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
musiXboy文章性质:midifan独家
Alesis是最近跟着Apple步伐比较紧的厂商之一(难道因为它跟Apple一样都是A字辈儿的?Apogee同理可证),
他们在今年1月的NAMM SHOW上宣布推出世界首款iPad全能型音频接口,当时被叫做StudioDock,但没有实物只有照片,估计是在等待iPad 2好对产品进行修改以适应iPad 2的尺寸变化。果然在今年3月的Musikmesse展会上他们依然没有拿出实物,因为当时iPad 2也才刚刚发售。
一直等到今年夏天,StudioDock改名为iO Dock终于上市了,我也有幸拿到了两台iO Dock进行评测(至于为什么要拿到两台才可评测?我后面有写到),看看后PC时代的iPad音频接口跟当今PC时代的音频接口到底有啥区别(如图1、2)。
图1:iO Dock + iPad 一代
图2:iO Dock + iPad 2
一切为了iPad:
iO Dock其实就是一个iPad的dock,通过连接到iPad的30针dock接口(如图3),实现更多的扩展接口。目前iPad上已经有了众多出色的音乐制作应用,比如Apple自家的GarageBand for iPad。我们只需要买一个简单的转接头将iPad的30针接口转成USB接口,即可连接USB MIDI键盘来演奏。同理,也可以连接供电要求不高的使用Claissic驱动的USB音频接口到iPad得到不错的输入/输出音质。但问题是一来你没法MDI键盘和音频接口一起用,二来iPad拖着一个音频接口用,实在有点傻,失去了便携的意义。就好像拿个蓝牙键盘接iPad办公似的,这俩东西的重量加一起也基本上等于一个MacBook Air 11了。
图3:iO Dock 自带30针dock接口,直连iPad
于是Alesis按照iPad的造型制作了这么一个iO Dock音频接口。它可以插入iPad,也可以插入iPad 2(需要额外的托架配合,因为iPad 2比一代薄了),然后你就获得了极其丰富的接口,包括:
- 一个大三芯立体声耳机输出接口,以及单独调节耳机输出音量的旋钮
- 一对大三芯平衡输出接口,可直接连接监听音箱,同时也有独立调节主输出音量的旋钮
- 一对XLR/TRS混合输入接口,分别有独立调节增益的旋钮,其中第一个输入接口可进行48V幻相供电用于连接电容话筒,而第二个输入接口还可切换为高阻输入用于连接吉他/贝司这种高阻乐器
- 一个踏板输入接口,连接踏板后可向iPad里运行着的应用发送MIDI开始和MIDI结束信息,大部分应用都可识别。比如运行GarageBand for iPad应用之时,只需要脚踩踏板即可控制应用的播放和停止,解放双手
- 一个视频RCA莲花输出接口,可将iPad的界面输出到电视或投影仪
- 一个MIDI输入接口,可将外部MIDI信息输入至iPad应用里。比如链接MIDI键盘,使其直接控制iPad里运行的应用来演奏(只要应用支持CoreMIDI即可)
- 一个MIDI输出接口,可将iPad应用发出的MIDI信息输出至外部硬件。比如连接MIDI音源,让iPad里运行的MIDI音序应用去控制你的外部硬件音源发声
- 一个USB接口:可双向传输MIDI信息。比如连接电脑,让iPad里运行的MIDI控制或MIDI音序应用去控制你电脑里运行的音源或DAW软件。也可以让电脑里运行的DAW软件或MIDI控制软件去控制或演奏iPad里的应用。
iO Dock一下子就丰富了iPad的接口,让你工作室里的几乎所有设备都可以与iPad互动起来了,这就是iO Dock最根本的目的。
iO Dock的存在其实基于一个很无奈的事实:音乐人成天在使用的这些设备,都必须是有线连接的,几乎没有可以无线连接的。这完全是音乐领域科技发展缓慢的一个无奈事实,就MIDI这种如此简单的协议,业界至今没有一个通用的解决方案进行无线传输。音频虽然有无线传输的方式,但你懂得,那些无线发射器又大又贵,完全是给大型现场演出设计的,而非个人化小型化的音乐制作设计的。
上手:
