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很用心呀,支持一下先
下面提供一些Sib制作简谱的参考:
一)Sib是一款顶级的(没有之一)制谱软件,它的主要方向是五线谱,吉他六线谱,贝司四线谱,打击乐谱(一线至五线),定音鼓(有调,无调)……等等,其国际标准的八度问题是自动识别的,因为它能自动读取midi文件中的音色数据,从而保证导入线谱之后的国际标准八度调整。
有些乐器在线谱中,是默认要升八度演奏,所以制谱需要降八度写音符,有些是乐手会降八度演奏,所以写谱需要升八度写,比如吉他,比如倍大……等等。因为它能读取音色,所以导入线谱之后,八度就已经正常了,无需制谱人再去手动操作。
除了八度标准问题,还有很多乐器是有自己固定调性的,比如单簧管,圆号……有些民族乐器……等等,在Sib中,只需要按一个键就能自动将写好的曲谱以乐器调性显示音符。
在这个方面,我个人觉得,Sib已经完美,没有什么毛病,似乎没有什么进步空间了,以它作为标杆即可。
二)画连音线,这也是个常规操作,Sib需要鼠标框出选区,然后按下热键,选区内的音符就会被连线连起来。它可以纵向框选,使多轨同时画连线。
缺点是,框选的内容中,如果出现休止符,连线依然会跨休止符连音。这一块就是可以提升的地方,因为休止符是不可能连音的,只有音符才会画连线,所以,如果我们框先的区域中出现一处休止符,则应该将选区内的音符判断为两段音符,从而为休止符前后两段音符分别画上连线,而不是一条连线跨完整个选区。如果出现两处休止符,则判断成三段音符……依此类推,这样将会极大的增加画连线的效率。
这方面Sib做得还不够好,是一个可以争取的方向。
三)画表情与力度,上同,也是框选一个区域,可以是多轨同时操作,就算每一轨音符开始的位置不一样,甚至是差着很多个小节也没问题,当按下热键时,软件会自动为选区内每一轨最开头的音符写上力度。
不过表情的添加是有提升空间的,Sib画表情时,如果是单轨画就没什么问题,我框选多少就画多长的表情,淡入还是淡出由不同热键控制。但是当我为多轨同时操作时,软件则是以每轨最开头的音符,至整个选区结束的位置画上表情,这使得表情的结束位置都是一样的。
比如我为四个轨道画表情,第一轨从30小节开始演奏,第二轨在33小节开始演奏,第三轨在31小节开始演奏,第四轨在29小节开始演奏。当然框选29至34小节时,心里想要的是为每一轨都画上一个长度为1小节的淡入表情,但Sib只能默认第二轨画成1小节的表情,因为它的音符从33小节开始,到选区结束的34小节正好是一小节的选区,所以画出来的表情正好是1小节长度,另外三轨表情则会更长。因为它们开始演奏的位置离34小节之间,不只一个小节。
所以这里能提升的,就是添加一个判断功能,即判断最后开始演奏的轨道中的音符,离选区结束位置的距离,将这个距离作为每一轨需要画的表情长度。如此,我们的热键只需要增加一个就行了,即,一个热键是无差别判断,将所有轨道从开始演奏的地方至选区结束为长度来画表情。另外一个热键是判断最后开始演奏的轨道中的音符至选区结束位置作为每一轨的表情长度,统一画上相同长度的表情。
这个方面就是可以超越Sib的地方。
四)Sib的导入,也会弹出一个首选项面板,大概就是一些midi元素是否显示其内容,比如:速度变化,标记,音轨名,空白线谱,以及纸张尺寸,横向纵向,midi中出现的最小节奏,连音符(三连,五连,六连,七连……)……等等。一但设置好,这个首选项将被记录下来,下次导入时,直接点确定就行了。
我设置的最小节奏是32分音符,连音符有三五六七四种。midi在导入时,只要是大于32分音符节奏的,七连音以下的节奏,几乎全部会正确翻译成线谱。个别超出设置的节奏与时值,会被以绿色音符的方式被重叠着写入第二声部。
在导入节奏方面,Sib还是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的,比如在以一拍为单位,或两拍,或一小节这样的,相当规整的位置中出现一二四这样的节奏(即将长度分成四份,音符出现在1、2、4的位置这样的节奏,这是乐手们非常习惯的一种节奏),我们希望谱子的节奏也写成124,比如在两拍内出现这样的节奏,我们需要把音符节奏写成:第一个是八分音符,第二个是四分音符,第三个又是八分音符。如果总长是一拍,则写成16分,8分,16分这样。
但是在超出这种规整位置时,比如这样的节奏出现的总长度还是两拍,但它是出现在第二拍与第三拍这两拍中,则会写成8分,8分连线8分,8分。这样乐手老师看着才是习惯的状态。而这两种状态在midi中看起来,是一模一样的,只是位置不一样,翻译成谱面时,表现出来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写法,Sib在这方面,有时能判断正确,有时会错误,一但错误出现,在上万个音符中想要找出来,无疑就是巨大伤神的工作量了。
这个方面,能超越Sib的话,也算是一大亮点了。
五)个别节奏在导入线谱之后,会出错,并且没有彩色标注,特别是一些长音符后面跟着极短音符时,线谱翻译出来会出现非常喜剧的结果,即被翻译成延音线(不是连线),后面被延长的音符上还会加一个跳音标记!这需要我在midi软件中作一些奇怪的操作才能避免。
这算是Sib的一个BUG了,是一个需要修正的问题。
六)Sib的排版是相当方便美观的,在排版时,谱面上所有的元素几乎都可以被过滤出来进行操作,可以是全曲过滤,也可以是选区内过滤。而排版时的操作极为简单,长用的一共就几个热键。全选,音符间距美化,行距美化,空白小节压缩显示,鼠标拖动时所有行间距均匀连动,行锁定……等功能,操作方便高效实用。
七)Sib没有官方的简谱功能,不过人家是世界级的制谱软件,并不会为了中国人特有的简谱专门做什么改进。不过国人也出了插件,好像插件本身的编写,用的就是Sib的插件制作说明书。它本身就是Sib的扩展接口,在这一点上,同类软件是很难超越它的,它等于是开放式的软件,只要能搞到插件编写的说明书,想要什么功能,甚至包括上面提到的不足之处,也可以根据个人习惯进行编写,然后以插件的方式集成到Sib中,再自定义热键来控制,简直完美,不过,Sib脚本编写的书,似乎不好找了,我在网上看过,原价几十元的说明书,已经被人卖到了几百元,并且还缺货!
八)自定义热键,这个功能必须要有,没有这个功能的软件,只能叫爱好者软件,因为爱好者只是在玩功能,而并没有业务压力。比如一首歌曲,客户发个mp3给你,然后他在棚子里等着录音,像这种急活,从拿到mp3开始,半小时到一小时内,简谱就得发到棚子里。没有热键自定义的话,将会大大低制作效率,并提升精力消耗。专业的软件都必须有自定义热键来绑定所有的菜单功能和面板功能。个别有前瞻性的软件开发还会给出脚本编程功能,比如Sib,Sonar,Reaper……等软件,让用户连软件功能都自定义!
九)界面,这个,我真的想说,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其他方面也没什么说的了,基本上我用到现在,想不出更高效的方式,说明软件本身的功能已经很强大方便了。