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教程] 采样MIDI管弦乐的作曲编曲心得体会!

( 41 )
 
[收藏]
-  第 1 页  -
#1 12-9-5 15:45

采样MIDI管弦乐的作曲编曲心得体会!


94
首先、我想给大家阐述一个观点,打个比方吧,比如一个从没有吃过猪肉的厨师,你让他做一道美味的菜(红烧肉,烤猪排等等),是不可能做的好的,同理可证,一个从来就没有亲身经历过录制真管弦乐的作曲和编曲也不可能很好的完成一个Midi管弦乐的作品所以我建议一些没有写过,录过真正管弦乐的人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去感受一下,哪怕是周围朋友有人要录音的时候,去亲自看一看,体会一下真乐器演奏时和采样乐器演奏时的差别!或者接到一个小活,努力说服投资方去录一段真的,哪怕编制小一点,哪怕自己的作曲编曲费少挣一点,绝对没有坏处,录过一次后,如果你是聪明人,也许一下就全明白了。
第二、从作曲编曲的角度来说,中国(民族类、民歌等)音乐是建立在旋律的基础上,换句话说中国人写东西的习惯性思维是横向思维(包括影视编剧)。所以貌似一条主线很强,却没有更多的肢体去支撑,听过或看过一遍以后也没什么值得回味的东西。而西方人写东西都是纵向思维(很多老外的电影电视剧都是看过N遍都不觉得烦,让人有无限的遐想和感受),多条主线很严谨的相互交错,所以让人听了之后觉得不仅有旋律,而且肢体丰富,可以听很多遍都不觉得累。说了这么多,我概述一下:作曲编曲首先从和声先入手由下(根音)往上写,由低音往高音写,一小节一小节的去写,一边写和声肢体,一边写旋律。把一个想要的旋律分给更多的声部(或乐器),比如一个由低音到高音的上行旋律可以拆开,分别由大提琴和中提琴或2小提去演奏想要突出内声部旋律时,可以用圆号或黑管等中音区管乐去加强弦乐的质感而高音声部旋律可以用长笛或双簧管、小号等来去加强1小提琴的质感。千万别想着光用弦乐声部就能完成一段华彩的旋律。
第三、还是和声!和声是一切的基础,没有好的和声进行就没有好的作品。一定要去花大把的时间去研究国外经典的乐曲和声或大师的总谱。我经常和一些大师级的作曲家研究MIDI和真管弦乐的差别,最后得出一致的结论,如果你的和声基础好,声部间的排列合理,MIDI和真乐器的听觉质感是一样的甚至有时还会超过在国内录制管弦乐的效果。原因很简单,国内的乐手、乐团水品有限,音色控制,声部平衡做的远没有国外顶级采样音源做的好!而且他们用的话筒、话放、录音室的条件都远胜于咱们的品质。唯一的区别就是在起伏,大力度,瞬间动态上没有真乐器的人性化和质感。但这并不影响一般音乐制作(电视剧、广告、小作品)的要求和质量。所以,重中之重还是和声!和声!声部平衡!排列!
今天先写到这儿吧,有空接着写。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5029
#2 12-9-5 16:02
严重同意,只是一种没机会去体验,唉

58
#3 12-9-5 16:12
严重支持一下,认真感受!

1136
#4 12-9-5 16:15
支持一下!

1338
#5 12-9-5 16: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149
#6 12-9-5 17:07
言之太有道理,和声,当然配器也是。

264
#7 12-9-5 22:26
哎,我是一天到晚只指挥着一个小戏曲乐队,真想有机会感受真管弦大乐队的梦境啊!!

75
#8 12-9-5 22:36
感觉楼主你的很多观点跟我一样。但就那些大型的管弦音源来说,不少人说音源跟真乐器录制有很大差距,表情控制就是其中之一,呵呵,我是反对的这种说法的。只能说是软件技术没到家还有楼主说的声部之间的关系,音源出来的效果怎么其实去听一下原厂制作的DEMO就能得出结论!还有关于管弦乐的写过配器这一门也很重要。

94
#9 12-9-5 23:51

回复 翻译员 在 #8 的 pid=3573736 的贴子

楼上的翻译员说的很好!表情的制作手法是可以做到的,至少能有85%以上的相似。这也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技巧。至于原唱DEMO,他能做到了,只要你的各方面技巧够,你也可以做的(作品)和原唱一样的惊人!

257
#10 12-9-6 02:54
和声,一片浩瀚的海洋。
学来学去就那么厚的书,但是永远都理解不完。

94
#11 12-9-6 03:09

回复 幺姬 在 #9 的 pid=3573914 的贴子

书里的和声没用!!!!实践中(实际大师级作品中)的和声最最最有用!既简单,上手快,扒几次就明白了!

196
#12 12-9-6 21:53
支持。需要好好学习的啊!!!!

995
#13 12-9-6 23:47
搬个板凳来听讲了

1910
#14 12-9-7 12: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34
#15 12-9-7 16:23
严重同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