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三藏与三学的关系及概念法
我们一起合掌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贤友、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德们,晚上好!
我们在上一节课谈到了“阿毗达摩”,在讲到“阿毗达摩”的时候,我们先要清楚有两种谛,同时又讲到了学习“阿毗达摩”的意义。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阿毗达摩”呢?我想问问大家,大家想不想要了解自己的身心呢?想不想?想!那应该学习“阿毗达摩”。想不想了解这个世间呢?想不想?想!那应该学习“阿毗达摩”。那想不想了解生命呢?想!那应该学习“阿毗达摩”。想不想系统地了解佛法呢?想!那也应该学习“阿毗达摩”。
为什么这么样说呢?因为上座部佛教传统里面,我们把“阿毗达摩”说成是佛学入门,一点儿都不错。在缅甸,如果一个人不懂得“阿毗达摩”,在佛教徒里他不能立足,他如果讲经,只是胡扯。如果他是在修行,不懂“阿毗达摩”,那只是在瞎搞。所以一个小孩子如果送到寺院里面去,他一出家,他的导师、那些长老就会教他学“阿毗达摩”,而且学“阿毗达摩”,用的是传统的方法,叫他先背Abhidhammatthasangaha,先背《摄阿毗达摩义论》。等他背得滚瓜烂熟之后呢,再教他里面的意思。等他成长了之后呢,自然而然就会对“阿毗达摩”有一个很清晰的概念、很完整地把握。
在缅甸,每年都会有举行不同层次的“阿毗达摩”的考试,也就是说,“阿毗达摩”在缅甸佛教界是很普及的,缅甸“阿毗达摩”教义的普及几乎是全民性的。在缅甸,有适应不同阶层的人学习“阿毗达摩”的教材跟书本。有很浅的适合一般普通人的,例如,生活中的“阿毗达摩”,给一般平民百姓的“阿毗达摩”,还有给沙马内拉(小沙弥)学习的“阿毗达摩”,还有给那些比库,那些专门为了考试而学习的“阿毗达摩”,还有为了学者研究的“阿毗达摩”,还有为了修行的“阿毗达摩”。所以,“阿毗达摩”在缅甸传统的佛教界,是很普及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上座部佛教国家,在教理方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跟缅甸相提并论,缅甸的佛教在僧团、在教理方面,在上座部佛教国家是最强的。所以,如果想要系统地掌握、了解佛教,我们应当学习“阿毗达摩”。
“阿毗达摩”所讲的就是让我们了解生命,因为“阿毗达摩”讲的就是色法跟名法,就是如何去认清我们身心的真相、生命的真相,同时还涉及到世间,虽然“阿毗达摩”不是以研究世间为目的的,不过我们通过学习自然而然就会了解,“阿毗达摩”对世间有独到的一种看法跟分析法。所以掌握了“阿毗达摩”,对我们无论是用在生活上、信仰上、禅修上,都有莫大的帮助。
学佛或者出家人有两种义务:一种是学习的义务,一种是修行的义务。也就是说,作为出家人,他应当学习三藏,学习经教,同时应当勤修止观,应当修行戒定慧。我们现在谈论的是“阿毗达摩”,但是“阿毗达摩”不能够单独抽出来,“阿毗达摩”属于三藏的其中一种,我们应该把“阿毗达摩”放在三藏里面去看,三藏跟教理、三藏跟禅修的关系是怎么样。
三藏是哪三藏呢?在上座部佛教里面,它的次第分别是《律藏》、《经藏》和《论藏》。在学习三藏的时候,分别应当用不同的教法来学习。学习《律藏》应该用律教法,学习《经藏》应该用经教法,学习《论藏》应该用论教法。
我们在上一次讲课的时候,谈到了真理,就是谛。
有两种谛:一种是世俗谛,一种是胜义谛,又称为究竟谛。
律教法主要是讲世俗谛的。经教法涉及到胜义谛,也涉及到世俗谛。论教法是以谈论胜义谛为主的。
为什么这么样说呢?因为律教法,主要是讲到有特定的对象的,例如,人就是人,物就是物;都会有时间、空间、具体的人、事、物这样的概念。而且在律教法里面,讨论的主要还是以概念为主。例如说讲到人,不同的人、僧团应当如何运作,这些都是属于律教法的范畴。
而经教法包括了两种谛,在讲到胜义谛的时候,如果佛陀直接开示五蕴,开示十二处、十八界,这些属于胜义谛的范畴。有时候,佛陀在经典里面也会因材施教,讲到人、讲到事、讲到物,这是属于世俗谛的范畴。
而在《论藏》里面,纯粹以分析法为主,把我们所看到的人、事、物种种现象分析为最小的单位,然后再去分析它,再去研究它,再去组合它,再去了解它,最后在修行的时候,再去观照它。
三藏跟修行又有什么关系呢?三藏分别对应三学。其中《律藏》主要是指导增上戒学的;《经藏》是指导修习增上心学,也就是定学;《论藏》是指导增上慧学的。这三学又跟禅修息息相关,增上戒学,主要是用来持戒的,在行持上用来持戒;增上心学是用来修止而培育定力;增上慧学是用来修观而培育观智、培育智慧。这三学分别对应三藏。所以,上座部佛教的三藏和北传佛教的三藏在次第上稍微有点不同。北传佛教的三藏是以经、律、论这样的次第排列的,但是上座部佛教的三藏是以律、经、论排列,它分别对应的是在修行方面的戒、定、慧。
