡拉是条狗.......价钱就是酱紫的价钱、你不干后面有的是人干.........设备最操蛋了,辛苦攒些钱置点所谓先进的吧、明天TMD厂家就出更先进的挤兑你这个曾经是他的上帝...........有可能改行当主办吗???或许能体验体验当爷爷的感觉........

150
#7 07-8-25 11:41
脉冲响应方面的东东,意思是说DSD最接近模拟的状态!

1162
#8 07-8-25 11:43
楼主及时的告诉我们新鲜的东西非常感谢,如果DSD的设备能在近两年内出现那是再好不过了,因为好东西总是有人买的起,然后跟风,然后PCM的价格就下来了,用他干活就合算了,毕竟事实证明PCM是能干活的,就是还有比他质量更高的就是了.有了楼主的信息,我们这些穷人也算看到希望了!

971
#9 07-8-25 11:55
原帖由 alian0475 于 2007-8-25 11:43 发表
楼主及时的告诉我们新鲜的东西非常感谢,如果DSD的设备能在近两年内出现那是再好不过了,因为好东西总是有人买的起,然后跟风,然后PCM的价格就下来了,用他干活就合算了,毕竟事实证明PCM是能干活的,就是还有比他质 ...


721
#10 07-8-25 12:49
原帖由 alian0475 于 07-8-25 11:43 发表
楼主及时的告诉我们新鲜的东西非常感谢,如果DSD的设备能在近两年内出现那是再好不过了,因为好东西总是有人买的起,然后跟风,然后PCM的价格就下来了,用他干活就合算了,毕竟事实证明PCM是能干活的,就是还有比他质 ...


                我就是穷人一个!

294
#11 07-8-25 12:59
什么时候sacd便宜了 什么时候带sacd解码的播放器便宜了  dsd就可以流行了 不过估计还要一段时间  
我总觉得 以现在的潮流 音质并不是最重要的 看看满大街的mp3 ,听cd的人都少了。一个东西技术好,不一定就能流行,因为工业商业上考虑很多问题。

98
#12 07-8-25 13:41
原帖由 bzpj 于 07-8-25 12:59 发表
什么时候sacd便宜了 什么时候带sacd解码的播放器便宜了  dsd就可以流行了 不过估计还要一段时间  
我总觉得 以现在的潮流 音质并不是最重要的 看看满大街的mp3 ,听cd的人都少了。一个东西技术好,不一定就能流 ...

同解,
PS:当前我所知道的能做DSD的软件只有一个,而且只能做DSD母带,不能做混音(除非是轨数很小的),现在说的DSD只不过是把PCM格式转为DSD做母带,可想而知这也不全是DSD , DSD要成为主流不太可能,或许DSD在她出生时就已经灭亡了

4159
#13 07-8-25 14:05

果然是危言耸听……

SACD当然比CD好,单碟数据容量的差距摆在那里呢。DSD技术以超高解析率而更加接近模拟的原音,但是想超过LP,一样门都没有~~~~~~~~~~~~~

好的模拟和PCM母带要灌水成DSD简单的很,而且现在很多SACD片子都是这么灌出来的……

“将来不久的数字音频时代是属于DSD或者是更新的还没出现的一种制式!!!”在我看来根本就是一句废话,16/441时代很多器材的声音现在听来是不是一样很杰出?要说换代,MIDI制作由硬件主导转向电脑软件有人心疼么?

646
#14 07-8-25 14:16
楼上说的不无道理,你是做录音的或者是音乐制作人吧??如果说在你的领域实现完全DSD数字化,或许还需要一段时间,比如记录、处理、播放.....等等
     但是在现场扩声领域、广播领域........就拿调音台来说吧,只不过需要把输入端的PCM A转D和输出断的PCM D转A换成 DSD的模块即可实现.....也就是说当你做一个现场的乐队,简单的收音、扩声.........dsd是不是更好的解决方案呢???
     现在国际公认的最好的调音台模式是《数控模拟流》调音台.....也就是说操作是全数字的,数据流还是模拟的,这个如果实现起来难度太大了,成本过高了.......

4159
#15 07-8-25 14:37
原帖由 魏贝勒 于 07-8-25 14:16 发表
但是在现场扩声领域、广播领域........就拿调音台来说吧,只不过需要把输入端的PCM A转D和输出断的PCM D转A换成 DSD的模块即可实现.....也就是说当你做一个现场的乐队,简单的收音、扩声.........dsd是不是更好的解决方案呢???


广播电视领域,模拟台+一到两台GX9048多轨机就能解决了嘛,三四年前就存在并被很多欧美大台广泛使用的简单方案~~~~~~~~~

简单的收音、扩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DSD的成本是下不来的,更是不用考虑~~~~~~~~~~~~

[ 本帖最后由 macubex 于 07-8-25 14:41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