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关于整张专辑混音的设计和思路(请各位混音师朋友进)

( 7 )
 
[收藏]

1770
#1 17-8-31 10:25

关于整张专辑混音的设计和思路(请各位混音师朋友进)

没有搜到相关资料,想恳请各位混音师朋友能分享些经验。
1.对于整张专辑的混音,在最初的设计上应该考量的点有哪些?
怎样去设计一张专辑的混音,比较基本的通用思路是什么?
2.一个比较成熟的编曲基本上对后期声音已经有了大概的设计和铺垫或者说已经有了不算很清晰的构想,那在原编曲思路和后期混音之间如何找到平衡点?
3.基于上面第2点,又如何在后期混音时进行创新?也就是在尽可能多的实现编曲和音乐意图时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混音?
4.如果整张专辑的音乐在编曲风格上各不相同,这时在整体混音的设计和思路上又该怎样进行?有哪些不同的方法?

恳请各路混音师大神能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先受在下一拜!!!

950
#2 17-8-31 13:14
晚辈斗胆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如有不妥也请各位前辈指正,谢谢

1、从整体的角度看,比较基本的共识是专辑混音的频响、动态、音色风格应当是趋于统一的,根据这样的认识,在混音时可以保证专辑中的歌曲大体风格方向不会走偏。

2、编曲其实是确定音色风格的主要部分,在成熟的编曲交接到混音手中后,混音需要做的就是将这种风格鲜明化。

3、混音的再创作也有不少可以做,比如人声的delay、reverb、feedback、telephone、double、chorus等等;各声部的delay、reverb、phase、panning等等,根据段落、情绪过度的不同可以设计出许多有意思的效果。

4、这种情况应当在初期rough mix的时候找到作品们的平衡点,在后续的混音工作中要做一些取舍,保证整体的相对统一性,这又回到了第一点提到的设计思路。
观众反应

1770
#3 17-8-31 23:07
本帖最后由 aalahu 于 17-8-31 23:08 编辑
soden08 发表于 17-8-31 13:14
晚辈斗胆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如有不妥也请各位前辈指正,谢谢

1、从整体的角度看,比较基本的共识是专辑 ...

非常感谢细心的分享!
对于单首来说我在混音上的理解就是尽可能的将音乐的情感呈现到最佳状态。这就需要对音乐情感方向的基本理解和认定。然后创造性的混音我觉得是在混对方向和做好基础工作以后混音师永远都应该去探寻的一个事情。这就像是写文章一样,对同样事物的表达在语言上可以由“白描"开始,向上可以达到诗化的表达,而诗化的表达是一个需要不断尝试和探索未知的一种回应。

对于整体专辑的混音,如果风格不同,虽然说整体可以找到平衡点,但毕竟是有所牺牲的事情。这个事情我刚想到的一点就是,在创作和编配整张专辑之初就应该做好全方面的考量,即使风格不同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后期混音时所遇到的这方面的问题。

9123
#4 17-9-1 09:34
我认为如果是同一个人混一张专辑,在混音阶段,只需要专注于音乐性音乐风格,混音如何去更好的展现于表达提炼出音乐作品中的美感。至于混音风格,因为是同一个人使用相同的理念和手法,整个专辑大体上就会保持统一性,然后来到母带处理阶段才是把握整个专辑的和-Xie统一,尽量把不同的曲风处理得能够融合在一张碟片中,使得连续欣赏,歌曲与歌曲之间不显得突兀,音量上保持了一惯性。
观众反应

1708
#5 17-9-2 18:10
我不是大神,斗膽分享一些個人的經驗和思考

1和2其實可以歸結到同一個重點去,就是,誰說了算?一般來說正規的製作案,健康的生態應該是編曲、混音、歌手、等等所有人都聽製作人的,製作人來把握整體的方向。

製作人又分專輯製作人和每一首的單曲製作人,專輯製作人需要把握這個歌手的形象,從而設計出整張專輯的概念,以這個概念為前提來收歌,所以總體上的把握應該是專輯製作人的工作,單曲製作人就單純一些,在遵照專輯製作人的概念的前提下,把單曲的方向掌控好,並分配相關的工作內容給對的人,編曲、錄音、樂手、混音都找到合適風格的老師來做,並負責好歌手的監棚工作。

