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bobo198504 于 16-7-26 21:57 编辑
STUDIO 2
高品质专业声卡
2进2出的音频接口
带高阻模式可接吉他
技术参数:
● 两个高品质话放,XLR/TRS混合接口,带高阻模式可接吉他,带48V幻相供电;
● 24bit/192kHz高精度的2进2出的音频接口;
● 高速的USB 2.0接口,不需要额外供电;
● 两个多彩的LED指示灯,反映着信号输入的增益和是否被切掉;
● 两组跳动的LED指示灯,实时指示着输出信号的幅度;
● 监听耳机和主输出的音量可单独调节;
● 零延时的硬件直接监听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也可以同时监听两者;
● 可以在Mac OS X Lion和Windows系统下使用;
-------------------------------------------以上是官方信息---------------------------------------------
首先感谢一下滚水网提供的设备,让我能感受一下这小盒子。
开箱啦:
收到短信得知被快递直接放在丰巢柜里,好担心有被摔坏,好在拿到时安然无恙啦!
整整齐齐,外一层泡沫防撞。
打开看到内包装主体用两个厚厚的海绵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即使暴力用扔的,应该也没什么事。
三张折页:快速使用说明,附赠BITWIG软件的激活码,中英文说明的官方联系方式
一条显眼的橘黄色USB数据线,一个渡金的6.5转3.5头,外加一包干燥剂(家里有小孩子请一定要注意别让小孩玩哦!)。
光驱淘汰的趋势,没有配驱动光盘,要去官方下载。
在官方能找到电子文档的说明书和驱动:
http://www.midiplus.com/download/
驱动只有PC的,MAC应该直接可以用Core驱动了。
外观、接口:
大小嘛,两只手掌那么大,全铝制外壳,看上去很耐摔。
五个旋钮和几个按钮手感不错,旋钮转动时阻尼很舒服。
底下四个防滑胶作用非常明显,单手去按那些按钮也不会出现声卡往后滑的情况。
除最大音量旋钮外,四个旋钮上都一个LED灯,一开始还以为装饰,通电后突然亮了起来瞬间感觉科技感了。
大竟是旋钮旁边是个6段位的电平,以及一个蓝色的设备连接灯(此灯没亮,说明驱动没装上,不能正常使用)
输入两个增益旋钮的LED其实是个迷你的电平,有信号进来才会亮,正常电平是绿色,爆红就是红色了。
面前两个XLR/TRS混合输入
后面两个TRS输出,一个USB2.0接口(3.0也一样可以兼容),一个m-remote接口,用于连接MIDIPLUS家族的其它产品。
比较遗憾的是没有MIDI接口,虽然现在都是USB的了,但是其实有用过的人都知道,MIDI接口比USB方便。不过驱动装完后却有一个MIDI设备,应该就是跟那个m-Remote接口有关啦,可以接他们家的其它产口。
安装:
装完需要重新启动才能用。
看设备列表,一个MIDI驱动(备用),一个物理设备,两个虚拟设备。
PS:啊,发完才发现最后一张少框了两个设备。
硬件功能:
XLR/TRS接口在入门产品越来越多见,方便又不占空间,对于输入设备不多的非常好用。两路输入都有一个Line(灯灭)和Inst(灯亮)的切换按钮。
48V幻象是共用的,如果要同时用一把电容和一把动圈的,就没办法了,可能是因为这种需求不大吧。貌似入门声卡都是这么做。
软件功能:
驱动装完后,本以为会在右下角出现个控制面板什么的。结果什么也没有。
打开相关软件后,在设备选项里终于看到MiDiplus Studio的设备了。
点设备选项后,可以看到自带一个非常简洁的面板,第一页就是设备连接、通道选择开关,采样率精度;第二页就是ASIO性能设置。
ASIO设置要勾上那个“force buffersize",更改完后才能马上生效,要不就是要重开软件后才可以了。
在输入、输出,能看到Studio 2有6进6出,声卡物理的实际只有2进2出,那剩下4进4出也就是在上面设备表看到的另外两组虚拟的设备啦。
这些虚拟通道有啥用哇?可能现在应用最多的就是内录和网络K歌了。至于要怎么用,因为Studio 2的控制面板上并没有跳线,所以得倒腾一下。
先看看Windows音频里的设备:
也是3组立体输出,3组立体输入。
这里windows的6进6出和刚才在软件看到的ASIO的6进6出是分开的,但它们又是相通的。我整理一下,画了一个图:
不知道你们看得懂不哈哈,上面是两个图Windows系统的音频,像平时听歌软件、社交软件(QQ、YY等)、看电影听歌,都是上用上面的输出和输入。
像专业应用软件,需要就可以用性能更好的ASIO,也就是下面两图(这里我是用Reaper,其它软件接口也是一样的,只是界面不一样)。
不过有些音乐播放软件也是可以用ASIO啦。
图我画出来了,至于怎么应用,就看大伙各显神通啦。
性能/音质:
延迟能到1ms(32buff),实际开到2ms(64buff)就已经有爆音了,当然这也跟电脑配置有关。
正常3ms(128buff)完全够用,开个20轨编曲录音混用完全无压力。
拿着它用了一整天,看电影听歌、录音、编曲,一整天下来没断过线,稳定性值得肯定。
音质这个价位上来说没啥好评的,但绝对够用,声音很干净,音箱开到3点钟时才出现一点点白噪,推到2点钟已经快炸掉了,耳机推力不是那么足,拧到最大,音量也就刚好够。如果是难推的耳机估计还得配个耳放。特别是,如果你想用声卡的直接监听并同时听到电脑声音的话,那监听旋钮(Input Playback Direct Montor)转到一半时,音量就更小了。
主观听感上,Studio 2和手上的Babyface Pro相比起来,解析要糊些,听着有参了点儿像以前磁带机那种感觉,主要是高频,但相差不大,而且听着还是很舒服的,整体听起来感觉略暗,中低频却很扎实。
另外,电源开关音箱和耳机都有非常明显的“啪”的声音,这在中高端声卡都难以避免。所以才要先开电脑再开音箱,先关音箱再关电脑就是这样。
转动监听旋钮(Input Playback Direct Montor)时会有轻微的“唰唰”声。
话放输入,没有好的话筒,用M-audio nova和小震膜CAD GXL1200BP试了下,信噪比,解析都不错,底噪控制得非常好。对于在家里、个人工作室录音都够用。
在家里关上门窗后,用Babyface Pro和Studio 2录了一下电钢,同样的话筒同样的摆位(CAD近场,nova远场)。
Babyface Pro:
下载
Studio 2:
下载
PS:录完后才发现原来我的电脑机箱声音这么大。。平时都是开着门窗做事,也没怎么去注意。
总结:
科技在进步,对于千元级的声卡,就能做到这样的水准了。
对于个人录音、制作、网络K歌、以及看电影、听歌等,都确实已经够用;
纵览目前声卡市场,对于目前899这个价位还是挺有性价比的。
关于没有自带DSP比遗憾,这对于网络K歌,或在录音时都挺好用的。不过现在软件效果器到处都是,而且效果并不差。就是使用起来比较麻烦啦。
然后跳线还不够灵活,然后后续官方能更新出更好用的驱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