我们无论是学习经教或者指导禅修时,应当明确三藏之间的范畴。如果一个修行人、一个出家人,只是研究《律藏》,只是持戒,但是没有《经藏》,没有《论藏》,或者说没有止观。没有止观、没有实修的持戒,那么戒就像什么?就像枷锁,没有实质。如果一个人只是讲到持戒,持戒很严谨,开、遮、持、犯都了解得很清楚,但是他没有修行作为后劲去支助,这样的话他的生活是很死板的,是条条框框的。就好像一只老虎的模型,裹着的是老虎皮,但是,我们远远看上去好像是一只老虎,走近一看,没有生命。如果没有禅修为支助,持戒也是没有生命。因为佛教的核心并不在于持戒,持戒是为了帮助禅修。而谈到禅修,又必须得以持戒为基础。如果一个人不持戒,只讲修行,只讲心,只讲到修止观但没有持戒为基础,那么很可能他的行为是很放逸的,因为没有个规范,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有了持戒,在持戒的基础上再修行,这样的话,变成进退有序、进止有裕。
对于经跟论之间的关系,因为经典里面很多讲到的是如何修习业处的问题。所以在上座部佛教里面,《经藏》以修习增上心学为主,虽然也会涉及到增上慧学,但为了对应三学,《经藏》主要是以教导经教法为主。经教法讲到的很多是属于世俗谛的范畴,而修定多数都是属于世俗谛的范畴。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经教法里面指导我们如何修定,如果我们想要培育定力达到禅那,我们取的对象(就是专注的目标)必须得是概念法。概念法属于胜义谛还是属于世俗谛?属于世俗谛,我们等会儿讲概念法的时候会更清楚。
如果一个人只研究《经藏》,但是没有《论藏》为支持、为支助,那我们会看,他对于《经藏》的解释是很浮泛的、很表面的,涉及不到很核心的问题。或者说我们会看到,他没有一个向心力,只是知道很多名相,但是名相没办法统合起来。但是《论藏》在这方面是非常专行的,把各种各样的、在经典里面讲到的名词、术语等等都统合起来。如果我们先学了《论藏》,把握好佛教的整个体系之后,再学习《经藏》,就不会被佛陀在经典里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不同的处所中的开示所迷惑,因为我们能够把握到它的核心。
然而如果只是讲《论藏》,没有《经藏》为基础又不行。因为《论藏》主要是讲究竟法的问题。如果我们只是从心、从性、从究竟法去讲,而没有概念法来保护,那么可能连话都说不成。我们说话会指到某某人、某某人,是不是?男人、女人、老师、学生、阿阇梨、弟子,这些很多都是属于律跟经里面的。在论里面只是五蕴,只是名色,名色对名色,我们就没有区别,因为在论教法里面用分析法去分,这个世间没有世间,只是一堆名色法、一堆不断生灭的、无常、苦、无我的名色法。正因为有了三藏,所以佛陀的教法是完整的。不会偏于一边,也不会只是叫你做这些东西,例如持戒,开、遮、持、犯你了解得很清楚,但是你没有核心。也不会只是讲经教,而没有论教去统合,这样的话变成只是表面。也不会拿了《论藏》,然后去掉了《经藏》跟《律藏》,这个也不行。所以三种教法对应着三藏,三藏对应着三学。我们在禅修上就是在持戒清净的基础上修习止观而培育定慧。唯有通过培育慧,我们才能够断烦恼,才能够解脱。
当我们在学习经论的时候,如果经论跟律教法相冲突,我们应该要取舍哪一边呢?例如,如果在经论方面佛陀是这么样教导,但是它跟《律藏》的某一些教导又有些冲突,应该迁就哪一边?迁就律还是迁就经论?律。
例如:我们作为比库,作为出家人可不可因为要禅修,就不去参加诵戒呢?僧团的义务就可以废除了?可不可以?不可以!对!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够以“我只要禅修,我只要学经论”,就把自己的义务废止。所以佛陀为什么叫一位比库出家了,要五年先学习戒律。如果当我们律的义务跟修行、跟学经教有冲突的话,先要履行律的义务。所以不可能说“我要修行,就把一切的义务都抛弃” 。如果是这么样的话,你的戒不可能清净。
同时在《经藏》跟《论藏》里面,如果发生了冲突,是先应该就《经藏》还是就《论藏》?就《经藏》。对,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我们是以论来废经的话,也不行。如果是这么样的话,我们会造成思维、语言表达的混乱,甚至会破坏这个世间。只是讲最核心的东西,但是没有下面的基础作为架构是不行的。
我们无论是学习经教,还是实际禅修,应该要弄清楚这样的关系,如果我们真的弄清楚三藏、三教法、二谛、三学跟禅修的关系,那么就知道佛陀的教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不是支离破碎的。它们之间其实不会冲突的,只要我们摆清楚主次的关系,我们会发现佛陀的教法不仅仅不会冲突,而且是层层增上的、是层层殊胜的。这个就是三藏、三学,三藏跟教理以及跟修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