當然這是比較健康完整的流程……理想和現實總有落差……樓主會問應該也是自己有面臨到要兼到一些製作人的工作內容才會問吧?那這部分我覺得你就是要以一個看全貌的心態去儘量的掌控吧,能抓過來的權限就儘量抓過來自己掌握,抓不過來的(比如歌手或老闆想要自己做主)那就商量著來,給出儘量專業的建議,但拍板的權限和責任的承擔就讓給他們吧……如果真的從選歌就沒有一個整體,其實你想要做整體的規劃考量也用處不大……

關於2還可以多說一點,如果在沒有製作人的情形下,歌手或老闆也沒有明確的意見(畢竟他們通常不是非常懂),只考慮你和編曲人的意見的情況下,我建議還是尊重編曲人多一些,因為編曲是一個從無到有的工作,而混音只是一個從有到好的工作,混音不可能對編曲做出質的改變,如果編曲設計的要往西,你硬要往東,還不回去跟編曲商量讓他重新幫你換音色改編法的話,那你所做的只是把音質越變越差而已,不要太高估了混音能做的事,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實在無法決定的話,也建議多和編曲師溝通一下,聽聽他的意見,不是壞事。至於混音能做什麼我們可以往下說:

3,關於混音時的創造性,我認為有幾個點是可以做的:
-段落間銜接點,如何讓它變的更刺激或更流暢?
-比較主要的音色,比如吉他、鋼琴、電鋼,再比如鼓,怎樣讓它能在聽起來依然自然的情況下,賦予它個性,讓人一聽到這個音色就能分辨出是這首歌?(這部分華語音樂不太在意或者說還顧不上去在意,但美國佬的混音就很重視這個)
-當編曲真的不夠有趣的情況下,如何用現有的素材,想辦法生成一些更有趣的東西來補足編曲的無趣?
-甚至覺得編的太滿了,是不是可以嘗試稍微減少一些元素,讓音樂更有層次,更能凸顯主題?(這個有一定風險,最好能和編曲人或製作人商量之後再動手)
-配合歌曲要表達的內容,看看素材有沒有辦法去刻意的打上一些適合的,某些歌曲或某些年代特有的烙印?

目前想到這些,當然可以做的不止這些,但和我第二點說的不矛盾,這些都不能夠扭轉大的方向,一切你還是要以拿到的編曲的素材為前提才能動手,沒有尊重就沒有創造。

4,從我有限的觀摩母帶製作的經驗,母帶其實最最主要需要把整張做出取捨平衡的,不外乎三點,1,響度,2,低頻的量,3,人聲。響度混音的時候我們當然不用多管……但另外兩項就可以稍稍的兼顧一下了。當然不同風格的混音落差是很大的,舞曲和搖滾和抒情和R&B的低頻形態是截然不同,所以不可能要求說你混音就一定要把bass全部混的一模一樣大,kick混的一模一樣大……那就不是一個正確的混音了。只是在不影響大局的前提下,可以稍稍把它們往一起湊一湊。

比如說,兩個喜好風格完全不同的混音師,一個人混一首EDM,另一個混一首抒情,拿到混音成品,單獨聽兩首其實都還可以,但放在一起發現EDM的kick太前面了,抒情歌的bass太後面了,這兩首放一起絕壁不可能自然,那麼是不是可以請混音師稍稍妥協一下,不要那麼堅持自己的喜好,在不破壞風格的前提下,一個把kick+bass稍稍減一兩db,另一個把bass稍稍加一兩db呢?或許這樣一個小小動作,單獨聽兩首歌時候仍然不會覺得怪,但兩首放在一起就自然多了。

同樣道理也適用於人聲的部分,人聲在歌曲里的主次位置、人聲的音色,是可以稍稍相互做一些妥協的,如果你真的很想要減輕母帶的負擔,可以在混音的時候略微注意一下這個部分,這樣混音師拿到original mix的時候會感謝你的。

最後說一個之前上老外的大師課時候老頭反復強調的話:“當你做一首歌,彈下去第一個音的時候,你就已經在混音了”。這句話很值得隨時默念、多多體會,會幫助很大寫這麼多希望對你有用
观众反应
:很详细,谢谢老师分享

1770
#6 17-9-3 01:48
小非非 发表于 17-9-2 18:10
我不是大神,斗膽分享一些個人的經驗和思考

1和2其實可以歸結到同一個重點去,就是,誰說了算? ...