iO Dock的外观我认为还算说的过去,但谈不上优雅,尤其跟白色iPad 2那优雅线条的线条对比的话(要设计一个配得上iPad 2外观的外设确实不是件简单的事儿)。实际上iO Dock的颜色和造型都是在iPad一代时候就确定下来的,所以它可以直接插入一代(如图4),颜色也比较适合黑色iPad(因为一代时候还没有白色款)。由于iPad 2比一代薄了,插到iO Dock里会摇晃,所以Alesis随机器还送你一个托板儿,就是为了让iO Dock的空间小一点,好固定稳身条更纤细的iPad 2(如图5、6、7、8)。但是那黝黑的面板挡住了白色iPad 2白皙的面庞,就没辙了。
整个iO Dock都使用了塑料外壳,很轻,只有680克,比iPad 2的601克稍微重了一点点(iPad 2 3G版是613克,Verizon版是607克)。宽度几乎跟iPad差不多,长度大概多出了30mm左右,整体来说基本就是个iPad的大小,但最厚地方的厚度比iPad 2厚出不少。我感觉你带着一个iO Dock和一个iPad 2放在书包里出门,从体积和重量上来讲,基本上可以等同于带了两个iPad 2。
图4:iPad一代直接滑入iO Dock
图5:由于iPad 2比一代薄,所以要借助这个“垫板”来滑入iO Dock
图6:“垫板”先滑入iO Dock
图7:扣紧“垫板”上的卡头儿
图8:然后iPad 2再滑入iO Dock
将iPad或iPad 2滑入进iO Dock之后,只需要再轻轻用力一推,iPad的30针dock接口就可连接上,且非常牢固,即便是将iO Dock开口那面冲下拿着,也不会担心iPad滑落出来。但是问题来了,要取出iPad着实有些困难,尤其是iPad 2,它的边缘是楔形的,又很滑溜,我每次把iPad 2拿出来都要废九牛二虎之力,因为你可以扣的边缘实在又滑又小。后来我发现一个小窍门儿:不要试图将iPad向外拉出来,而是要试着把它从插槽里“搓”出来──用双手向下按压住iPad屏幕,向外搓动。
图9:iO Dock背面接口,点击放大
图10:iO Dock左侧接口,点击放大
图11:iO Dock右侧接口,点击放大
iO Dock左侧、右侧、后侧都有接口(如图9、10、11)。但比较有逻辑的是,跟MIDI有关的接口都在左侧(如图12,USB、MIDI输入和输出),音频接口都在后面(如图13、14、15,XLR/TRS混合输入、大三芯平衡输出、视频输出),耳机输出和音量调节旋钮都在右侧(如图16,iO Dock自己的耳机输出、耳机音量调节旋钮、主输出音量调节旋钮)。其实在使用的同时iPad自己的耳机输出接口也是可以使用的,它同样位于iPad右侧,就是说你可以实现录音师和歌手同时监听(但不会有人这么蛋疼吧?)。
图12:左侧的MIDI输入和输出接口,以及连接电脑可当做USB-MIDI接口的USB接口
图13:XLR/TRS混合输入接口,分别有增益旋钮
图14:一对平衡大三芯主输出接口,还有Direct直接监听开关
图15:幻相供电开关、RCA视频输出和踏板输入接口
图16:右侧的耳机输出接口,耳机音量旋钮和主输出音量旋钮
关于iO Dock的外观和接口更直观的体验,请观看我拍摄的视频(
iOS设备观看地址):
录音:
iO Dock必须连接电源使用,毕竟iPad要给它供电有点力不从心。其实这样做的好处是,连接到电源的iO Dock也可以同时给iPad充电(如图17),这样你就不必担心录音到一半iPad没电了。不过我还是希望iO Dock的下一代产品可以改进一下,可以使用电池供电,毕竟iPad强调的是移动性嘛。
图17:iO Dock可以给iPad充电
在录音之前,注意iO Dock背面有一个Direct开关,打开的话可以直接让你通过耳机和主输出监听到输入的声音,就是说你输入的声音除了进入到iPad以外,还会绕过iPad直接走iO Dock的输出,有点类似直接监听,理论上延迟会小很多(尽管直接录到iPad里也感觉不到什么延迟)。iO Dock的Direct直接监听也考虑到了吉他和话筒这种单声道输入的问题,假设你将吉他插入到了iO Dock的第二个输入接口上(因为只有这个接口可以切换为高阻输入),直接就可以通过主输出或耳机监听到立体声的声音。此时打开GarageBand for iPad应用,新建一个吉他音频音轨,选择好一个音箱模拟,利用Direct接口就可以直接监听到你输入的没有过音箱模拟的干声,关闭Direct则可听到被iPad处理后的湿声,当然也都是立体声的。
待续。。。。。。。。。。。。。。。。。
[
本帖最后由 acton 于 11-11-14 16:1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