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好问题!我有时候也遇到这个问题,尤其是现在只用PT系统之后。我的解决办法是两个,供参考:<div>1)挂第三方电平表。不幸的是,大多都不太靠谱,有些号称老字号的更是极其不靠谱。并且,作为实时插件,他们显示的是最高或者当前的RMS值。</div><div>这是比较麻烦的事情,但是可以适应的。</div><div>2)靠良好的监听习惯。我个人觉得,大多数时候这个是最靠谱的办法。偶尔会遇到一些情况,如果有经验的话,一定会感觉有问题,这时候再去拿电平表测。</div><div>实际上,RMS和PEAK的比例关系,无论控制地有多好,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听觉上的平衡服务的,而不是单纯为了这些数值。数值只是比较客观的参考。</div><div><br></div><div>说说这个听觉经验的事情。如果你对等响度曲线有足够的理解和训练经验,那么你在判断这个声音的RMS值时候就能避免很多的错觉。到了这阶段,你会</div><div>很本能地平衡任何一批声音的RMS了,几乎是不用考虑的,大脑就知道这个灯跳到位置没:-)。这事情是需要训练的。好的监听习惯,加上训练,大脑就会</div><div>保持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基准,就不至于总是要去看电平表。但是无论如何,电平表是要时时瞅一眼的。多数时候咱们看的都是峰值表,这个表可以给你的</div><div>大脑提供一个相对参考量,来估算目前的动态是否是你要的。</div><div><br></div><div>当然,大多数时候我也会用一些极其偷懒的办法:</div><div>1)在Master上挂一个API 560 EQ,啥也别动。利用它的soft limiter来挡住峰值过载。如果你下手实在太狠,也可以在它之前先挂一个McDSP 4340 Limiter,</div><div>McDSP的插件动态适应范围比较大。虽然你可能会看到电平表破了,但其实声音没破。然后再挂上560EQ, 让电平也不要破(有时候我比较纠结这个,波形要好看;-) )。</div><div>2)很多时候,PEAK失真往往是40Hz以下和6kHz以上有点过了,尤其是40Hz以下。很多时候我们会希望听到大响度的东西,但是波形很好看,完全不是柱子那样。</div><div>要这个结果,那是一定要学会削低频的。最基本的手法,要放大之前,先削低频。有些声音的低频要切到70Hz都可能的。要舍得砍,不然你啥也拿不到。就好比音乐混音,不是每件乐器都是要全频段的嘛!如果每件乐器都要所谓高保真,那结果一定是没法听的。所以该砍的就砍,没啥犹豫的。</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