感谢细致的分享!各个环节基本都谈到了,让我在音乐整体制作的流程、概念以及各环节之间的协调和平衡上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和学习。最近我确实在做一张专辑的制作,我担任整张专辑的编曲和制作人,现在已经到了混音阶段。
你谈到的有些地方是我在思考的,有些地方是我想去弄清却几乎无从下手(不了解)的。我无从下手的最主要的地方是对混音思路和细节的把控。这张专辑每首歌的风格都很不一样,我既想照顾单首作品呈现的完美性,又想照顾整体混音上的平衡,还想照顾混音上的创造性,这对于这张风格不统一的专辑而言其中充斥着一些似乎无法调和的矛盾。我有想过将每首歌混成完全不同的状态,就像每首完全不同状态的编曲一样,让这种不同成为一种“统一”,而不去追逐听觉上的统一。这虽然在概念上是行得通的,但我并不清楚这样做技术上的弊端在哪里(只是技术上的?),我知道如你说的在做母带的时候会遇到某些问题,而对于问题的具体情况我也并不是很清楚。这就牵涉到了下一个我无从下手的地方,就是对后期混音包括做母带的了解。这点阻碍了我对这张专辑后期混音(包括母带)的预判和决策。我目前觉得作为制作人对混音和母带应该有更深入的了解,基本概念与技术的理解和实践是远远不够的,了解的标准就是要能够对后期制作的过程和声音结果有相对比较准确的知晓和预判,因为这对最终的决策和方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可以排除不必要的方向和决策,避免做无用功甚至难以回头的结果,但是这也不一定能产生最终的方向和决策,因为无误也可能意味着毫无行动。既然做后期,它就不可能是无误的,那它只能是创造性的。这就牵涉到了下一个我无从下手的地方,就是对混音创造性的把控。关于混音创造性的把控,除了技术和经验上的障碍,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觉得是思路上的障碍。对于创作而言,如果给与足够的空间又有一定的技术和经验支持其实在前期和后期都可以尽情去探索和发挥创造力。就混音而言做好技术和听觉平衡的同时,应尽可能的探索不一样的听觉经验,而这种探索应该是有迹可循的。有迹可循并不是追随前人的脚步,而是应该将前人的作品做思路上的归纳和整理,找到其中隐含的“线”。当那条线清晰就能洞彻事物发展的规律,就能预见未来。不过,很明显我自己并不清楚,因为这需要足够的技术理论、实践、听觉经验以及大量的深入的分析和了解。还有一种创造性的可能就是在做好技术和听觉平衡的同时尽可能多的尝试,这就像是向上帝敲门,总敲的话他总会开的。想了半天,顺着思维一路写到了这儿。但我觉得目前最需要的是技术上的了解和经验。你谈的一些具体的处理上的问题对我帮助很大,我觉得这些让我的思考有据可依。希望以后能多学习!

1057
#7 17-9-3 02:11
我在年初的时候混过一个乐队的专辑,全部是器乐,没有唱。我当时有些无从下手,不知道再什么时候要表现什么,还好我以前是个乐手,沟通起来比较顺利。我觉得您要做的事就和混音师沟通您自己的想法,然后逐步完善,当然,这需要一个相当有耐心的混音师。

1770
#8 17-9-3 11:35
公爵 发表于 17-9-3 02:11
我在年初的时候混过一个乐队的专辑,全部是器乐,没有唱。我当时有些无从下手,不知道再什么时候要表现什么 ...

感谢回复!沟通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其实这回以后我都想以后多多深入混音,有可能的话自己编自己混(开个玩笑)。好的混音师当然会更专业且有经验,但我觉得在合作时有时会遇到一些难以调和的问题,比如资金和时间的问题,比如你说的沟通的问题,再比如对艺术理解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无法通过努力而调和会让人很无力。但这些都是要不断努力学习的事情,既然遇到了就是因为有些事情需要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